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1)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甲地湖泊众多的原因不可能是( )
A.降水量大
B.多冰雪融水
C.多洼地
D.内流区面积广大
(2)乙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原湿地,20 世纪 80 年代,湿地退化较严重。下列
措施有利于修复乙地湿地系统的是( )
A.大力发展高原畜牧业
B.甲处湖泊水调入乙区域
C.退牧还草、围栏封育
D.发展河谷农业,促进经济发展
2.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 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导学号:12720029】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 1: 解惑: 疑问 2: 解惑: 疑问 3: 解惑:
“地球之肾”
[合作探讨]
江西东鄱阳湖湿地公园日前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湿地公园,东鄱阳湖湿 地公园位于江西鄱阳县境内,地处鄱阳湖的东岸,总面积 3.6 万公顷,其中湿地 面积为 3.5 万公顷。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东方白鹳、白鹤、小天鹅等众多 迁徙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在此之前还有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江苏溱湖湿地公园 等被列为首批国家湿地公园。
[核心点击] 1.湿地
2.湿地的作用
3.洞庭湖湿地对长江流域的重要价值
维持生物 洞庭湖湿地水域与陆地交替,气候适宜,水草丰茂,适于各种野生
多样性 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
洞庭湖碧波荡漾,湿地风光秀美,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 旅游观光
旅游观赏价值
洞庭湖区水域面积大,丰水期蓄洪,枯水期补给长江,起到“削峰 调蓄洪水
正误判断: (1)我国东部地区多咸水湖和盐湖湿地。( ) (2)西藏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 市的空气净化器。( )
【提示】 (1)× 我国东部地区多淡水湖湿地;东北地区多沼泽湿地;海 南岛和福建北部沿海多红树林湿地。
(2)× 湿地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而不是大气中的有毒气体和生产、生 活的废弃物。
【提示】 (1)×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河 流、湖泊、水库、稻田、滩涂、沼泽、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浅海区等。
(2)√ 鄱阳湖在冬季湖滩面积大,湖水浅,成为迁徙鸟类重要栖息地。
1.湿地资源问题 (1)问题的产生:
数量 质量
(2)
洪涝
泥沙淤积
2.保护湿地 (1)保护湿地资源的必要性: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__合_效__益___,提供更好的_生_存__环_境___。 (2)湿地保护措施: 我国开始在长江流域实行以退__耕_还__林___、封山育林、退__田_还__湖___、平垸行洪、以 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为内容的治理措施。
补枯”的作用
航运
洞庭湖南连湘江、沅江、澧水等河流,北通长江。长期作为我国南 方重要的水运通道
提供农 洞庭湖区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农产品为轻工业提供原料
副产品
[体验评价]
1.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
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
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1)题:
第(2)题: 【答案】 (1)C (2)B
4.读我国某区域湿地分布图,完成(1)~(2)题。
【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内流区面积广大,同时多洼 地,多冰雪融水,因此湖泊众多。该地区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少。第(2)题, 退牧还草、围栏封育可以保护植被,有利于修复湿地。
【答案】 (1)A (2)C
中国主要湿地分布
探讨1:东北三江平原的湿地是哪一种类型?形成原因是什么? 【提示】 沼泽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下有冻土存在,水不 易下渗;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解析】 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低潮时 水深不超过 6 m 的浅海区。从图中看出,③为海洋较深区域,因此不属于湿地, 而①②④符合湿地概念。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当地径流方面有重要作 用。
【答案】 1.C 2.B
对点训练 2 湿地的利用与保护
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是茫茫沙海中的一片“绿洲”,每当夏季,发源于 祁连山的弱水经甘肃最后汇集到这里形成季节性湖泊。20 世纪 50 年代,这里许 多地方都是江南水乡景象,但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到达额济纳河的水量急剧下 降,许多河流消失,胡杨林也枯死。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面临着巨大的 生存危机。据此完成 3~5 题。
球之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一组是( )
①纳木错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其作用有( )
①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片湿地就是一个“聚宝盆” ②湿地是
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 ③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粮食、肉类、药材及
A.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B.提供商品粮
C.吸收太阳紫外线
D.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解析】 第(1)题,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是气候干旱降水少加上高温影响 导致的“水库露底、河水断流、稻田龟裂”。第(2)题,只有 A 项的“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是湿地所具有的功能,其余选项均不属于湿地的功能。
【答案】 (1)D (2)A
探讨1:人类保护湿地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 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湿地,扩大湿地面积,有利于保护 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探讨2:我国天然湿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如何?
【提示】 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湿地生态系统 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
探讨2:鄱阳湖湿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形成原因是什么?
【提示】 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降水丰沛;地势低洼,有赣江等众多河流水注入,水量充沛。
探讨3:海南岛的红树林湿地分布在哪些地区?形成原因是什么?其作用有 哪些?
【提示】 沿海地区。地处热带海滨,海滩广阔,气候湿热,水热充足, 利于红树林的生长。防止海浪侵蚀海岸、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的侵袭。
请思考下列问题: 探讨1: 什么是湿地?
【提示】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自然湿地 和人工湿地。
探讨2: 干旱、半干旱地区有没有湿地的分布?
【提示】 有。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但根据湿地的 定义,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河流(包括内流河)、湖泊等都是湿地。如位于沙漠中 的塔里木河,位于澳大利亚沙漠中的艾尔湖等。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 B.d
C.e
D.f
【解析】 第(1)题,d、g 分别位于小兴安岭与南岭,是我国林区,且都为 湿润地区,故 D 项正确;a 位于塔里木盆地,以沙漠为主,草原仅分布在沙漠边 缘地带;f 南端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c 位于内蒙古高原,温差大,植被 破坏严重,风沙较大,故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第(2)题,e 位于青藏高原, 该区域是我国众多河流发源地,而且湖泊广布、沼泽较多,以保护湿地、涵养 水源为目的,故 C 正确。
探讨3:为什么说保护湿地刻不容缓? 【提示】 一方面湿地对地理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人们对湿 地的破坏相当严重。
[核心点击] 1.湿地减少的原因
2.洞庭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3.湿地的保护 (1)保护湿地的措施有:①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②防治 水污染;③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伐;④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 护湿地意识等。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
湖区为例







测 评
1.知道湿地的概念和我国的分布状况。 2.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掌握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 3.理解湿地的综合治理和保护的措施。(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 1 “地球之肾”
阅读教材 P41~P42 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湿地的概况 (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__表__或为浅__水__覆盖的土地。
【答案】 (1)D (2)C

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湿地
[合作探讨] 国家林业局发布关于举行《湿地保护条例(草案)》听证会的公告。广泛听取 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强化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听证议题主要 包括:1.国家和地方重要湿地确定的议题;2.国际重要湿地确定的议题;3.占用 或者征收重要湿地审核的议题;4.湿地公园设立的议题。
_高_山__,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
2.“地球之肾” (1)湿地的价值:
水中污染物质
水资源 气候
水源 洪水
(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农副产品
正误判断: (1)湿地就是被浅水覆盖的土地。( ) (2) 鄱 阳 湖 在 冬 季 成 为 迁 徙 鸟 群 重 要 栖 息 地 的 原 因 是 湖 滩 面 积 大 , 水 浅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