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发言稿

德育发言稿

3、分工合作原则。根据班主任、辅导员角色不同,班级工作重心也是有所不同。为高效建设好班级,使班主任、辅导员愉悦合作,我们科学地不断完善两者的分工。
班主任职责和辅导员职责(附后班主任重在管理,辅导员重在活动)
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减少了工作推诿扯皮的现象。虽然班辅责任分工有所侧重,但两人组合是一个班级强有力的团队核心,两人是否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精神,是班组管理成与败的关键。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辅老师积极主动合作,要充分体现出团结、互助、理解的良好素养,整体工作得以健康发展。
六、倡导优良学风,端正学习态度,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培养良好品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遵纪守法,向雷锋学习,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八、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充分发挥班级小主人的作用。
九、组织好学生评价及评优工作,及时总结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推动班级工作的开展。
2、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可以说有时间有精力高质量的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我校学生是受益至深的。无论从课堂纪律、上课积极思考问题、课间活动等方面,我们都发现学生变得更加活泼自信,举止文雅,彬彬有礼,行为习惯更加规范,校园处处洋溢着快乐、和谐、健康、文明的气息,彰显了我校“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快乐少年”学生发展目标理念。
4、完成大队部布置的各项任务
按时完成大队部布置的各项任务,准时参加中队辅导员工作会议。
5、每天早上7点40,带领中队值日生清理卫生区、绿化带卫生。午放、晚放组织本周对南门路队按时放学。
6、双周主题中队会
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抓好常规教育,强化队员行为规范训练,努力创建特色中队,使中队队员具有良好的品德风貌。上好间周一次中队活动课。(双周)
一、德育发展三年规划,班辅队伍建设实现目标引领。
2016年郑春艳校长来到实验小学,在她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下我校完善了办学理念等顶层设计,制定了学校发展三年规划。规划明确指出“建立班辅共建的德育机制。设专职辅导员,明确分工,倡导合作。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同时,也制定出德育发展三年规划,成立了以校长、主管德育副校长为组长的“班辅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班辅双轨管理目标和要求。为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班主任辅导员队伍提供有力保障,实现队伍建设的目标规划引领。
二、积极实践探索,班辅双轨管理模式初形成。
通过近几年实践探索研究,我校初步形成“1245”模式,即“一个核心理念、两项改革内容、四个原则要求、五项策略支撑”。
一个核心理念
班辅双轨管理模式是由经验比较丰富且优秀班主任带着一个年轻积极上进的辅导员或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辅导员带着年轻的班主任共同负责一个班的学生教育、班级管理等工作。工作共同奋斗的核心理念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益,使每一位学生做全面发展、健康快乐的少年,争做最好的自己。
十、适时进行家访,及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主持好家长会,与家长共同研究探讨教育方法,互通情况,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合力,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中队辅导员工作职责
1、制定、撰写中队工作计划、总结
中队辅导员开学初应根据学校大队部的要求,制定较为完整、具体的工作中队工作计划,期末写好全面的中队工作总结。
2、班辅培训,专业支撑。
新时代下,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怎样适应时代、社会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成为班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所以我校加大了对班辅培训的方式和内容的创新。做到四个“共”:(1)网络交织,共成长。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主要班辅学习的时间放在平时,阵地放在班级、级部。班主任和辅导员如影子般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是交流最多,用心反思,定有收获。在同一级部或级部之间,通过一些活动,班主任之间,辅导员之间,班辅之间都有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地方,比如,我们刚刚举行的广播操比赛,从一开始服装、站位等问题的出现,到最后班主任辅导员在借鉴前面级部汇操的经验上,能细化到全体学生右脚统一站在格线上,某个动作要在心里数几下达到整齐划一的完美效果。这种网络交织式的学习,整只队伍共同成长。(2)名师引领,共发展。我校积极开展优秀班主任、辅导员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介绍先进班级、优秀中队管理经验;还通过论坛、沙龙等形式,让老师们自由平等地进行交流和对话,在共同学习中实现共同发展;(3)经验广纳,共提高。我校多次组织班主任辅导员外出学习、观摩,鼓励他们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提高工作成效;(4)视频录制,共促进。我校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优秀班级工作经验录制成微视频,在班级播放师生共同学习,同时也就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指导班辅的工作,使他们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个原则要求
1、优中选优原则。我校在选拔班辅人员时秉着师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的总原则。班主任还应是一位善于学习创新,乐于分享,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辅导员要求有干劲,乐于学习,善于思考总结,甘于奉献。两者都必须具备的素质是有效合作互补的基础。
2、均衡搭配原则。每学期伊始在安排班主任与辅导员时,我校都按照两人的性格、学科、特长、年龄等特点进行最有效的配对,使其形成一个实力均衡两人合作管理小团队。
三、班辅双轨并蒂开,促师生发展精彩绽放
1、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班辅双轨管理模式下,在一对一的贴心辅导及润物细无声的学习下,班主任、辅导员的班级管理理念、模式与方法等专业水平快速提高。郑怀翠、韩非、靖淑萍、孙文硕等多名老师被评为“最美班主任”、“章丘区优秀辅导员、班主任”,“济南市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通过以上措施,我校实现了“全方位、多层面、高起点、专题化”引领班辅队伍成长。
3、落实评定,评价支撑。
在学校班级量化考核办法中,我校体现了以班级、中队为单位的评价要求,突出了班主任和辅导员捆绑评价,以评价促高效。
在班辅双轨管理模式中,我校采取多元评价:自我评价、学生和家长评价、同事评价、学校管理者对班辅教师的评价;评价方法分为即时性评价和终结定量分析:根据平时表现,及时进行口头评价,或大力表扬,或对缺点进行善意提醒,督促改正,该加分的加分,该减分的减分;期末时,根据班级、中队的量化细则,定量的给老师们打分,分出等级。根据本校实际,我校注重过程管理和考核,将把评价结果作为奖惩、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其激励与导向作用,对班辅队伍的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
在这种模式下,班主任的优势和辅导员的长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同时作用于一个班集体,对班级的管理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场,促进管理快速提升,实现了1+1>2的理想效果。如,我校整体的卫生上了一个新台阶,打造出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校园环境;路队纪律明显提高;多名班主任、辅导员成为名师并作为专家外出讲座,提升了实小班辅队伍的形象;多名学生多次参加区级春晚演出及其他各类文体活动比赛,都取得令人高兴的好成绩;在市级、区级的抽测中,我校的综合测评名列前茅,令人振奋!收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班辅双轨管理模式带来的良好效益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实小的德育开创了新篇章。
班辅双轨增活力师生发展创未来
王珍珍
打造个性学校、成就特色教师、培养特长学生——个性化教育是章丘区实验小学的办学特色。如何让个性化教育在74个教学班、4120名学生这样一个大规模、大班额的学校落地生根,将“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是摆在学校领导班子面前的一个难题。如果继续走老路,将班主任辅导员双重身份集于一身,则班级工作和少先队建设无法兼顾,导致班主任工作繁重,疲于应对。为确保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领导班子创新思路,大胆改革,开启了班辅双轨的管理模式,为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好地实现了“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实小学生”的学生培养目标。
4、共享共赢原则。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中,班主任和辅导员能随时交流班级问题,共同研究班级问题,做到智慧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和幸福共享,实现共享共赢的目标。
五项策略支撑
为使班辅双轨管理模式真正落实,提高队伍工作的积极性,提升队伍专业水平提高,真正促进学生自信、自主、自律的发展,我校通过以下五项策略做支撑来保障模式的高效开展。
2、队务管理
协助指导中队委员会开展日常队务管理工作。熟悉中队情况。中队辅导员必须进行仔细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本中队队员的思想、学习、生活、健康和家庭教育情况。发放各类通知。
3、队干部的选拔和培训
组织和指导本中队委员会开展工作,培养中队干部。各中队须在民-主的基础上选举队干部,建立中队干部会议制度,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的:“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希望我校班辅双轨管理模式,能不断探索完善,唤醒,点燃,启迪教育更多的生命,让师生们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附:班主任职责和辅导员职责
班主任工作职责
一、班主任在学校党支部、校长室领导下,在政教处指导下履行职责。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对本班学生思想、学习、劳动、体育、卫生等工作全面负责。
1.建章立制,制度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班主任、辅导员能否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缺乏制度的约束和鞭策是不行的。
(1)建立和完善制度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只有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才能更好地实现工作目标。我校先后制定了《优秀班主任考核细则》、《辅导员工作考核标准》、《优秀中队考核细则》、《优秀班集体考核细则》、《班级、中队量化细则》、《级部、联合中队工作量化评比细则》、《教师的奖罚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学期末学校对照标准和细则,对每位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实施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相挂钩,促进了队伍工作的积极性。
二、熟悉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健康及家庭情况,有书面分析材料。
三、每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开展班级活动。学期末,写好班主任工作总结,认真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