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电子技术 第二版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 第二版答案

第八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图Z8.1所示电路,求⑴变压器二次电压U2=15V;⑵负载电流I L=10mA⑶流过限流电阻的电流I R=24mA;提示:I R=(U C-U O)/R⑷流过稳压二极管的电流为14mA。

2.78M12的输出电压为12V,最大输出电流为0.5A。

3.CW317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能够在1.2V至37V输出范围内提供1.5A的最大输出电流。

二、选择题1.图Z8.2所示电路,若U I上升,则U O(A)→U A(A)→U CE1(C)→U O(B)。

A.增大B.不变C.减小2.PWM开关稳压电源,当电网电压升高时,其调节过程为U O(A)→占空比D(B)→U O(C)。

A.增大B. 减小C.不变3.图Z8.3所示电路装接正确的是(b)。

三、图8.1.3所示电路,写出U O 的表达式,若U Z =6,计算U O 的调节范围。

解:Z P Z P P OU R R R U R R R R R U ⎪⎪⎭⎫ ⎝⎛++=+++=121211 代入数据U Omin =⎪⎭⎫⎝⎛++51.0131×6V≈17.9VU Omax =(1+3/0.51)×6V≈41.3V该电路的输出电压调节范围为17.9V ~41.3V 。

四、将图Z8.3的元器件正确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电压可调稳压电源。

解:画出参考接线如下图红线所示。

第八章 习题参考答案8.1图Z8.1所示电路,若负载不变,当电网电压下降时,I R 、I Z 、U R 、U O 分别如何变化?解:图Z8.1所示电路,若负载不变,当电网电压下降时,I R ↓,I Z ↓↓,U R ↓,U O ↑。

8.2在电网电压波动范围为±10%的情况下,设计一输出电压为6V ,负载电阻范围为1kΩ至∞的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硅稳压管并联稳压电源。

提示:U I 可按(2~3)U O 经验公式选取。

解:⑴稳压二极管选取U O =6V ,负载变化范围为1kΩ~∞,说明电源最大输出电流I Lmax =U O /R Lmin =6V/1kΩ=6mAI ZM =(2~3) I Lmax =(12~18)mA查附录表A.3,可选2CZ232型稳压二极管,参数为:U Z =6~6.5V ;I Z =10mA ;I ZM =30mA ;r Z ≤10Ω。

附合要求。

⑵限流电阻选取U I =(2~3)U O =(12~18)V ,取U I =15V ,电网电压波动范围为±10%,则 U Imin =15V×0.9=13.5V U Imax =15V×1.1=16.5V 根据式()有R max =()()Ω≈+-=+-k mAV I I U U L Z O in 469.061065.13max min Im根据式()有()Ω≈-=-=k mAVI U U R ZM O ax 35.03065.16Im min即 0.35kΩ<R <0.469kΩ查附录表A.8,取标称值为390Ω的E 24系列电阻。

P R =()()≈Ω-=-39065.1622Im RU U O ax 0.282W为可靠起见,选E 24系列标称值为390Ω的功率为1W 的金属膜电阻。

8.3图8.1.3所示电路,要求从0V 开始调节,电路应如何改动?画出改动后的电路。

解:图8.1.3电路输出电压Z P Z P P O U R R R U R R R R R U ⎪⎪⎭⎫⎝⎛++=+++=121211 输出最低电压为U Z 。

若R 2把改成电位器,去掉电位器RP ,则u _=U O -U Z ;u +=122R R R +U OU O -U Z =122R R R +U OU O =(1+12R R )U Z 输出最低电压为U Z 。

为输出电压从0V 起可调,可在图8.1.3输出端与地之间接一电位器,把负载接在电位器的滑动端和地之间。

就能实现从零伏起调整输出电压。

当电位器滑动端调至最上端,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值。

而最大输出电压由原调节电位器的阻值和稳压管稳压值决定。

这种接法增加了电位器上的无谓功耗。

8.4图P8.1所示电路给需要+9V 的负载供电指出图中错误,画出正确电路图,并说明原因。

解:图P8.1所示电路有三处错误:①集成芯片选错,应选LM7805。

LM7905输出-5V 电压。

②整流电路错误,这种接法会烧毁整流二极管,正确接法为:共阴端接输出,共阳端接地。

③1000μF 滤波用电解电容极性接错,应改接成:+极接整流电路输出端,-极接地。

如不改接,会使电解电容击穿损坏。

8.5利用W7805构成输出电压可调稳压电源如图P8.2所示。

计算输出电压可调范围。

解:图P8.2所示电路U -= U O -V R R R 5211+= U O -2.5V当电位器滑动触头调至下端时U +’=P R R R R ++434U O =O U k k 'ΩΩ5.45.2当电位器滑动触头调至上端时U +”=P P R R R R R +++434U O =OU k k ''ΩΩ5.44 运放处于线性应用状态,U -=U +,可求得OU k k 'ΩΩ5.45.2= U O ’-2.5V U O ’=5.625VOU k k ''ΩΩ5.44= U O ”-2.5V U O ”=22.5V电路的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5.625V ~22.5V 。

8.6图P8.3所示电路,当R L =3Ω时,计算流出LM7812 OUT 端的电流I 2以及流出集电极电流I C (I B 、I GND 忽略不计)。

解:图P8.3所示电路V 为硅管,当其发射结电压为0.7V 时导通,流过1Ω电流为0.7A 时导通,I 2≈I 1,也就是说当I 2=0.7A 时,V 导通进行分流。

I 2=0.7AI O =U O /R L =12V/3Ω=4A I O =I 2+I CI C =I O -I 2=4A-0.7A=3.3A8.7图8.2.7所示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电路,图中VD 1、VD 2对CW317起保护作用,试分析其保护原理。

解:图8.2.7所示电路中,VD1防止CW317输出端与端与输入端反向电压过大,而使芯片内输出管子反向击穿,使芯片损坏。

当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VD1正偏导通,使钳制在0.7V,保护芯片。

VD2防止CW317输出端和公共端之间反向电压过大,而使芯片内输出管子反向击穿,使芯片损坏。

当公共端电压高于输出电压,VD2正偏导通,使钳制在0.7V,保护芯片。

8.8图8.2.7所示电路,若R1=220Ω,为使输出电压在1.2~37V可调,计算R2阻值。

解:图8.2.7所示电路,根据式(8.2.5)有U O=1.2V(1+R2/R1)37V=1.2V(1+R2/220Ω)R2≈6563.3Ω选取标称值为6.8kΩ的可调电阻。

8.9图8.2.11所示电路,要求输出电压为-9V,R2应选多大电阻。

解:图8.2.11所示电路,要求输出电压为-9V,根据式(8.2.6)有U O= -1.21V(1+R2/R1)-9= -1.21V(1+R2/240Ω)R2≈1545Ω8.10图8.3.6所示开关电源电路中,R1、R2各起什么作用?若VD1、VD2极性接反了,会发生什么情况?说明原因。

解:图8.3.6所示开关电源电路中,R1为光耦合器中发光二极管LED的限流电阻。

R2为稳压二极管限流电阻。

VD1在电路中起保护集成芯片TOP221P的作用,当TOP221P关断瞬间高频变压器产生很高感生电动势,VD1导通,经R3、C1形成释放回路,防止反向高压击穿内部开关管而损坏。

若VD1反接,当TOP221P导通瞬间VD1反而导通,短接输出脉冲信号,使开关电源无输出。

当TOP221P关断瞬间VD1截止,起不到保护作用。

VD2为整流二极管,当TOP 221 P内的开关功率管导通时,N1上产生上正下负的电压,N2上感生电压极性为上负下正,VD2截止,N1贮存能量。

当TOP 221 P 中开关功率管截止时,N1上产生上负下正的感生电动势,N2上感应电压极性为上正下负,VD2导通。

经C2、L、C3滤波后提供+5V输出电压。

若VD2反接,开关电源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时输出电压U O1极性变为上负下正,稳压二极管VZ正偏导通,开关电源取样用的光耦器中发光二极管LED反偏,无法正常工作。

8.1估算图8.3.2所示电路开关电源的振荡频率。

解:图8.3.2所示电路,根据式(8.3.3)有f S=1.72/(R6×C6)=1.72/(10×4700×10-6)f S≈3.6kHz8.12开关电源如图8.3.2所示。

⑴为使开关电源的开关管源极电流为时,能执行过流保护,应调整什么元件?试计算该元件参数值。

⑵要延长开关电源的启动时间,应调整什么元件?应如何调整?解:图8.3.2所示电路⑴当电源发生异常,使开关管V的源极电流剧增,U R10剧增,U R10=1V,就会使脉冲调制器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实现过流保护。

为使开关电源开关管V的源极电流在1A时能实现过流保护,应调整的阻值,将其换成1Ω的电阻器(为留有裕量功率选2W)。

⑵要延长开关电源的启动时间,应调整软启动电容C2,需增大C2的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