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操作规范
加工中心操作规范
一、上工件中:
1.上工件前应把x y 方向副板上的铁屑清理干净,工作台面一定要擦干净,应检查是否床身废料过多,中途X Y横向移动会床轴顶死。
工件四周倒角去毛刺,避免不平造成错位。
2.压铸模毛料加工程式中刀径前带Z符号,铣座框程式中刀径前带K符号,电极程式中刀径前带J符号,正常刀径不带符号。
粗精加工看程式单符号直径选择刀径。
3.上工件时检查工件基准,是否与图纸基准一致,如有异立即与编程者一同检讨,操机者原则上要以基准加工不得随意更改。
模框平面,如顶面对刀必须XY校表。
原则上一切基准都要检讨后方可加工。
4.毛料产品可用工艺压条,精加工必须用工艺板装夹。
工艺板超出工作台,特别是Y 方向,应注意行程,当心工艺板顶死机床。
5.压条应三分之二处为锁螺杆处,压条后头应比前头一般高0.25-0.5之间为宜,以免工件应振动松开,造成工件移位严重报废。
6.装夹靠山,想一想工作时是否会松动,应有十分的把握避免断刀、移位报废。
7.每次上工件前,X Y Z 归原点。
要养成好的习惯,应避免操作不当,超行程X Y Z 未归原点带来工件报废。
8.修模(二次上机床)应找好基准位,然后X Y水平方向校表,应避免忘了校表,严重错位造成报废。
二、工件加工时:
1.机床工作前,开机热身10分中方可下刀。
2.工件加工时应重新检查程序下刀点,刀具大小是否与程序单符号统一( Z.J.K)应“熊足”检查程序,做到加工规迹心中有数。
特别是刀具千万不可拿错,造成报废。
如有异立即与编程者一同检讨,操机者不得随意加工,否则后果自负。
3.工件加工时应有意识试刀,特别是大工件(程序单必须写明尺寸)第一刀走完要用卡尺检验座标是否中心,造成错位报废。
4.大镶件或大铜公(100MM以上)加工(一般要按中心分),若有特殊原因要偏座标,一定得考虑工件的垂直度是否在加工范围内,以免加工不出,造成报废。
5.对刀具是否可加工要心中有数,认为不合理可提出改刀路换刀具。
深型腔加工特别是精加工要随时检查刀具的磨损度,适时停机转刀片。
钨钢刀可听声音、加工光洁度来判别是否要磨刀。
6.毛料中途加工或淬火后加工中连续碰掉刀片(不应超过两片),应立即停机检讨,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加工工艺或改正刀路轨迹。
7.加工中途应适时清理床身铁屑,特别是拖板上铁屑,避免顶死,造成拖板卡死脱节报费,特别是M55型(大桥机床)Y方向与Z方向交汇处空间设计不够高,更应多清理为好。
8. Z 方向对刀基准位应同一点,最好用一个已铣到位的平面来检测是否对刀准确,避免上下刀有台阶发生。
9.刀具长短应加工深度+安全长度一般为3-5毫米,实际操作中可在工件中(已加工)模拟一下,特别是用加长杆的更要谨慎。
10.深型腔加工避免不了用长刀具,因此刀越长越容易中途因刀发弹掉刀,估计情
况适时停机紧刀,在刀柄里应不少于55毫米。
11.毛料加工要防局部有硬料杂质或排屑不良,深型腔加工要防中途长刀发弹掉刀,4R0以下刀具要防钢性不足断刀,16R4是所有刀片R角刀中最易掉螺丝的危险刀具,操作中禁止离开机床。
12.对模框有配合的地方,要在加工一部份中(一般10MM),检测一下加工精度,适时调整刀具磨损,机床可适当补值。
更应撑握最佳进给,避免重加工。
13.对修模或二次以上机床要先试刀,确认没问题方可加工。
三、工件完工后:
1 完工后检查加工实际情况,如有疑问可请模具工看看再说,是否接平,加工到位,二次加工有否基准位等等。
2. 工件完工工艺压条工艺板一律竖放,以免变形,影响精度。
四、刀具管理
1.粗,半精,精加工和电极加工刀具分开工作,白钢刀下刀套上塑壳(避免刃口碰伤),电极加工用的乌钢刀与钢铁加工用的乌钢刀各自分工加工。
机床保养——按保养卡维护;安全操作——开机加工前必须卸下手套方可操作;清洁卫生——按车间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