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转化措施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转化措施

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摘要:本文针对中学的物理教学工作,简要分析了其中学困生落后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学困生进行转化的相应措施建议,以期对中学物理教学效果的改进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中学物理学困生转化措施
物理学科知识严密,概念规律较为抽象,加之我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受家庭和环境影响出现了一些学习难以入门、成绩落后的学困生。

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要做好对学困生的转化。

为此,本文专门针对本校物理学科学困生成绩落后的原因和相关的转化措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学困生成绩落后的原因分析
通过从教十余年来的一些调查和了解,总结出这些学困生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学困生学习态度普遍比较消极,很难产生对物理的兴趣
少数意志薄弱者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就降低了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甚至有一些学生产生了厌恶心理,把学习当作了包袱,并通过抄袭作业来应付功课。

2.后进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物理的自信
长期的成绩落后,致使部分学困生产生轻视自己的消极情绪,觉得自己被人瞧不起,怕见老师和同学,意志较为消沉。

缺乏了足够的自信,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

3.学困生往往对学习方法掌握不当,并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造成其学习效率比较低
落后的学习基础使得学困生不但在物理知识的把握和积累上存在较多问题,还导致其缺乏较为有效的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即便其付出一定的学习努力之后,收获的学习效果却往往欠佳,从而也会对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产生负面的影响。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容易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
任意地拔高教学要求,增大知识容量,使大部分学生无法达标,严重挫伤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物理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措施建议
结合上述几点学困生厌学的原因,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物理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工作的感悟。

1.要注意培养学困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当代杰出的教育心理家布鲁纳在回答教师“怎样教”这个问题时指出:“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

“从长期的目标出发,在应用知识、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对学科的兴趣”。

这就告诉我们:教学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因此,教师在学困生转化中,要注意课堂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新奇的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参照物”一节时,讲述一段资料:“一战期间,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

”通过
类似这样一些示例的讲解,往往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兴趣。

2.对学困生多加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不喜欢被他人赞美和肯定,尤其是对于平时很难有机会得到赞美的学困生来说就更加可贵了。

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发现和赞扬学困生的优点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比如我们班有一女生平时不爱与人交往,学习成绩不达标,自卑心理比较强,但其体育成绩很好,结合这一点以及在校运动会中的出色表现在班里大肆表扬并选举其为体育之星,从而大大提高了她的自信心,其学习成绩也随之大有进步。

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事迹介绍来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

比如爱因斯坦读小学时除了物理外其他功课成绩都很糟糕,曾被同学戏称为“憨直农夫”,但是经过他自己的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伟大的物理学家。

通过这个事迹可以告诉我们通过自己努力也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来打消他们的顾虑,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帮助学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学困生的转化还要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改善他们的心理品质。

有些学生物理成绩上不去,很大的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得当。

对此,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中,首先对学生学习物理的规律作出具体指导,使学困生尽快地纠正不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要求学生学会听课,勤记笔记。

记笔记则可以较好地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并能对课本知识系统化以
便指导今后的复习。

4.结合学生各自的学习特点来确定讲授内容
鉴于中学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对
教材内容不能盲目地拔高。

如“摩擦力”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专门补充讲授了“静摩擦力”的概念,结果却干扰了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得不偿失。

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来说,主要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物理最基本的知识内容,过难的内容反而容易对其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造成打击。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学教育中的一个广泛而又重要的课题。

而在物理教学中,学困生的落后又有其特殊的一些原因。

本文针对这些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在中学物理教学效果的改进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史朝生.对初中物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j].都市家教.创新教育.2009.(4):68.
作者单位:滨州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