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统计学专业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统计学专业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
2.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基本能力;
3. 了解与数理统计、国民经济核算以及企业统计等有关的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4. 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
5. 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熟悉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统计法律、法规,具有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学制与学分要求
1、学制
标准学制为四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2、学分要求
学生至少应修满171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课堂教学147学分,实践教学24学分。

学校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62学分,其中:必修48学分,选修14学分;课堂教学54学分,实践活动8学分。

学院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41学分,其中:必修36学分,选修5学分;课堂教学41学分。

专业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68学分,其中:必修56学分,选修12学分;课堂教学52学分,实践教学16学分。

具体课程与学分详见本计划的课程设置部分。

三、主干学科
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管理学。

四、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积分、统计学原理、企业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多元统计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
五、授予学位
经济学或理学学士
六、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每学年设置2个学期,共40周,其中教学时间36周(每学期18周),考试时间4周(每学期2周),并适当安排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毕业教育、就业指导等时间。

七、课程结构比例
课堂教学共147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86%,实践教学共24学分,占毕业学分的14%。

1、课堂教学
2、实践教学
专业实习8学分,学年论文2学分,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学校平台课8学分。

八、周学时分配表
九、课程设置
(一)学校平台课程(普通教育课程)
本课程模块旨在增强学生文理兼容的综合素质,扩大学生多学科知识面,拓展学生多学科综合视野,培养学生多学科思维方式。

课程设置:在哲学、经济、法学、管理、教育、文史、数理、地理、化学、生命等大类学科中开设部分适当的学科基础课程,作为限选课开设。

理科学生限定在哲学、经济、管理、法学、教育、文史等大类学科的课程中选修;文科学生限定在哲学、经济、管理、教育、数理、地理、化学、生命等大类学科的课程中选修。

原则上在前两学年内修读。

具体课程于每学期选课前公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