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一、设计史课程重点:1、设计史确立的时间及核心人物:A、1977年英国设计史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B、佩夫斯纳是使设计史成为独立学科的核心人物,其专著《现代运动的先锋》开设计史研究的先河,并在公众的心目中确立了有关设计的概念,并影响了公众对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C、对于《现代运动的先锋》的评价:全书的理论核心在于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至20世纪逐渐扩大的工业化之反响。
2、设计史的理论奠基人:A、森珀德国建筑家、理论家。
他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
他的专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中探讨了装饰与功能的问题;他认为艺术是一个生物性的功能组织,强调艺术变化的原因来自环境、材料和技术;他从功能、材料与技术的发展入手,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艺术品,在艺术史研究中第一次树立了唯物主义的大旗;他将建筑与工艺同传统的大美术、小美术做了并置,他以机械的唯物主义理论成为设计史的先驱。
B、里格尔奥地利美术史家。
他的专著《风格问题》。
里格尔强调艺术作为一门心智的学科所必然有的精神性,他称为自由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即艺术意志;他强调艺术品是一种创造性的心智成果,是人的创造性精神的物质表现。
C、正是森珀对装饰风格的功能及材料与技术的机械唯物主义研究,与里格尔的以艺术意志为核心的形式主义立场,这为后世的对功能与形式的探讨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理论课程重点:1、西方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趋势:A、传统意义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B、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都是从19世纪开始出现的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英国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重要的人物有琼斯、和德雷瑟。
壹琼斯的理论专著《装饰的基本原理》,他强调:美的实质是种平静的感觉;任何适合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
德雷瑟的专著是《现代装饰》,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古典装饰形式,将几何方式引入对自然形态装饰的研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作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普金、拉斯金、莫里斯。
普金提倡复兴哥特风格,反对在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手法,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拉斯金在其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要求在工业化的英国恢复中世纪状况。
拉斯金将手工制作的产品象征生命,而机器则象征死亡。
莫里斯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倡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工艺美术运动的第一条原则即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价值;强调设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C、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关注艺术和建筑。
但是,设计为新机器时代的主要方面,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D、二战以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
二战期间所发展起来的人体工程学得到广泛采用。
三、设计批评课程重点:1、西方现代设计批评的主要类型:A、形式主义批评受到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沃尔夫林对美术风格的研究;二,克利夫·贝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三,美国罗斯的《纯设计理论》B、功能主义批评主要体现在1953年德国乌尔姆设计学校的成立,它主要继承包豪斯学院未竟的事业。
C、历史主义批评设计中的历史主义批评形成于19世纪,以遵从传统为特征。
代表人物欧文·琼斯。
D、折衷主义批评折衷主义主张综合不同来源和时代的风格。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现状一、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课程重点:1、西方现代设计思潮的主要发展趋势:A、符号学理论贰B、结构主义理论C、解构主义理论D、混沌主义理论E、绿色主义理论F、信息技术理论2、每一种理论的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和著作分别是:A、符号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作为信息载体是实现信息存贮和记忆的工具,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实现知识的传递和相互的交往;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当代设计学借助符号学的方法使自己由技术-数学或美学-数学的理论而过度到一种具有普通性的理论;它不仅涉及到技术的物质性、功能性和审美状态的数值规定,还涉及到设计对象的产生、使用和适用与传播功能。
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本塞,按照符号学理论把对象分为四种: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和艺术对象;三种参量是:固有性、确定性、预期性;设计对象的三个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应用阶段B、结构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是法国人类学家莱维·斯特劳斯,他所研究的学科是文化人类学。
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
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福柯提出了无意识结构的概念,认为折衷无意识结构几乎隐藏在一切文化形态之中。
他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纯粹同时态的结构;罗兰·巴特认为不应当从视觉设计的观点来看待大众文化,而应该认识到大众文化揭示了当代社会潜在的框架结构,他力图从设计的世界里推导出图像与形式的意义,他试图理解左右社会的的一种框架结构,他的著作《神话》。
C、解构主义理论解构方法是从符号学引申出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所要解构的是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性别、地位的流行套语。
对该图像,解构方式企图结实其多层面的意义;解构主义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中确立,德里达对西方哲学和艺术的形而上学及本体论模式的批评对设计学发展的影响显著;叁解构主义揭露传统的偏见和自相矛盾,注重详细解读,具有浓厚的兴趣。
D、混沌主义理论混沌理论来自于自然科学界。
混沌理论是为寻求复杂想象的简单根源,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混沌理论是由60年代的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发展起来的。
E、绿色主义理论绿色主义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
起源于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
绿色主义强调多重设计,要求设计家能够因时因地提供更多的设计以供选择,而不是说服或强迫人们接受单一的设计。
F、信息技术理论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它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他的发展首先引起了计算机技术的巨大变革。
二、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课程重点:1、中国古代经典理论著作:《考工记》我国最早关于工艺制作的理论专著,其中最有名的观点:“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此书成书于先秦时期,相传为春秋末期齐国人所著,被收录于《周礼》。
本书主要记述了百工之事,分为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六部分,分别对车舆、宫室、兵器、以及礼乐诸器等的制作作了详细记载,是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
《老子》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道家的主要经典。
春秋末期老聃所著。
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强调无是更基本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物质生活中强调知足与寡欲,憎恶工艺技巧,并归结到绝圣弃智,无为而治,甚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
《墨子》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墨子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又叫墨翟。
《艺文类聚》古代类书,唐代欧阳询等编撰,一百卷。
根据一千四百多种古籍,分门别类,摘录编汇,分岁时、治政、产业等四十八部。
《营造法式》中国古代完整的建筑专著之一。
北宋熙宁年间开始编修,元佑六年(1091)成书。
李诫重新编著于1100年成书1103年刊印。
全书工友三十六卷,分释名、各作匠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部分。
其中内容多来自当时熟练工匠的经验成为当时中原地区官式建筑的规范。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
稀罕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等著。
书中以道家思想肆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五行等家,一般认为它是杂家著作。
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有关道、气的学说,也包含不少自然科学史材料。
《天工开物》明代重要的科学文献。
宋应星著。
初刊于明崇祯十年。
共十八卷,分三编,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并附有大量的插图。
作者通过实地的观察和研究,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技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具有重要的价值。
上编内容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缫丝。
染料。
食品加工,制盐,制糖等,中编包括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建造舟车。
采炼石灰、煤炭、燔石、硫磺、炸油、制烛、造纸等;下编包括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
火药,朱墨、颜料、曲药的制造和珠玉采琢等。
对原料的品种、用量、产地、工具构造、和生产加工的操作过程等,记载都很详细。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撰。
约成书于公元533-544年间,是我国完整保存至今最早的一部古农书。
全书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分别论述各种农作物、蔬菜、果树、竹木的栽培,家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加工和副业等,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的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书中所记载的旱农地区的耕作和谷物栽培方法、梨树提早结果的嫁接技术。
树苗的繁殖、家畜家禽的去势肥育以及多种农产品加工的经验,都显示出但是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一、设计与艺术的渊源课程重点:结合第一章第一节第二小点设计理论的发展趋势,学习这一知识点。
二、设计的艺术含量课程重点:什么力量在推动设计对艺术(纯美术)的执着追求?三、设计的艺术手法课程重点:设计的艺术手法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伍每一种手法的各自特征为:借用是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者某个镜头、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借用艺术创作的思想和风格、技巧等,是设计的一种手法。
解构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成语词等,使之进入符号贮备,有待设计重构。
符号意义就是约定俗成的信息载体的意义。
艺术符号意义就是普遍认同的艺术作品、艺术类型及艺术思想史或风格的表达与象征意义。
装饰,好的装饰是设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多余的装饰才是可以随意增减的。
参照的核心是形式接见,规律借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参照的关键是根据设计课题,寻求成功的范例,反复参详考察,找出规律和可变的环节。
创造是设计艺术最根本的方法,是其他手法的基础。
四、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课程重点:1、什么是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的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广告设计,广告设计的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室内设计,室内设计的特征是什么?五、艺术推动设计课程重点:1、在对待艺术与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应注意什么?A、避免为艺术而设计B、避免为技术而设计C、避免孤立而静止的看待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