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需求的因素:1.收入2.相关物品的价格(互补品、替代品)3.消费嗜好4.人们的预期。
无差异曲线的条件:1.消费者消费过程中的偏好的完全性(>,=,<)2.消费偏好的可传递性A>B,B>C得出A>C.3。
消费偏好的非饱和性。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1.有许多的买者和卖者,规模大小都一样,这些厂商都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
2.产品是完全一样的同质的。
3企业可以自由的进入和退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4.生产者和消费者信息是完全的。
(农产品,粮食市场比较接近)。
价格管制的方法:1.投资回报率管制2.拉姆士定价
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1.(Ed>1)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提高总收益,提价减少总收益,总收益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2.(Ed<1)缺乏弹性商品提价提高总收益,降价减少总收益,总收益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3(Ed=1)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价提价都不影响总收益。
外部性办法:1.行政法律手段2.引导3征税4补贴5完善产权交易市场
市场结构:
市场类型厂商数目产品替代性进出难易接近的市场
完全竞争大量同质的完全自由,很容易一些农产品
垄断竞争很多不同质自由进入,较容易一些轻工产
品、零售业
寡头垄断几个同或不同质比较困难钢汽车石油
完全垄断唯一无替代品很困难,几乎不可能公用事业水电垄断产生的原因:1.厂商生产过程中控制了全部资源。
2政府方面的原因政
府的特许权。
3.对关键技术的控制(传男不传女,祖传秘方)4.自然垄断。
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
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1.垄断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垄断超额利润的存在说明在该行业中资源配置太少。
为了追求和维护垄断地位而花费的代价是一种纯粹的浪费是社会的净损失。
这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被概括为所谓的寻租。
政府对付垄断的办法包括限制垄断价格和反垄断法等。
2.外部影响是造成市场机制低效率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从社会的角度看,私人生活的水平在存在好的外部影响时往往太低,而存在坏的外部影响时又往往过高。
对付外部影响通常有三个办法,一是税收和补贴;二是企业合并;三是明确财产权。
最后这个办法的依据是“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而且交易成本很小,则无论把财产权赋予谁,市场都是有效率的;但是这一办法存在很多问题。
3.市场机制主要是在私人物品的场合起作用,而不适用于公共物品。
由于在公共物品场合存在着免费乘车之类的现象,市场机制提供的产品数量往往太少。
因此政府有必要承担起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4.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常常存在着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在此情况下,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市场机制本身只能够解决一部分信息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以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和正确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
价格政策:管制性政策、调节性政策、指导性政策、服务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