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全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全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认识第一节亚洲及欧洲(P4图6-3 p7图6-9 )1、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亚洲、欧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②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欧洲大部分在北温带,没有热带。

③海陆位置:亚洲北临北冰洋,南面濒临印度洋,东面濒临太平洋,西连欧洲,西南以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连,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5、人口特征:亚洲是人口最多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有6个在亚洲;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人口密度大。

6、亚洲之最: 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第二节非洲(课本P13-19)图6-16 6-17 6-241、国家:目前,非洲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2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在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③相对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3、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地形:①高原为主的地形,被称为“高原大陆”;②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气候:①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②降水分布不均,干旱区面积世界最大;③气候类型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中最大。

河流:①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②刚果河——主要流经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居世界第二;水力资源丰富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4、非洲之最: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称为“赤道雪峰”原因:海拔高)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最长的裂谷——东非大裂谷/5、亟待发展的经济:①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个。

②玉米是农村居民的主食,小麦水稻不能自给。

第三节美洲(课本P20-30)图6-28 6-32 6-38 6-441新大陆:①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②白令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分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三线”穿过;③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④美国、加拿大通行英语,为发达国家;拉丁美洲通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巴西);2、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南美洲地形①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②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原和山地。

③冰川作用显著:格陵兰岛——世界第一大岛屿;①西部:高大的山地;(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②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平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气候①气候复杂多样;(缺失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②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③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大;①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②世界最湿润的;河流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流,注入墨西哥湾,世界第四长河。

亚马河:自西向东流,注入大西洋,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世界第二长河。

3、移民与经济:(1)居民组成:①北美洲:英法等国人移入,白种人种为主;②南美洲:西班牙葡萄牙人移入拉丁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③美洲原住居民:印第安人;(2)经济发展不平衡:①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②发展中国家:拉丁美洲国家;③墨西哥:石油资源丰富,玉米的原产地,首都墨西哥城;阿根廷:重要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在国际上也占有突出地位;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课本P32-39)图7-1 7-4 7-8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

老挝为东南亚唯一陆国。

“花园城市”——新加坡3、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4、东南亚物产:①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②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③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出产石油较多的还有马来西亚和文莱④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锡产量居世界前列;5、东南亚人口:①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②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③东南亚是世界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④我国被称为侨乡的是:、;二、南亚(课本P40-46)图7-11 7-12 7-171、南亚指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和印度洋之间的广区。

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2、南亚三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3、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恒河: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4、南亚气候:大部分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三季: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2月为凉季。

水旱灾害频繁。

原因:西南季风到来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

5、南亚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

其次为小麦,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

黄麻以恒河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广,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6、南亚与社会: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印度: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7、人口与经济:南亚最大国家是印度,其首都是新德里,该国主要人种为白色人种,官方语言为英语。

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城市和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印度的泰姬陵是著名旅游资源,它是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三、西亚(课本P47-53)图7-21 7-24 7-291、西亚成为长期热点地区原因:①重要的地理位置;②丰富的石油资源;③匮乏的水资源;④文化差异;2、地理位置:地处“五海三洲之地”。

三洲:亚、欧、非洲;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陆湖)、阿拉伯海、红海;3、西亚气候与农业: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

因此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上。

以色列的节水农业非常突出。

畜牧业是西亚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

著名的农牧产品有①土耳其:安卡拉羊毛;②阿富汗:紫羊羔皮;③阿富汗、伊朗:羊毛地毯;④伊拉克——椰枣;4、西亚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重要产油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

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5、石油运输路线(看地图背,课本P52):西线(运往西欧、美国)1: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南端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东线(运往日本):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6、西亚以阿拉伯人为主,属白色人种,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

伊斯兰教另一个圣城是麦加(两个圣城);四、欧洲西部(课本P54-59)图7-31 6-91、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大多数是发达国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各首位。

2、欧洲强大政治经济实体是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统一货币是欧元。

3、欧洲西部气候分布(看右下图,指出):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4、欧洲西部乳畜业业发达的原因:①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利于多汁牧草生长;②人口稠密,经济发达;③交通便利;5、欧洲西部旅游业: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是欧洲三大著名的旅游国。

①挪威——峡湾风光、午夜太阳②意大利——千年古都罗马、水城威尼斯③西班牙——灿烂的海滩、斗牛场④瑞士——冰雪皑皑的山峰⑤德国——慕尼黑啤酒节⑥法国——艺术之都巴黎,爱菲尔铁塔⑦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⑧英国——塔桥、马克思墓五、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本P60-67)图7-40 7-421、极地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少,风力更强。

原因: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

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企鹅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北极熊2、居民:北极地区有常住的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属于黄种人)和拉普人。

南极洲则没有定居人口。

3、南极的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科学考察的最好时期。

我国极地考察站:南极地区的长城站、站及昆仑站;北极地区的中国科考站:黄河站。

第三章走近国家一、日本(课本P69-75)图8-11、首都:东京/2、日本四个大岛自北向南依次道、本州(最大)、四国、九州。

3、日本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4、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5、右图(看图背):A日本海 B太平洋临国 C俄罗斯 D中国 E 国6、日本的象征:富士山;国花:樱花;大部分为大和民族;文化特点:东西方文化兼容。

7、日本气候:①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8、日本人多地少,矿产资源贫乏,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上)。

9、日本农业: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使用小型机械,科技含量高;10、日本工业的特点是:进口原材料和燃料和出口工业产品,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海沿岸,原因:①多优良港口,海上运输便利。

②有利于进口工业原料和出口工业产品;③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人口多。

1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①沿海多良港,交通便利;②雄厚的科技力量;③高素质的劳动力;不利:①矿产资源贫乏;②国市场小,对外依赖性强;二、埃及(课本P76-80)图8-13 首都:开罗1、埃及地跨亚非两洲,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西奈半岛属于亚洲。

2、:伊斯兰教;语言:阿拉伯语;首都:开罗,非洲最大的城市。

3、气候: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注入地中海;4、历史遗迹:金字塔、卢克索神庙、狮身人面像、木乃伊等;5、发展中的工农业:农业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长绒棉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