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市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一分,共24分)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中的诗句,用物理知识可以解释:风雨声是由于空气、雨滴的产生的,花落是指花瓣落地,实际上是由于花瓣受到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
2、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3、有甲、乙两个刚出锅的鸡蛋,它们的温度相同,甲鸡蛋上还沾着水,乙鸡蛋上的水擦干了.若用左、右两手分别去拿甲、乙两鸡蛋,请你猜想左、右两手的感觉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手更烫些”、“右手更烫些”或“左右两手感觉相同”),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下列物质:①原子②电子③生物体④太阳系⑤地球,请你根据它们尺度的大小,把它们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填序号)。
其中原子的结构跟__________________十分相似。
5、小丽以lm/s的速度沿着平直河堤行走,她在平静的河水中的“倒影”相对于她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m/s.6、如图1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小球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______ 4:5(选填“>”或“<”或“=”).图17、图2所示是一种单元防盗门门锁的原理图。
其工作过程是:当有人在楼下按门铃叫门时,楼上的人闭合开关,门锁上的电磁铁通电,吸引衔铁,衔铁脱离门扣,这时来人拉开门,进入楼内。
在关门时,开关是断开的,衔铁在的作用下,合入门扣。
在合入门扣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图28、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放电的两者所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电荷,云层所带电荷是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9、爱因斯坦说购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对小磁针的作用证明其存在.在物理学中还有其它一些物理现象也是这样,如由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
10、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年平均输出电能8.468×1010kW•h.若发电机组年均发电200天,则发电机组的年均发电功率为 kW;若水库中水能的40%转化为电能,则年均消耗的水能是 kW•h;若本市年均消耗电能为 5.29×109 kW•h,则三峡工程的年平均输出电能可供 __________个与本市规模相当的地区使用.11、在家庭电路中,导线相互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这是同为:导线相互连接处与别处相比,其电阻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电流___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比别处的多.12、家庭电路的引线均有一定的电阻(约为几欧),因此,当家中空调、电炉等大功率用电器工作时,家中原来开着的点灯会变暗,某同学在“创新教育实践行”活动中.通过测试来估算出家庭电路引线部分的电阻。
如图3所示,用r表示家庭电路引线部分的总电阻,L为一只普通家用白炽灯泡,M是一台空凋.在测试时,先断开开关S,接通灯泡L,测得灯泡两端电压为U,,灯泡的功率为P1;再闭合开关S,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2,空调的功率为P2(P2远大于P1),试写出估算r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只用U1、U2和P2表示,电源电压恒定)二、选择(每题2分,共24分)13、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1<ρ2,若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是F1和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F2B.F1<F2C.F1>F2D.无法比较14、甲、乙两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若甲对绳的拉力为F甲,乙对绳的拉力为F乙,F甲、F乙均沿绳子方向,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甲取胜.绳重不计,则绳子受到的拉力F甲、F乙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关系是( )A、F甲>F乙,F=F甲+F乙B、F甲<F乙F=F甲-F乙C、F甲=F乙,F=F甲+F乙D、F甲=F乙,F=015、假如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某同学对此做了下列猜想,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无法开动B、我们将无法写字,因为笔会从手中滑下C、沿铁轨方向的风能把火车吹动D、马会很容易的拉车前进16、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了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 )A、朝南B、朝北C、朝西D、朝东17、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
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具有能量D、光沿直线传播18、一个物体始终只受到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一开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且F1=F0在t1时间内保持不变,只改变F2的大小,此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1方向相同,图8中时以表示F2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19、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对甲、乙两个物体加热,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甲、乙两物体的愠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A.若C甲=C乙,则m甲=m乙B、若C甲>C乙,则m甲>m乙C、若m甲=m乙,则C甲>C乙D、若m甲>m乙,则C甲<C乙20、如图6所示的几种电、磁现象中正确的是()图621、图7所示情景是一种游戏,叫做蹦极。
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
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
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B. 游戏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 游戏者通过a点之后,动能越来越小D. 游戏者到c点时,他的动能为零图722、电源电压为6伏,闭合开关S,当灯泡L1和L2其中一个出现短路或断路时,电压表V的示数可能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L1断路时,V的示数为6伏,L2断路时,V示数为0B、L1短路时,V示数为0,L2断路时,V的示数为6伏C、L1断路时,V的示数为0,L2短路时,V的示数为6伏D、L1短路时,V的示数为6伏,L2短路时,V的示数为0 图823、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连成的电路如图9所示,他所使用的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定值电阻R为10Ω,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
S闭合后,在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最大示数是0.6A B.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1V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为0W D.电阻R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3.6W24、在右图10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灯丝电阻R L=8Ω,R2﹤R L。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b端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2W,则滑片P位于a端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可能是()A、10WB、15WC、25WD、30W 图10三、作图与实验(25~27每图2分,其余4分+4分+4分+4分+6分,共28分)25、如图11所示,一束光线从玻璃射向空气,光线与界面间的夹角为60°。
请画出反射光线,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6、在右图12中,O点为直杠杆AB的支点,要求用一个最小的力F使杠杆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该力的示意图。
(杠杆的自重不计)27、在右图13中,粗线框表示的密封盒内有两个组成的电路,盒内引出三根线a 、b 、c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盒内电路结构和电阻值,当开关S 与D 连接时电流表示数为0.48A ,电压表示数为6V ;当开关S 与C 连接时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为2.4V ;请在图示的密封盒内画出两个电阻的连接图,并标出相应两个电阻的阻值。
图11 图12 图1328、给你一支带橡皮塞的试管,一根弯成直角的细长玻璃管,少量红墨水、酒精及棉花,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液体蒸发时吸热,要求:画出实验装置,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29、如图14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有四种小实验,A 是弹簧测力计测重力;B 用装满水的杯子和盖着的薄塑料板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C 是托里拆利实验;D 是气球下挂—重物后浮在水面上.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4D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小军家的住房正朝西晒,厦天,他正准备在西墙上挂点什么东西遮挡一下太阳,恰巧有—厂家要用小军家的西墙做—幅广告,他们带来红、白两种油漆……该用什么颜色的油做底呢?小军决定进行一次探究,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1)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图15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 、N 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
A 、B 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 ′、B ′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则(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5(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的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