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谈养生之道
------健康长寿靠自己
资料来源:钟南山讲话配乐:莫扎特第40交响乐PPS编辑制作:张艺全于广州2011年11月
钟南山院士首次公开
“养生经”
•不熬夜(晚上11点30分前睡觉,早晨7点起床)、午睡(休息半小时),每顿必吃蔬果,
•不挑食,少吃油炸油腻食物和动物脂肪,不抽烟、不喝酒,
运动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今年已经70多岁了,然而穿起西装的身板仍然笔挺得像个年轻小伙子。
•他很忙,但运动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甚至把跑步机摆到了床边,
•再忙,也要在上面跑上10分钟。
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
轻伤就要下火线
•2005年,他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打击:
长年的劳累使他出现了小面积的心肌梗塞,然而他却从这次挫折中领悟了另一种人生的道理: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轻伤就要下火线…… 他,就是著名的呼吸道疾病专家、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遗传是内因,它所起的作用约占15%;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医疗条件和
生活方式都属于外因,
其中生活方式
所产生的影响
占的比例最大,
约占65%左右。
他对“工作在第一线、忙事业而忽视健康的朋友们”语重心长地说:•“在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中,遗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唯有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因此,
我们应记住: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健康长寿靠自己”。
“生理年龄”是指我们实际的年龄。
“自然年龄”是指身体功能和形态所表现的年龄。
•在中国,高收入人群老得特别快,30~50岁人,其自然年龄往往比生理年龄早10~13年。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和无
规律的生活就是催人衰老的“杀手。
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按世界卫生组织总结的标准,健康有四大基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钟南山院士认为,应该再加一个“早防早治”。
在所有“健康基石”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多成功人士最难做到的。
要达到心理平衡,必须善于对待挫折•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挫折,有句名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的挫折,
•因祸得福,乐极生悲!
过度劳累,患上心肌梗塞
因祸得福,深知健康养生重要
•7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深有感触地说: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的身体很棒,
2003年抗击非典战役中,
我们几乎是不分昼夜的工作,
仗着自己身体“底子好”,
我并没有太在意。
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工作,于2005年8月24日凌晨,在睡梦中突然觉得心脏不舒服,胸闷,有点呼吸困难,
家人连忙把我送进了医院。
一检查,原来心脏发生了小面积的
心肌梗塞,幸亏发现得早,我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很快就康复了。
因祸得福,这次意外给我敲响了警钟,使我深刻体会到健康养生的重要”。
在所有“健康基石”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多中老年朋友最难做到的。
最使人短命的是:
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
•这些不良情绪包括了忧虑、
惧怕、贪求、怯懦、愤怒……”
忧郁、焦虑的不良心情,
大大降低了对癌症的抵御能力。
我们人体每天都会产生3000多个癌细胞
但为什么不是人人都会得癌症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身体里面
有一种“自然杀伤细胞”,
它们的职责就是专门攻击、消灭癌细胞。
有研究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
如果一个人整天情绪低落
“自然杀伤癌细胞”的威力就会下降20%以上
多吃粗粮和蔬菜,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控制肉类和蔬菜的比例,
以预防直肠癌和结肠癌
在中国的高发。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运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过度运动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英国曾对1645名中老年人
做过4年以上的前瞻性研究,
结果发现:每周步行4小时的人
比那些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的人,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低60%,
病死率低70%。
学会享受生活中的三种“快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
学会“自得其乐”•生活要有目标和爱好,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者”。
•如果我们能沉浸在工作与生活爱好中,那么我们就能忘却周围很多外来的烦恼,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世界当中,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成绩,这就是自得其乐。
“知足常乐、助人为乐”
•要知足常乐,必须学点中国革命史,深刻领会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想到我国和世界还有不少失学儿童和贫困人口,参与力所能及的捐款和救助,助人为乐、功德无量。
钟南山院士倡导的健康的生活方式•(1)不熬夜(晚上11点30分前睡觉,早晨7点起床)、午睡(休息半小时)、每顿必吃蔬果,不挑食,少吃油炸油腻食物和动物脂肪,不抽烟、不喝酒,跑步机摆在床边,再忙也要运动。
•
•
祝中老年朋友
•吉祥如意健康长寿•转发亲朋好友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