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作文审题课教学反思

六年级作文审题课教学反思

六年级作文审题课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一篇作文的好坏,主要是看作文立意、选材、构思的优劣,审题立意在教师作文教学中,故而不能等闲视之。

审题“符合题意”,就是作文要符合题目的要求。

要想做到符合题意,就要学会审题。

审题一般包括审题型、审体裁、审范围、审题意、审关系、审写法等。

本次作文审题教学我就把重点放在审题、列纲起草上。

一、学会辨别记叙文中写人、写景、记事、状物四类题材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话题(包括材料)以及考试后检查,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一开始我就出示一大片杂乱无章的作文题目,问学生:如果让你选择一个来写,你会选哪个题目,打算怎么写?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小学阶段写的记叙文大至分为写人、写景、记事、状物四类。

在这四类题材中有些题目容易混淆,不好区分,学生往往写景文章写成记事,状物文章写成写景,一不小心就把作文写离题了。

如《妈妈笑了》、《妈妈》前者属于记事,重点落在笑上,妈妈因为什么事情笑了。

后者属于写人,重点放在写妈妈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上。

再如《美丽家乡庆元》和《那墙爬山虎》前者属于写景,后都属于状物。

引导学生发现写景范围比较大,一般写好几样事物,状物则一般情况下只写一样动物或植物。

二、学习审好三种题型的作文题
小学阶段我们的作文题型基本分为三类: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

不同类型作文审题方法不同。

因此我针对三类作文分别选取典型事例教给学生审题方法。

(一)命题作文——抓题眼,找题限
《一堂难忘的综合实践课》《一堂有趣的语文综合实践课》看似相同的两个题目里其实区别大了,一不小心就出现离题、偏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交流后小结审命题作文的方法:抓题眼、找题限。

题眼,就是文章题目中的关键词,题限就是题目限制的记叙范围。

学生一旦能抓准题眼,找到题限也就审清了文章
写作的重点、中心、和写作范围。

接下为我又出示了一组作文题目,让这生用所学方法去抓一抓题眼、找一找题限。

学以致用、及时巩固可以加深新知识的印象。

(二)半命题作文——细读提示语
面对这类作文,学生往往兴趣浓厚。

因为半命题作文给学生写作空间更大,写作思路更广。

但这类作文也更容易离题。

因此我出示《和____聊聊天》给学生补充题目。

意在了解学和补充题目的范围和角度。

几次试教下来,大多数学生补充的对象都是人。

紧接着我出示提示语:“聊天对象可以是爸爸、妈妈、县长、教育局局长、门口小店老板,也可以是太阳、春风、小草,还可以是孙悟空、诸葛亮……假如可以的话,你最想和谁聊天,会说些什么?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想像作文。

文章内容要具体、表达清楚,语句通顺,写出内心最想说的话。

”学生一读完提示语的再补充时的对象就明显拓宽到动植物、风雨雷电等大自然界的万物。

就连人的范围也变宽了,可以是陌生人、可以是自己的偶像、可以是书中的古人、英雄等。

紧接着再追问,写这偏作文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再次认真去审读提示语。

平常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基本上只读一遍,粗粗扫过就急着下笔。

很少会这么认真去解读提示中的要求。

我的设计目的也就是引导学生能过“细读提示语”方法去审清题目。

最后又通过例2:《 ____的感觉真好》来巩固刚才所学方法。

(三)话题作文——明立意,学拟题
相对前两类作文,话题作文是最开放的作文。

这类作文往往是离题率最高的题型。

开放并不等于没有限制,没有要求。

在教学这类作文时,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读提示语去找文章立意——文章的中心。

话题作文的中心必定藏在提示中,找准了中心,才能确定此次写作的重点和更好的选材。

我出示如下例子:例:生活中,父母的浓浓亲情,老师的句句良言,朋友的默默照顾,陌生人的悄悄援手;甚至小说中的一处感人情节,音乐中的一个优美旋律,影视中的一段精彩对白,运动场上的一场激烈对抗;也许天空中的一抹云霞,大地上的一处景观,屋檐下小鸟啾鸣,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深深感动。

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45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要以记叙文为主,也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要有真情实感。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文章的中心——感动。

紧接着我追问你打算怎么来写这个话题。

学生便开始例举自己生活中一个个感动的画面。

有了例子还不够,我们还得引导学生在这些事例中如何处理好详略问题。

从何让学生明白,与中心有关的能体现“感动”的要详写,开头、结尾、无关的环境等描写略处理。

文章的环节都有了,但话题作文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拟题。

一篇文章能否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能否一下抓住读者的眼球,能否取得高分往往与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有很大关系。

因此,我又在这里交给学生学会抓住文中的主要线索、文中某一个媒介事物来作文章的标题。

如《一元硬币》《一把伞》《夏天·蚊子·母爱》等就特别吸引人的眼球。

经过引导作文的大致的框架就出来了,但这还不够,有些孩子光能说不会写。

怎么办呢?把刚才的思路简单写下来——列提纲。

三、先学后教列提纲,有的放矢
列提纲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个比较陌生的东西。

平时写作就是抓起笔就写,很多时候写到一半后发现作文写不下去了,特别是考试时作文格子被写了一半或三分之一,该怎么办呢?我就从这个问题跟学生聊起,告诉他们列提纲的重要性。

然后围绕刚才“感动”这个话题列提纲。

一开始我不作任何指导,让学生自己先列。

大概过了两分钟左右发现有极少部分学生能标准列出来;有二分之一学生能列,但过于罗嗦,不够简洁,内容不完整;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无从下笔;少部分学生干脆写起作文来。

面对这些情况我在巡视过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类实物投影进行反馈指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明确修改方向的再继续修改提纲。

紧接着我又对学生提高了列提纲的要求:具体罗列出体现中心的事例,并在各自然段末标明详略。

最的要求学生标明开头、结尾具体采用何种方式来写。

如:开门见山、引用诗句、歌词、对比、关联词、首尾呼应等。

讲解后再次修改提纲。

这样通过多次反复列提纲——发现问题——投影指导——修改提纲来完善自己的提纲。

课最后,我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作文审题的方法?结合板书学生能再次回顾本课所学。

最后我总结:“同学们其实作文审题很多时候不能单单分开来,这几种方法在各类作文中是互通的,要写好一篇文章除了审好题、拟好题外还要学会取材、立意、构思、加工等环节。

让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边写
边学吧。

”通过总结即回顾了本堂课所学重点,又引导学生关于作文还要学会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