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机械危险因素(PPT48页)

(7)机械危险因素(PPT48页)


态,所有润滑剂应符合绳的要求。 (2)吊钩(分锻钩和板钩)的检查和安全使用 A、不得超负荷使用。吊钩在使用前,应检查吊钩上标注的额 定起重量。 B、吊钩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吊钩的表面情况,保持光滑、 无裂纹、无刻痕;吊钩的危险断面高度磨损超过10%、有裂纹、 破口、发纹、经负荷试验产生永久性变形等,必须更新。 (3)板钩的检查 A、经常检查铆钉是否松动、衬套、 销子、小孔、耳环及紧固件的磨损 情况。
五、机械危险因素的主要类型
根据历年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把机械设备 危险因素分为以下几种型。 1、机械设备靜止时的危险; 2、机械设备作直线运动时的危险; 3、机械设备作旋转运动时的危险; 4、飞出物击伤的危险; 5、触电危险、噪声危险、灼烫和 冷冻危险等。
机械静止时的危险及预防
1、机械静止时的危险 如机械设备本身未投入使用,但人接触或与之作相对运动时 可能会发生危险。如切削工具的锐利部分(锯床的锯片、钻 床的钻头、铣床的铣刀以及其它刀具等);机械设备突出的 较长的机械部分(设备表面的螺丝、吊钩、手柄、扶手等); 工具、设备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锐利飞边
2、起重机械直线运动时的危险
起重机如龙门架、行车、电动葫芦、吊蓝、塔吊等在吊 运货物时滑脱或吊钩、吊绳断裂坠落伤人。这问题不发生 则已,一发生就可能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设备严重损毁 事故,历年来,因各种起重机吊运货物时斜吊、拔吊、吊 运货物下面站人、起重机械保 养不当等原因而导致的起吊物 滑脱或吊钩、吊绳断裂坠落伤 人的事故数不胜数。
2、机械静止危险的预防:
机械静止危险的预防,要求我们对切削工具使用后必须摆 放整齐归位,严禁随意存放;对机械设备突出的较长的机 械部分可以加装防护屏、划分警戒线、安装警告牌、作业 人员戴安全帽等方式,防止人员靠近和碰挂而伤及人体; 对工具、设备边缘的飞边和粗糙表面部分可以通过穿戴个 体劳保用品加以防护,如穿合适的工作服、戴好手套等; 对能夠起滑跌、墜落的工作平台,可以加裝防护栏、穿防 滑鞋、经常清洗工作平台上易导致滑跌的油污等方式,对 离基准面2米以上的工作平台,必须加装防护栏等。
3、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例 2008年2月,在广东一家建筑工地上,有一台起重机正在
吊运大约1吨重的钢材,由于在吊运前重心未放均匀,在吊 到约10米左右时,钢材倾斜后从吊钩上坠落下来,1吨重的 钢材一下将下面的两名工人一个压得脑浆直流当场死亡,一 个被压断双腿。 2009年6月,广东省惠州市一企业因使用的行车未按规定进 行维修保养,在吊运设备时 ,刹车装置失控导致设备砸向 地面,导致数百万元的设备严 重损坏,并险些将一名员工砸 伤。
B、吊运炽热金属或易燃、易爆等危 险品的起重机,每套驱动装置都应
装设两套制动器。
C、制动器应与机构工作级别相协调 ,制动轮的温度不应超过200℃;制
B、当板钩衬套磨损到厚度的50%时,当销子的磨损量为公称 直径的3%-5%时,须换新。 (4)滑轮组与卷筒的检查 A、当金属铸造滑轮出现裂纹、轮槽不均匀磨损达到3毫米、 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20%、因磨损使轮槽底直径减少量 达钢丝绳直径的50%时必须报废。 B、卷筒上钢丝绳尾端的固定装置应有防松或自紧的性能,卷 筒凸缘的高度应比最外层钢丝绳 高度高2倍。 C、当卷筒出现裂纹、筒壁磨损量 达原厚度的20%时应报废。
(5)制动器的检查 A、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起升、变幅、运行、回转机构都 必须装设制动器。人力驱动的起重机,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
也必须装设制动器或停止器。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必须采用常闭式制动器。当起升机构采用自由下降的方式落 下货物时,必须装有可操纵的常闭式制动器,并严格控制下 降货物的重量。
4、起重机直线运动危险的预防 从事起重、吊运作业的员工或維修人員,应加强起重机械
以下关键部位的检查、保养。 (1)钢丝绳的检查
A、低速运转,检查卷筒上的固定部位、卷筒上的绳子、通 过滑轮的钢丝绳、平衡轮的钢丝绳、其他固定连接部位等是 否固定、连接牢靠。钢丝绳磨损或钢丝断裂到十分之一时, 钢丝绳传动轮磨损到三分之一时; 钢丝绳严重磨损、变形、腐蚀时 必须更换。 B、钢丝绳应保持良好的润滑状
一起身,这时在被挂住衣服的作用力下
,毫无防备的他脸部猛撞在机翼上,从
而导致该起不该发生的事故。
机械直线运动时的危险及预防
1、机械设备直线运动时的危险 机械设备直线运动危险包括橫向直线运动时的危险、纵向
直线运动时的危险。如起重机械在吊运货物时下坠的势能; 刨切机械、注塑机械橫向直线 运动时的危险;压力机械、冲 压机械向下直线运动时的危险 ;牛头刨床的刨刀、带锯床的 直线运动等。
机械设备的主要危害因素
机械设备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机械设备本 身存在的危险,如上面提到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保 养不当等因素,安全术语上称之为物的不安全因素;一是人 员操作不当的危险,如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作业、操作机 械时精力不集中、操作机械时未按规定佩戴劳保用品等, 安全术语上称它为人的不安全 行为。另一方面是安全生产规 章制度不健全、安全教育培训 不到位等管理上存在的缺陷。
3、机械静止时导致的事故案例: 90年代初,本人从空军航空机务学校毕业后分到空军航空
兵某部不久。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一同前往的同窗战友便因 脸部碰撞在机械的锐利部分(飞机机翼上)导致严重的毁容 事故。
事故发生前,该战友因天气较热,便解开工作服衣扣(违章) 上飞机进行检修作业,在检修起落架仓时,工作服被风吹起 搭在一机件上。当他检修完毕准备进行下一个工作项目时, 因没注意到衣服被机件挂住,便猛
和粗糙的表面部分(未打磨的毛边 、设备翘起的铭牌等);引起滑跌、 坠落的工作平台等。
所以机械设备在静止时,人在工作或通过时与之接触、 作相对运动时也照样会发生危险。如手、身体的外露部 分不小心被锯床的锯片、钻床的钻头割伤;身体、脑袋 碰在机械设备表面的螺丝、吊钩、手柄等被撞伤;手、 身体的外露部分被机械设备 上翘起的铭牌划伤;从机械 设备的通道、工作平台滑跌 、坠落下来摔扭伤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