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成功

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成功

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成功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学生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

评价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体现社会发展,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进行可行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可以说,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并且评价可以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成功。

所以结合当前课标中新的评价功能体系,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对学生实施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是音乐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对音乐教学评价方法做了一些新尝试,具体内容如下:
一、采用发展性评价,注重纵向比较
音乐教学要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音乐课程的评价注重纵向比较,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从而认识自我,体验成功。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和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原来水平上的发展。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学生都要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学生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
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及能力都存在着差异,如有的学生“五音不全”,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一般,但他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态度和对音乐形象准确的把握能力,在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了充分鼓励,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有意识地进行表扬。

使他们对音乐课不会失去信心,相反地,他们还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主动地上好音乐课。

我们应让学生把精力和时间过多投放到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项目中,要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享受成功,得到发展。

二、采用赞赏性评价,注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课堂评价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一般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真棒!你真行!”、“和上次比进步很大”、“请再唱一次也许会更好”、“没关系,下次努力”等婉转的评价,让他们有更多思考的余地,进而捕捉和发掘其错误中所包含的教育价值,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保护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让学生继续以愉快的心情在宽松的情境中学习。

评价的语言承载着思想与才情,是一种心灵的力量,教师要给予学生具体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从而倍感自豪,情绪高涨,对音乐的学习更有兴趣。

在评价时还要引领学生采用赞赏性评价,教会学生如何评价别人。

如,一个学生表演完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他什么地方做的很好,值得大家学习?”这样,把学生“批评性评价”引导“赞赏性评价”中去。

被评价的学生由于受到同学和老师的鼓励,增加了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形成到了“良性循环”,激励学生不断在肯定中发展。

平时在每节音乐课中都开展一些简单的评价活动,学生的胆量越来越大,参加评价的积极性和评价水平也越来越高。

同时通过评价,加深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评价增添了人性魅力。

三、采用综合性评价,注重全员参与性
根据学生个体的条件差异,客观地对学生采取综合性评价。

它包括课堂纪律、学习兴趣、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和学习习惯;还包括成绩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及特长评价,包括演唱、欣赏、演奏、表演等。

每节课对学生的评价内容设计得很丰富,评价学生对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合作愿望与协调能力、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等。

按音乐课堂表现、参加学校音乐活动、参加社会音乐活动,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保护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并且面向每一个学生,将评价融进教学过程,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多角度地展示自己,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多元主题,形成贯穿于音乐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的良好评价氛围,让评价真正为教学服务。

四、采用多元评价,注重多样性
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只有符合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实际的,富有人性化的教学评价才能够真正起到评价所应有的作用。

评价的方式应体现多样性、灵活性,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的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安排。

评价应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家庭参评等多种方式进行。

评价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关注点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信心的树立、学习策略的形成等方面;终结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效,优化或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设计时,把评价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策划,评价贯穿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他评,使评价成为一种教学手段,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充分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提高与自我完善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提出改进意见,让他们在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中不断反思,体现自我价值,并为学生自主学习音乐提供了新的动力。

同时教师也根据反馈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指导和调控。

总之,教学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要多途径、多方位、多形式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