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题】2018年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公共基础试题法律真题汇编

【真题】2018年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公共基础试题法律真题汇编

2018年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公共基础试题法律真题汇编1.根据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

A.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B.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C.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D.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答案:C解析:C。

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C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职权。

故本题答案选C。

2.我国政府机构与立法机构的关系是( )。

A.并行关系B.平等关系C.从属关系D.业务关系答案:C解析:C。

解析: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各级政府都由各级的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

因此,它们是从属关系。

故本题答案选C。

3.下列行为中,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

A.李某发现丁某与自己的妻子通奸,遂当场将丁某打成重伤B.精神病人赵某拿刀捅向张某,被张某一脚踢飞,致其死亡C.王某知道付某意图杀害自己,在付某从商店购买匕首返回途中,先下手将付某杀害D.钱某携巨款赶路,唐某紧跟其身后,钱某以为唐某图谋不轨,遂将唐某打伤。

后查明,唐某因家中孩子生病,急于回家照顾答案:B解析: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C两项的行为都属于故意犯罪,D项属于假想防卫。

故本题答案选B。

4.小雨在华新商场(霓所有限公司生产)购买新品电视机一台,邀请好友小雪一起看电视剧,在观看过程中,电视机出现漏电、闪屏等现象,随即发生火灾,将小雨、小雪烧伤,小雨花费医药费20000元,小雪花费医药费30000元,关于医药费的承担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公平责任原则,两人应各自承担自己的损失。

B、该损失应当由华新商场和霓所有限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华新商场应承担过错推定责任D、小雪有权利要求小雨对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答案:B解析:B 知识点: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责任由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

产品缺陷致人损害,产品生产者与销售者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即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B选项正确,A选项、D选项错误。

产品质量责任中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无过错责任,C 选项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B。

5.下列不属于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是( )。

A、无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责任原则C、过错推定责任原则D、公平责任原则答案:C解析:C 考点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规则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为过错责任的特殊形式。

本题答案为C。

6.甲没有支付应于2016年1月1日付清的乙的房租,乙因在国外忙于事务一直未向甲主张权利。

2016年6月1日乙回国想起甲还没有还钱,遂给乙发了一封要求还钱的电子邮件并于当天到达乙的邮箱。

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截止时间是( )。

A.2017年1月1日B.2017年3月1日C.2018年1月1日D.2017年6月1日答案:D解析:D。

第1步,延付或拒付租金适用短期1年的诉讼时效。

第2步,2016年1月1日应付清租金而未付,则权利人从这一天起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正常情况下诉讼时效应当截止到2017年1月1日。

第3步,权利人乙于2016年6月1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主张权利,则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诉讼时效中断,但甲当天并未支付租金,所以诉讼时效应当重新开始计算,即从2016年6月1日起算,截止到2017年6月1日。

故答案选择D选项。

7.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答案:A解析:A。

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逐级行文,一般不允许越级行文,故本题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多级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同时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机关和更高一级的上级领导机关行文或领导机关同时向所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下级机关行文,为加快公文传递,必要时可采取多级行文的方式。

直接行文是指直接向公文受理机关行文。

故本题A选项正确。

8.“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的重要性。

A.提升司法公信力B.确保立法科学性C.完善监督制度D.防止权力滥用答案:A解析:A。

解析:题目中重点在强调审判的重要性,而审判是司法重要环节。

培根的这段话揭示了司法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和社会作用。

司法的直接意义在于解决社会纠纷,没有司法这种手段,社会纠纷可能会无限发酵,这样就会造成社会动荡。

司法作为一道防线,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把严重的社会矛盾转化成单个的判决,在一定程度上把社会矛盾给瓦解了,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扩大化和集中化,这是司法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故本题答案为A。

9.甲准备杀死乙,在携带凶器去往乙家的路上遇到联防人员检查,因害怕返回家中。

甲的行为属于( )。

A.杀人中止B.杀人未遂C.杀人预备D.不构成犯罪答案:A解析:A。

本题严格意义应为犯罪中止。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本题中甲因害怕而返回家中,自动放弃犯罪,故认定甲为犯罪中止。

本题答案为A。

【考点】法律刑法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10.(单选)老王想要为朋友老李的借款合同提供担保,那么他能够选择设定抵押的物品为( )。

A.自家孩子上学的幼儿园B.暂时被法院查封的车子C.有归属权争议的祖传花瓶D.自家房子答案:D解析:D。

解析: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下列财产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权;(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因此,老王可以选择自家房子进行抵押。

11.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个表述是正确的?( )A.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科学研究的自由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艺术创作的自由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出版著作的自由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答案:C解析:C。

解析:根据《刑法》第五十四条:“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故C选项正确。

【考点】法律刑法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12.法的效力不包括( )。

A.时间效力B.空间效力C.对人的效力D.对物的效力答案:D解析:D。

解析:法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作为表现国家意志的指令对主体行为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性,这种约束力不以行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并以国家强制力为最终保障手段。

法律的效力即法律对哪些人,在什么空间、时间范围内有效。

一般认为,法律效力包括对人的效力、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三个方面。

故本题答案选D。

13.《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由山东省十一届人大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并通过,该《办法》属于( )。

A.法律B.地方性法规C.规章D.规范性文件答案:B解析:B。

解析: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是地方性法规。

A项,法律的制定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项,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各部门,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是地方人民政府。

题干中山东省人大制定的是地方性法规。

故本题答案选B。

14.下列权利中不属于宪法明确规定的基本权利的是( )。

A.平等权B.劳动权C.生育权D.受教育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