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概论讲义(6)2013-2014第一学期祁欢第五章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第一节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的概念贸易政策的次优选择一、关贸总协定(GATT)的产生(一)国际贸易组织(ITO)的破产(二)GATT的产生二、GATT的基本内容三、GATT的法律地位(一)临时生效,根据《临时适用议定书》而成立(二)国际协定,而非国际组织第二节WTO多边贸易体制一、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成果(一)GATT的多边谈判GATT主持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从第五轮开始有名字)第一轮在日内瓦举行第二轮在安纳西举行第三轮在托奎举行第四轮在日内瓦举行第五轮狄龙回合第六轮肯尼迪回合第七轮东京回合第八轮乌拉圭回合(二)乌拉圭回合谈判主要成果二、世界贸易组织机构体制(一)WTO的产生、宗旨和职能1.产生并非乌拉圭回合谈判议题倡议的提出和产生的原因2.WTO宗旨是GATT宗旨的再版和补充服务贸易问题;保护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发展贸易的特殊问题3.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建立世贸组织协定》第3条)制定规则,执行规则,政策审议(监督),争端解决(二)WTO成员、组织机构和决策方式1.成员分为创始成员和加入成员2.组织机构(《建立世贸组织协定》第4条)按照WTO协议的规定,世界贸易组织设有部长级会议、总理事会、专门理事会、委员会、总干事、秘书处等机构。
(1)部长级会议。
它是世界贸易组织最高决策机构,由WTO所有成员的代表组成,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
(2)总理事会。
它是WTO常设执行机构。
由所有成员的代表组成,在部长级会议闭会期间履行部长会议的职能,并执行《建立世贸组织协议》授予的职能,如WTO争端解决机构和贸易政策评审机构。
(3)总干事和秘书处。
世贸组织下设秘书处,由部长级会议任命的总干事领导,秘书处的其他职员由总干事任命。
3.决策方式(三)WTO的法律地位(《建立世贸组织协定》第8条)1.具有完全的法律人格2.永久的国际组织,每个成员向世贸组织提供为履行其职责所必需的特权与豁免三、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法律体系(一)法律框架《建立WTO协议》(共16条,结构、决策、成员资格、加入和生效等)A 多边货物贸易协议4 附1 B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个 C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PIPS)附附2 《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谅解》(DSU)件附3 《贸易政策审查机制》(TPTM)附4 诸边贸易协定(PTAS)民用航空器协议政府采购协议国际牛肉协议1997-12-31国际奶制品协议终止附件1A包括13个多边货物贸易协议《1994年关贸总协定》(GATT1994)《农业协议》《实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纺织品与服装贸易协议》(已失效)《技术贸易壁垒协议》(TBT)《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关于实施GATT1994第6条的协议》(《反倾销协议》)《关于实施GATT1994第7条的协议》(《海关估价协议》)《装船前检验协议》《原产地规则协议》《进口许可程序协议》《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ASCM)《保障措施协议》GATT1994内容(1)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947)的各项规定(临时适用议定书除外);(2)《建立WTO协议》生效前,在GATT1947下生效的有关法律文件,包括与关税减让相关的议定书、加入议定书、关于豁免的决定,以及缔约方全体的其他决定;(3)1994年达成的对一些条款的谅解,例如关于No.2(1)b的谅解;关于No.17 的谅解;关于No.24的谅解等;(4) 1994年关贸总协定马拉喀什议定书,对各成员的关税削减所作的安排(二)WTO规则与GATT的关系WTO体制不是GATT体制的另起炉灶,相反,它是后者的继承和发展。
1.继承(1)以GATT宗旨为宗旨;(2)吸收了GATT1947的全部条款和达成的法律文件,且以GATT的原则、规则为其调整国际贸易各领域规则的基础;(3)对GATT缔约方的继承2.发展(1)法律地位的明确正式化(2)组织机构的健全规范化(3)对GATT原有调整领域的扩大WTO管辖范围包括货物贸易、服务业的国际交换、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4)法律义务的统一性与强制性** 取消祖父条款、多边贸易协定全盘接受、取消灰色区域、收紧解除义务法网第三节GATT1994基本原则及其例外一、GATT1994基本原则GATT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合并构成非歧视原则,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石。
(一)最惠国待遇原则(GATT第1条)1.实质:GATT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本质是要求一成员给予另一国家在进出口货物方面的好处应该相应地给予所有其他成员类似的进出口货物,不得在贸易伙伴之间造成对进出口货物的歧视待遇。
2.适用范围:进出口关税;与进出口有关的各种费用;征收上述税费的方法;与进出口有关的规章手续;国内税费与规章3.特点:多边化、制度化、无条件4.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1)区域经济安排,如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可能最后导致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的临时协议或安排;(2)其他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优惠安排和南南合作计划—普惠制(二)国民待遇原则(GATT第3条)1.实质:国民待遇原则是GATT非歧视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一旦外国产品进口后,不应在国内税和国内规章的执行上实行内外有别,歧视外国商品。
2.GATT第3条包含了三条基本原则一成员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成员时,不能以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进口产品征收高于对本国同类产品征收的国内税或国内费用(第2款第1句)一成员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成员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分销、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规章方面所享有的待遇,不应低于同类的本国产品所享有的待遇(第4款)国内税和国内费用,影响产品在国内销售、分销、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以及对产品的混合、加工或使用须符合特定数量或比例要求的国内数量限制条例,在对进口产品或本国产品实施时,不应用来对国内生产提供保护(第1款、第2款第2句)3.国民待遇原则的例外(1)政府采购(2)政府对国内生产者的特殊补贴,但在WTO《反补贴协议》的约束下(三)削减关税和约束关税原则(GATT1994第2条)(四)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1.取消进出口的数量限制是一般原则(GATT1994第11条第1款)2.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例外(1)普遍禁止的例外(GATT1994第11条第2款)(2)为保障国际收支平衡实施的进口数量限制(GATT1994第12条第1款)(3)保障措施(GATT1994第19条,WTO《保障措施协议》)3.实施数量限制时,也要实行“非歧视管理”(GATT1994第13条)(五)权利义务平衡,合理期待原则二、GATT1994例外条款(一)一般例外(GATT1994第20条)GATT第20条引言规定,“本协定的规定不得解释为禁止成员采用或加强以下措施,但对情况相同的各国,实施的措施不得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歧视,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GATT第20条第1项规定,任何成员均可采取或强化以下措施:a.缔约方采取的为维护公共道德所必需的措施;b.为保障人民、动植物生命健康所必需的措施;c.有关输出或输入黄金或白银的措施;d.为保证与本协定无抵触的法规、条例的执行所必需的措施;e.有关监狱劳动产品的措施;f.为保护本国具有艺术、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文物而采取的措施;g.为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h.为履行国际商品协定的义务而采取的措施;i.为保证国内加工工业对相关原料的基本需要而采取的限制出口措施;j.因普遍或局部供应不足,为获取或分配产品而必须采取的措施。
不受关贸总协定的阻碍。
(二)安全例外(GATT1994第21条)1.根据国家基本安全利益不能公布的资料;2.基于保护国家基本安全利益的需要对下列事项采取其认为必需的行动:(1)裂变材料或提炼裂变材料的原料;(2)武器、弹药和军火贸易或直接和间接供军事机构用的其他物品或原料的贸易;(3)战时或国际关系中的其他紧急情况;(三)边境贸易的例外三、GATT1994对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待遇(一)GATT第18条(二)GATT第四部分及授权条款,毕业原则(三)普惠制(四)乌拉圭回合谈判成果的过渡性安排(最不发达国家、最佳努力条款)第四节WTO货物贸易规则之二—约束非关税措施的专项协议一、多边货物贸易的其他协议(一)12个协议,还有一个已经到期1.《农业协议》2.《实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3.《纺织品与服装贸易协议》(1995-1-1—2005-1-1,但对中国延长适用至2008-12-31,成为中国加入条款和条件的一部分)4.《技术贸易壁垒协议》(TBT)5.《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TRIMsNo.2和附件)被禁止使用的投资措施包括:③进口用汇限制;④国内销售要求6.《关于实施GATT1994第6条的协议》(《反倾销协议》)7.《关于实施GATT1994第7条的协议》(《海关估价协议》)8.《装船前检验协议》9.《原产地规则协议》10.《进口许可程序协议》11.《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ASCM)12.《保障措施协议》二、贸易救济措施“两反一保”,反倾销和反补贴针对的是价格歧视,保障措施针对的是进口激增;“双反”指的是同时提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一)WTO《反倾销协议》1.基本要件(1)倾销的确定①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价值确定的三种方法:A.出口国国内销售价格B.出口国向第三国正常贸易中的出口价格C.结构价格②对于非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使用替代国价格(2)损害的确定:实质损害、实质损害威胁和产业建立受阻(3)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反倾销措施(1)临时措施①征收临时反倾销税②现金保证金或保函(2)最终反倾销措施:征收反倾销税3.价格承诺(二)WTO《反补贴协议》1.补贴的定义(1)补贴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提供(2)政府提供了财政资助或任何形式的收入或价格支持(3)补贴使产业或企业得到利益2.只约束专向性补贴企业专向性、产业专向性、地区专向性和禁止性补贴3.补贴的分类(1)禁止性补贴(“红灯补贴),如出口补贴、进口替代补贴(2)可诉补贴(“黄灯补贴)(3)不可诉补贴(“绿灯补贴),包括:①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②符合特定要求的专向性补贴,如研究和开发补贴,贫困地区补贴,环保补贴。
不可诉补贴属于临时安排,根据SCM协议第31条规定,有关不可诉补贴的规定临时适用5年。
自2000年1月1日起,不可诉补贴已经不符存在。
4.反补贴措施(1)临时反补贴措施(2)反补贴措施(3)承诺:分为出口国政府和出口商(三)保障措施及WTO《保障措施协议》1.实施保障措施的条件(1)进口激增包括绝对增长和相对增长(2)进口激增的原因包括不可预见的情况和成员方履行WTO义务的结果(3)进口激增的后果:严重损害和严重损害威胁(4)进口激增与严重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5)实施保障措施必须非歧视2.保障措施的实施(1)救济方式临时措施:提高关税保障措施:提高关税和纯粹数量限制、关税配额(2)期限限制:4年,全部实施期限(包括临时措施)不超过8年(3)非歧视地实施保障措施(4)贸易损失补偿(5)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4.采取保障措施的程序(1)立案和调查(2)通知(3)协商(4)临时措施针对中国的特殊保障措施(12年)第五节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一、《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国际服务贸易的范围1.跨境提供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移动** GATS适用于各成员为影响服务贸易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也包括影响基于商业目的所提供服务的政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