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离婚的法律依据一、准予离婚的法定事由准予离婚的法定事由,我国一直以来采用的是”夫妻双方感情破裂“这一标准,换而言之,就任何情形下的离婚都要达到感情破裂,夫妻双方意见一致的除外,感情确已破裂是我国婚姻法的一贯理念。
《婚姻法》规定了五种感情破裂的情形,该法第32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只要夫妻一方或双发出现了上述法定判离的情形,一方或双方要求离婚的,在调解无效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应当准予离婚。
二、对准予离婚法定事由的理解(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违反了我国一夫一妻制的原则,违反了夫妻之间的忠诚义务,对夫妻感情破裂有重大过错。
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法律不仅赋予无过错方提起离婚的权利,同时也赋予了提起损害赔偿的权利。
1、重婚,不但违反《婚姻法》,同时也是一种犯罪行为,《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须要说明的是:重婚罪属于公诉刑事案件,被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但在证据充足的情形下,提起民事诉讼,因司法实践一贯认为“先刑后民”,人民法院应先中止民事诉讼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刑事侦查,待刑事重婚案件审结后再恢复民事诉讼。
同时因重婚罪也属自诉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在情节轻微、因果关系清楚,有明确的自诉人和被告人以及不需要采取侦查手段就可以调查清楚等情形下,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重婚罪控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实践种重婚的情形大致有两种:第一,有配偶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
当下婚姻登记已经联网,婚姻登记的重婚情形相对少见一些。
第二,有配偶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不进行结婚登记,但是与之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生活的行为。
因其隐秘性且重婚行为的证据不易收集,此种情形重婚实践中最多,当然无过错方往往也因举证不能而无法保障权益,收集证据需要做全方位细致的工作,例如邻居或知情人的证人证言、村居委会的证明、房屋租赁合同,信件,聊天记录和常住人口基本信息等证据。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与上述第二种情形重婚的区别,在于同居没有“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生活。
部分社会大众的情感上对”出轨与同居“的理解有时并不符合司法实践,例如与其他人非婚生子(男女皆有),在笔者查阅过的司法判例中通常不会认定为同居,因为一次婚外性行为就可能导致怀孕,多次与他人开房等出轨行为亦是如此。
如果确属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甚者还出现了非婚生子,在收集证据上一定要严谨、全面,证明双方已共同居住了较长一段时间,否则人民法院的判决可能会和个人情感不统一。
(二)家庭暴力、虐待遗弃何为家庭暴力?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社会生活中常说的性暴力、经济暴力或者冷暴力等并没有直接纳入法律规定,当然没有规定不代表不构成家庭暴力,而是交由裁判者裁量其他形式的家庭暴力是否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家庭暴力或与其相当。
实践中人民法院也有将性暴虐认定为家庭暴力的。
《反家庭暴力法》规定的家庭暴力,沿循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下称《婚姻法解释一》)规定内容,并增加了经常性谩骂和恐吓两种列举行为,其他行为是否构成家庭暴力,例如侮辱诽谤,同样交由裁判者裁量。
《婚姻法解释一》第一条规定:“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反家庭暴力法》并不要求家庭暴力必须造成身体上、精神上的一定伤害后果,笔者认为《反家庭暴力法》属于上位法,与《婚姻法解释一》不一致,应以上位法为准。
当然实践中轻微、偶发家庭成员之间动手行为,又没有造成伤害后果,通常不认为构成家庭暴力。
例如打一巴掌造成软组织轻微挫伤或等,反之如造成了轻伤则会被认定为家庭暴力。
前些日子笔者看了阿米尔·汗主演《神秘巨星》,电影的优良制作让笔者喜欢,但其中反映的家庭暴力也让笔者大为伤感,庆幸的是女主们能勇于斗争并摆脱了家庭暴力。
遇到家庭暴力一定不能沉默,要维权,要保留证据。
笔者之前整理了《遭受家庭暴力,如何维权?》,可供读者们借鉴。
2、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虐待《婚姻法解释一》第一条规定了:“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虐待罪属于亲告案件,被害人控告的才处理,但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下称《家庭暴力意见》)第17条:“依法惩处虐待犯罪。
采取殴打、冻饿、强迫过度劳动、限制人身自由、恐吓、侮辱、谩骂等手段,对家庭成员的身体和精神进行摧残、折磨,是实践中较为多发的虐待性质的家庭暴力。
根据司法实践,具有虐待持续时间较长、次数较多;虐待手段残忍;虐待造成被害人轻微伤或者患较严重疾病;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哺乳期妇女、重病患者实施较为严重的虐待行为等情形,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虐待“情节恶劣”,应当依法以虐待罪定罪处罚。
”家庭成员间的遗弃,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成员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成员,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违法行为。
同样遗弃情节恶劣的也构成犯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上述《家庭暴力意见》第17条还规定:”依法惩处遗弃犯罪。
负有扶养义务且有扶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年幼、年老、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危害严重的遗弃性质的家庭暴力。
根据司法实践,具有对被害人长期不予照顾、不提供生活来源;驱赶、逼迫被害人离家,致使被害人流离失所或者生存困难;遗弃患严重疾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被害人;遗弃致使被害人身体严重损害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等情形,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的遗弃“情节恶劣”,应当依法以遗弃罪定罪处罚。
”(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赌博、吸毒等恶习对个人和家庭危害极大,它摧残个人身体与精神,影响社会治安风气,也易导致其他刑事犯罪。
所以,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也是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条件之一。
但须要注意的是,并非吸毒、赌博就会判离,必须要证明屡教不改,一般认为,吸毒、赌博“屡教不改”指教育两三次、送戒毒所两次以上仍无效。
实践中证明屡教不改的证据,大致列举如下:1、可以提供有关单位说服与教育的证据,如公安机关笔录、治安拘留和戒毒文书等;2、可以提供其他亲友证言、居委会和自我承诺等的说服教育证据等。
3、导致刑事犯罪的,相关案卷证据、起诉意见书、起诉书以及刑事判决书均可作为证据等。
举证其他造成夫妻感情破裂又屡教不改的恶习,亦是如上所述。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分居是指夫妻间不再共同生活,不再互相履行夫妻义务,经济上不再合作,生活上不再互相关心或扶助等。
夫妻双方分居满2年,说明夫妻关系已名存实亡,维持这样的婚姻也无必要。
夫妻双方或一方以此事由诉请离婚的,如经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此处对实践中几种情形予以说明:1、因工作等原因分居不属于感情不和分居,实践中很多夫妻因工作原因都会异地分居,如果证据不能使人民法院确信因感情不和而分居,不会准予离婚。
2、分居已满2年,从可以证实已经分居的时间开始算起,到起诉时已满2年,才可以构成法定判离的因素。
3、夫妻分床不分居,实践中人民法院很难认定为分居。
夫妻分居,是指不在一处居住、不履行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包括夫妻生活等。
比较便宜的做法,一方另行租房居住并保留租赁合同、水电燃气费票据和租房发票等。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这是一个口袋条款。
法律不可能罗列所有实践情形,给予法官自由裁量的权力,法官可以根据社会生活经验结合法律,针对法律没有规定的情节判决是否离婚。
例如:1、实践中较多的,经判决不准离婚后再次起诉离婚,双方感情确无改善或确无改善感情的行为,从而认为双方感情破裂,确无和好的可能,由此认定夫妻感情破裂。
2、有实践观点认为性犯罪、频繁婚外情以及其他道德品质极端败坏行为,造成夫妻感情破裂的。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该司法解释尚未废止,也规定了十余种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此处保证篇幅不再列举。
结语最后不知读者您有没有注意到?《婚姻法》只规定了感情破裂的情形,对过错方或无过错方提起诉讼并没有限制,离婚也有可能没有过错方。
离婚损害赔偿只能无过错方提起,具体提起参见《婚姻法解释一》第三十条第二款“(一)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二)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三)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未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编辑:王勇喜丁璐审核:孙利娜孙利娜,婚姻家庭律师,执业于安徽润天律师事务所合肥总部。
专注研究婚姻家庭业务。
王勇喜,婚姻家庭律师,执业于安徽润天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婚姻家庭业务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