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认知调研报告

中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认知调研报告

2017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申报表填报单位:xxxx大学药学院中老年人保健类消费品认知调查【摘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65岁及以上老人近1.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身体健康水平越来越关注,对保健品的需求程度也越来越大。

有调查显示,食品、医疗和营养保健是老年人日常消费支出最多的三个方面。

然而,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人们对于保健类消费品的认知水平仍然较低。

为了解中老年人对于保健类消费品的认知情况,维护中老年保健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中老年人对保健类消费品的认知水平,对合肥、安庆、宣城、蚌埠、宿州、亳州、阜阳、滁州、六安、池州十个地区城乡的中老年人进行调查,其中41-50年龄段占比39.87%;51-60年龄段占比16.99%;61-70年龄段占比22.22%;71-80年龄段占比12.42%;80以上年龄段占比8.5%。

本调查中41-50年龄段主要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其他年龄段主要采取访谈的方式填写调查问卷。

【关键词】中老年人保健类消费品认知水平三下乡调查报告【正文】【活动概况】2017年暑期,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医药文化进万家”志愿服务队给中年老人们进行了中老年人保健类消费品认知调查。

活动期间共收到了一千多份调查问卷,同时队员们也对被调查的中老年人进行了保健类消费品一些基础知识的普及。

【调查准备及过程】(一)调查步骤调查主题:中老年人保健类消费品认知调查调查时间:2017年7月11日——7月19日调查地点:合肥、安庆、宣城、蚌埠、宿州、亳州、阜阳、滁州、六安、池州调查对象:当地居民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调查人员:孙明杰付佳林邹文静执笔人:孙明杰付佳林邹文静(二)调查与统计1、调查对象:当地居民2、调查方法:前期以搜集资料为主。

中期深入基层,面对面采访,确保材料的真实性3、样本特征: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1377份,收回1377份,回收率100%,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4、材料处理:将各项调查问卷逐一收回,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建议】在对回收的1377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中老年人对保健类消费品的认知水平较低,需要外界对其进行引导,具体情况如下:(一)中老年人对保健类消费品的认知基本情况1、中老年人对保健品的概念认知不清,对保健品缺乏科学的认识。

保健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与药品有着一定的区别。

但是在被调查的中老年人中有32.45%对保健品知识完全不了解,有56.95%对保健品知识部分了解,只有10.6%的中老年人对保健品知识基本了解。

同时随着被调查中老年人年龄的增长,保健品知识的了解水平也在不断降低。

这可能与老年人获取知识的渠道较少有关,大多数老年人日常获取知识的渠道仅为电视、广播或报纸。

2、中老年人对于保健品与药品之间的区别的认识度仍然不够高,有9.15%的中老年人认为保健品与药品没有区别,69.93%的中老年人知道保健品与药品之间的区别但是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仅有15.69%的中老年人对保健品与药品之间的区别有着清晰的认识。

药品是用于疾病的治疗、诊断和预防的,保健品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的,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1]。

如果把保健品与药品等同而因为患病寄希望于服用保健品治疗疾病,产生病情加重的情况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前市场上流通的许多保健食品,通过包装、标签、说明书、宣传资料或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其治疗功效,有意识误导消费者[2]。

那些不法商家利用中老年人保健品知识的缺乏而牟利;另外,商品市场监督体系不够完善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3、中老年人普遍认为保健品价格偏高。

45.75%的中老年人认为保健品价格普遍偏贵,还有28.76%的中老年人认为保健品价格有些比较贵,只有15.69%认为比较合理和1.96%的认为比较便宜。

保健品高昂的价格让那些有购买保健品需求的中老年人望而却步,但是事实上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保健品公司之间竞争的加剧,未来保健品的价格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4、中老年人使用保健品缺乏科学的指导。

仅有36.15%的中老年人通过医生推荐了解到正在销售的保健品,而有47.69%的通过电视了解和40.77%的通过朋友介绍而了解。

保健品中含有的一些成分并不能盲目补充,补充身体不缺的成分导致用量过度不但对身体无益而且会对健康产生隐患,如维生素E是脂溶性的,在体内过量会造成中毒。

同时药品和保健品混用不当,不仅不利于治病,还可能带来危险。

如蛋白粉让抗过敏药失效,患有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如果过多摄入富含组氨酸的蛋白粉,就会产生大量组胺,此时抗过敏药往往争不过组胺,难以占据受体的位置,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导致过敏反复[3]。

中老年人最好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购买保健品,不能因为听取电视上保健品的功效或是听从朋友推荐而购买不适宜自己身体状况的保健品。

5、中老年人对保健品产生了信任危机。

64.05%的中老年人认为保健品少部分可信,只有22.88%的认为大部分可信和3.92%的认为完全可信,甚至有8.5%认为完全不可信。

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对保健品宣传内容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宣传内容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占73.5%,其中对产品功能进行虚假宣传的占42.1%。

;另外,未经过卫生部批准,擅自宣称产品具有保健功能的占31.4%。

现在作为消费者获得保健品相关信息主要途径的广告,大多数都给保健品消费者传达着有失偏颇甚至是错误的信息。

在保健品宣传广告、宣传讲座中或包装上中采用一些绝对的语句夸大其产品的功效,在广告或是产品说明中注明有着一些能够治疗疾病的疗效,诱导对这些功效有需求的保健品消费者们进行消费,保健品只能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宣传27种功效,治疗疾病这些说明是不能够出现在保健品宣传当中的。

当消费者买过保健品并使用后发现效果并没有那么好或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治愈疾病的疗效,就对保健品产生了信任危机[4,5]。

(二)针对中老年保健品认知问题的建议与对策1、在中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时首先看准保健品标识,认准批准文号。

认准保健品包装上的“小蓝帽”标志[6]。

鉴于中老年人有41.54%是在各大商场和18.46%是在杂货店中购买保健品,只有61.54%的中老年人是在药店购买保健品。

同时43.14%的中老年人听说多但未亲自遇到保健品上当的情况,甚至有11.11%的中老年人亲身遇到过保健品消费上当的情况,建议中老年人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保健品,避免购买保健品上当的情况的发生。

2、购买过保健品的中老年人中只有19.79%定时服用保健品,不定时服用会造成保健品中的有效成分在体内不能保持对身体保健效果的含量进而无法产生对身体保健的功效。

中老年人在购买过保健品后要定时服用以达到预期的功效。

另一方面,保健品的功效确实很难说清楚,因为保健到什么程度算有效没有一个标准,因此有必要对消费者们进行保健品知识的宣传,一些老年组织如社区居委会、老年大学、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积极开展各类专题讲座,邀请专家或者医师药师针对如何提高老年人保健品认知度展开实质性的讲座,如怎样区分真假产品、如何看待保健品功效以及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品等等[7]。

同时影响中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首要因素是功效,保健品商家应该从源头做起杜绝虚假宣传的情况。

对保健品进行真实的宣传,不能误导消费者认为保健品和药品没有区别。

在宣传广告或是宣传讲座上可以进行一些保健品常识的宣传,对功效进行一些通俗易懂的讲解,避免进行一味空洞的宣传。

3、保健品属于高需求弹性的的商品,中老年消费者普遍认为保健品价格偏高。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影响中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品功效、价格、受欢迎程度、包装这几个影响因素中价格位居第二。

另外影响中老年消费者未购买保健品有20.95%的表示经济实力有限。

保健品商家应该适当降低保健品的价格,既能够给中老年消费者带来实惠,也会给保健品商家带来更多的销量。

如果保健品物美价廉还能给保健品牌塑造良好的形象,给保健品商家带来无形的利益,为商家发掘潜在的消费群体。

4、相关监管机构应该完善监管体系,规范保健品广告的宣传内容,严格审核经营主体资格,杜绝假冒中老年保健品进入市场,对保健品商品明码标价。

对于含有药食同源中药材产品的保健品和中成药这类界定不清的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企业给消费者混淆保健品与药品的概念。

加强与药监局、卫生局等部门的合作,增强监管力度。

正确引导人们对保健品的正确认识和消费。

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市场环境氛围,使保健品行业发展步入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8]。

【总结与展望】老龄化的时代已经正式来临,在“花钱买健康”观念的影响下,保健品消费势头强劲。

我国中老年人庞大的基数给保健品消费带来了可观的市场。

同时中老年人作为保健品知识缺乏的弱势群体应引起极大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各市县城乡中老年人进行调查,对他们保健类消费品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和研究,反映出中老年人保健类消费品认知水平较低的现状,再通过对此现象的分析和对引发此现象的原因进行思考和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对策,其中包含了对中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品和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商家营销的建议和相关监管组织应该采取的措施。

希望通过上述调查与分析,能够引起中老年人、商家和相关监管机构的重视,提升中老年人保健类消费品的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1]卫文.保健品和药品有什么区别[J].家庭医学,2005,(15):5[2]王克军.厘清保健食品与药品需双管齐下[N].中国医药报,2009-07-30.第A8版[3]龚志诚.药品不可与保健品混用[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6,(12):60[4]吴澎,王明林.我国保健食品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2):38-39[5]王媛媛.我国中小型保健品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J],2010,(10):18-19[6]王文文.保健品如何辨别真假?看是否有小蓝帽标志[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6,(9):49[7]孙玉娟,张会玲,张琳北.保健品行业的规范管理问题[N].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93-196[8]臧允浩.保健品监管将何去何从[J].食品界,2015,(6):23-25中老年人保健类消费品认知调查48.37%51.63% 第2题您的年龄段: [单选题]39.87%16.99%22.22%12.42%8.5%第3题您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 [单选题]13.07%37.91%34.64%13.07%1.31%10.46%16.34%21.57%9.15%4.58%37.91%1.96%17.65%48.37%22.22%9.8%76.47%13.07%9.15%0.65%0.65% 第7题您是否了解保健品知识? [单选题]32.03%56.21%10.46%1.31%9.15%69.93%15.69%5.23%171 12.42%252 18.3%441 32.03%504 36.6%0.65% 第10题您购买保健品最关注哪类功能 [单选题]37.25%16.34%32.68%8.5%5.23%第11题您对保健品的价格感觉怎么样 [单选题]45.75%15.69%28.76%1.96%7.84% 第12题影响您购买保健品主要的影响因素依次是什么 [排序题]47.69%16.15%40.77%36.15%8.46%15.38%12.31%41.54%18.46%61.54%5.38%4.62%3.85%9.23%3.85%9.23%13.85% 第15题您觉得保健品功效如何 [单选题]14.85%63.37%10.89%10.89% 第16题哪些因素导致您没有购买保健品 [多选题]36.19%20.95%13.33%37.14%6.67%10.48%3.92% 22.88% 64.05% 8.5%0.65%11.11% 43.14% 30.72% 14.38% 0.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