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学校管理目标目录01第一节学校管理目标概述02第二节学校目标管理第一节学校管理目标概述—、目标与管理目标(一)什么是目标目标是指人或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条件下,依据一定的价值观所确立并争取实现的结果或达到的状态。
(二)什么是管理目标管理目标,从词义上理解,即是管理活动的目标。
它是指管理活动最终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管理目标作为管理活动的方向目标,它既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也是管理活动的归宿,同时也是衡量管理活动绩效的标准。
拥有管理目标的管理者,可以把它作为检查和控制管理活动的标准。
拥有管理目标的被管理者,也可以把它作为行动的指南。
管理目标除了具有目标的一般含义之外,还应该具有管理的含义,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对管理目标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
有关管理目标的基本观点1.管理目标是一种组织目标管理目标所针对的对象和内容必须放在某一个具体的组织之中,它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为组织中的管理目标,它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必须能直接指导组织中的各项具体的管理活动,从而体现出其存在的价值。
管理目标是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条件的,不能超越组织的边界和职责范围。
2.管理目标主要是指组织的整体目标管理要取得预定的效果,就必然在分工和协作的基础上,组织和协调各种管理的要素,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管理目标的制定一开始就应该着眼于整个组织的活动。
3.管理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成果时间要素是管理目标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
确定管理目标的期限,应遵循“先长后短、长短结合”的原则,以长远利益为重,避免短期行为。
管理目标的重要的特性:管理目标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管理目标是对未来活动所应达到的一种状态的描述,这就要求管理目标本身在方向上必须是正确和先进的。
可行性即可达成性或现实性,它是指管理目标一经确定,应能通过组织成员的活动而转化为现实。
管理目标是超前性和可行性的统一管理目标是管理主体“我”从事管理活动所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反映出人们主观上对管理活动在未来某一时限范围内要达到的一种要求或想法。
而一个组织的管理目标不能仅仅满足于组织本身的需要,而且还要考虑到整个系统甚至社会的利益。
管理目标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管理目标一旦制定,就应该具有应有的权威性,不可能朝令夕改。
因为它属于方向的范畴,体现出整个管理活动过程的方向性,工作中也用它来衡量工作过程和结果,规范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及组织成员的行为,这是不可变更的。
任何管理目标又都是对未来的发展状态的描述,随着管理活动向前发展以及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管理目标既不可能达到非常的精确,也不可能永远不变,必要的调整和修改甚至重新制定是不可避免的。
二、学校管理目标(一)学校管理目标的含义学校管理目标,从词义上讲,即是学校管理活动的目标,是指学校组织为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它是学校管理活动的预定标准或状态,是学校管理活动的直接目的,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学校管理目标必须围绕着培养和教育学生这一主题来展开和实施。
学校管理目标不同于学校教育目标。
它们是既相互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
学校教育目标是指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标准。
它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的反映。
学校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一要求。
我们可以说,学校教育目标是学校工作的最终目标,它是制定学校管理目标的依据,而学校管理目标则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保证,两者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二)学校管理目标的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控制作用(4)协调作用1.导向作用学校管理目标的导向作用是指学校管理目标能引导组织成员朝着既定方向前进,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控制和调节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保持学校管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2.激励作用学校管理目标的激励作用是指学校管理目标具有激发学校成员内在积极性的一种驱动作用。
3.控制作用学校管理目标的控制作用是指学校管理目标是衡量学校成员管理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标准。
4.协调作用学校管理目标的协调作用是指通过学校管理目标协调学校中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工作与工作之间等的关系。
(三)学校管理目标的类型由于学校本身具有多因素、多结构、多层次的特点,因而学校管理目标也就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2.定性的目标和定量的目标3.高层目标、中层目标和基层目标4.一般管理目标、具体工作管理目标和学校领导工作管理目标1.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目标,它在目标体系中能长久地发挥作用,具有战略性的特点,如学校的发展规划等。
中期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目标体系中受长期目标所制约的目标,它是实现长期目标的一种中介目标,它来自于长期目标,又为长期目标服务。
学校管理中的长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决定着学校管理的发展方向,所以又统称为学校管理组织的发展目标。
短期目标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目标,是在一定的目标体系中受长期目标和中期目标所制约的一种分解目标,它是实现学校管理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的中介目标。
2.定性的目标和定量的目标定性的学校管理目标是指那些不能用数字或数据来表示的目标,只能从性质上说明学校管理活动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定量的学校管理目标是指那些能够用数字或数据表示的目标,通过对数字或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学校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3.高层目标、中层目标和基层目标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组织中进行的管理活动,而组织本身的构成是具有层次性的。
不同层次的组织,由于其职责权利的不同,因而它们所承担的目标也必然会不一样。
高层管理目标的功能是偏重于决策方面的,涉及有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
中层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的中间层管理目标,它是依据学校管理的高层目标所制定的具有经营性、协调性、指导性的目标。
基层管理目标是依据学校管理的高层目标、中层目标而制定的具有执行性、操作性、基础性的目标。
这种目标的功能偏重于执行,因而它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导也就较为具体或直接,范围窄、变量小、时间短。
4.一般管理目标、具体工作管理目标和学校领导工作管理目标不同的工作内容就有不同的工作要求,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工作目标。
一般管理目标也称之为要素管理目标,主要包括对人、物、财、时空、信息的管理目标,等等。
具体工作管理目标是指学校某项具体工作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比如教学工作管理目标、教育工作管理目标、总务工作管理目标、体育卫生工作管理目标、劳动教育工作管理目标,等等。
学校领导工作管理目标是指学校领导人员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预期的结果,比如合理的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建立和健全学校管理系统、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学校领导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提高等。
第二节学校目标管理概述一、目标管理(一)含义(二)特点(三)理论基础二、学校目标管理过程(一)目标的制定与展开(二)学校管理目标的实施(三)学校管理目标的考评三、学校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关系一、目标管理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简称MBO)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随后流传到日本、西欧等地。
实践证明,目标管理是一种现代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把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思想体系来进行研究的,当属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1954年,他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使用了“目标管理”的概念,认为提出目标是管理人员的主要责任,而目标是能增进成果的,成就是由目标引申出来的。
在其后的著作中,他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认为目标确立后,在集体努力和自我控制下,可以成功地实现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
目标管理,就是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把管理系统的总任务转化为组织的共同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分解成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部门和个人贡献的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部门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各负其责,各尽其能。
(二)理论基础目标管理理论和方法来源于系统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指导。
系统论最基本的思想就在于把要研究和处理的对象视为系统,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巧妙地分解和综合各种要素,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其基本特征是整体性和最优化。
目标管理就是把目标作为一个“系统”看待,在确定整体工作目标的同时,充分注意各部门和各人员目标的确定与落实,从上到下构成一个要素优化、结构整合一致的目标体系,以便通盘考虑,准确、有效、完整地把握完成组织整体工作目标的进程。
控制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反馈。
组织的总体目标确立以后,通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和人员,形成目标系统。
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各人员不断地将自己的组织行为与目标系统进行对照,并且不断地纠偏,自觉控制工作成绩,使自己的组织行为渐进目标。
目标管理过程就是这样一种反馈控制过程。
总的说来,系统论和控制论是强调以工作为中心。
行为科学理论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人人参与管理,重视激励,强调人的成就感、归属感等社会和心理需要的满足。
(二)特点1.目标管理是一种系统整体的管理方法目标是组织系统功能的集中体现,是评价管理绩效的根本标准,因而抓住目标也就把握了管理系统的整体。
2.目标管理是一种自我管理的方法目标管理的基本含义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下级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可以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奖惩标准明确,有利于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目标指导行动可以减少上级对下级工作的干预,有利于下级充分发挥自主管理的能力和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从而发现自己工作的兴趣和价值,享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3.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视成果的管理方法工作成果既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根据,又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主要依据。
目标管理是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考核目标完成情况为终结,考核的依据就是工作成果而不是能力表现。
这样,既满足了人们对成就感的需要,又有利于人们凭成果说话,克服评定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
4.目标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管理方法目标具有指向性,目标管理是领导者引领被领导者共同努力追求未来成果的组织行为。
目标管理是指向未来、关注结果的管理,目标的预期性决定了目标的超前性。
二、学校目标管理过程学校目标管理就是指学校领导者和学校成员共同确定学校目标体系,并以目标为中心来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活动。
学校实施目标管理,以目标为中心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利于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科学管理,保证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
学校目标管理是一种活动过程,学校目标管理过程是由目标的制定与展开、目标的实施和目标的考评等三个阶段所构成的完整的动态过程。
(一)目标的制定与展开1.目标的制定学校管理目标的制定,是指学校领导人员依据一定的条件,提出学校管理的目标和方针、建立其指标体系、制定落实措施等的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