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组车票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课程名称: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院系: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05月12日目录1.引言 (1)1.1 编写目的 (1)1.2 项目背景 (1)1.3 定义 (1)1.4 参考资料 (1)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1)2.1 要求 (1)2.2 目标 (2)2.3 条件、假定和限制 (2)2.4 可行性研究方法 (2)2.5 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2)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2)3.1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3)3.2 工作负荷 (3)3.3 设备 (3)3.4 局限性 (3)4.建议选择的系统方案描述 (3)4.1 系统简要描述 (4)4.2 处理流程与数据流程 (4)4.3 与现有系统比较 (4)4.4 采用建议系统的影响 (4)5.投资、成本及效益分析 (4)6.技术分析评价 (5)7.社会、法律因素方面的可能性 (6)7.1 法律因素 (6)7.2 用户使用可行性 (6)8.结论及其他 (6)1.引言1.1 编写目的此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为了对现行的车票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建设现代化的车票管理系统。
经过对此项目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初拟系统实现报告,对项目开发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及合理安排。
同时明确开发风险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本文档的读者为参与开发的所有设计人员以及系统的最终用户。
1.2 项目背景软件的名称:车票管理系统提出者:XXX客运公司开发人员:XXX小组使用单位:XXX汽车客运中心项目与其他软件、系统的关系:本系统采用B/S原理,主要采用Eclipse软件来开发,采用SQL Server为开发软件的数据库服务程序,主要在Windows 2000 Sever上运行。
1.3 定义SQL:全称是Structure Query Language,中文名称是结构化查询语言。
JDBC:全称是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Standard,中文意思是Java数据库连接的标准。
J2EE:全称是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中文意思是Java 2企业版。
JSP:全称是Java Server Page,中文意思是Java服务页面。
1.4 参考资料[1]郑人杰、马素霞、殷人昆《软件工程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3[2]李发致《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3]史嘉权《数据库系统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1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1 要求主要功能:为乘客提供车票订购服务,方便客运的售票工作,提高客运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性能要求:界面友好、操作简洁、系统运行稳定、可移植性好、适应性强。
输入要求:数据完整、详实。
输出要求:简捷、快速、实时。
安全与保密要求:只有系统管理员享有对数据库的管理与更新,售票员和订票用户只享有对票务信息数据库的部分读取功能。
数据库系统可自动及时的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还有出错警报,让系统管理员能及时的了解和处理。
在联接互联网时,还可以防止互联网中病毒的入侵和黑客的恶意攻击。
总之,该系统有着相当安全的保护措施。
完成期限:预计3个月,即截止2011年7月10日。
2.2 目标系统实现后,能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网络资源,大大提高车站的服务效率,降低售票过程中的错误发生率,减少信息交流的烦琐过程及其带来的开销,实现了人力与设备费用的节省。
2.3 条件、假定和限制建议软件寿命:5年经费来源:XXX客运公司硬件条件:服务器SUN工作站,终端为PC机。
运行环境:Windows 2000 Server数据库:SQL Server 2000投入运行最迟时间:2011/07/312.4 可行性研究方法可行性研究方法包括:①购票过程亲身体验,②售票流程初步调查,③选择相关文献调查。
2.5 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1、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效益>成本。
2、技术可行:现有技术可完全承担开发任务。
3、操作可行:软件能被原有工作人员快速接受。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3.1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上图为现有系统框架图,现有系统大都基于C/S结构,使得乘客到售票窗口查询目的站或车次的车票信息,包括有无票、上车时间、票价等情况,售票员操作系统进行检索,给出具体信息,乘客提出购买请求,售票员即进行票据打印与现金结算,乘客到指定检票口候车,准备搭乘要乘的车辆。
分析:现行系统操作界面欠友好,售票员长时间面对屏幕,易产生厌烦心理,影响服务质量与效率,而乘客也会因此无法按时购买到车票,从而影响发车的紧凑性与连续性,降低发车效率,造成旅客候车时间过长,滋生不满情绪,减低满意率。
3.2 工作负荷由于列车业务的增长和旅客对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现有系统已经不能业务发展的需求。
3.3 设备由于业务增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有设备不满足业务要求,急需对设备进行升级。
3.4 局限性技术的过于陈旧,人员工作负荷大,系统维护及费用支出巨大,人员与设备技术含量低等一系列缺点,所有这些都明确了需要一个新的适应新的信息化时代的高科技的系统,所以开发这样一个系统还是很有必要的。
4.建议选择的系统方案描述4.1 系统简要描述上图为建议选择系统方案框架图,此系统为车站实现售票功能而开发,使用Java语言、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等开发工具,使用简便,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兼容性。
结合本项目实际,车站管理水平和复杂程度相对来说还是可以分析清楚的,经系统分析,可以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易于理解、易于操作、易于维护的数据库和操作系统。
Eclipse与SQL Server 2000的结合比较容易的打造出较为完美的该管理系统。
Windows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本系统良好的安全设置,可以使其内部员工在系统实施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很快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
4.2 处理流程与数据流程售票员与系统管理员在使用系统前,须凭账号密码登陆,从而可对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信息进行统计,防止出现利用工作之便进行不合规程的操作。
4.3 与现有系统比较界面更人性化、更有效率、更安全。
4.4 采用建议系统的影响系统在现有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基础上开发,对设备和技术投入无影响。
5.投资、成本及效益分析(1)成本支出基础投资:25万元其他一次性投资:10万元经常性支出:5万元工作人工费用:4万元系统研发费用:6万元支出共计:50万元(2)效益分析因服务质量提高增加旅客量。
工作效率提高,收益增加。
社会效应将是不可估量的。
(3)收益/投资比分析直接收益/投资比约在3:1。
(4)投资回收周期投资回收周期预计2年。
(5)敏感性分析设计系统周期为5年,估计最长可达10年。
处理速度:一般查询速度<3秒。
关键数据查询速度:<2秒。
6.技术分析评价(1)风险分析根据客户对项目的要求及我们对以往的开发经验,该项目开发的主要风险是系统的可维护性。
为了提高该系统的可维护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是,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将系统可能产生的维护问题分散到系统分析、设计、实现等各个阶段,尽可能采用可复用构件的设计实现,从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上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开发成本会提高一些,但今后如果需要更新升级,只需要更新相应的构件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系统维护的成果。
二是,吸收员工参与到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来,使其了解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设计思想,在开发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软件应用技术人员。
当系统交付使用时,他们能够承担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小的改进工作。
(2)资源分析该项目投入经费相对充裕,基本能够满足系统开发所必须的一些软件、硬件、工作环境的要求。
开发该形态需要掌握浏览器技术等多项技术。
多年的专业学习,在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上都具备了有力的保证条件。
(3)技术分析该项目的开发,要具有类似项目的经验。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开发人员以及熟练掌握的各种开发先进技术,完全能够满足该系统开发的需要。
该系统应该没有太多的难点,不过需要开发过程中更多的努力和耐心。
7.社会、法律因素方面的可能性7.1 法律因素该系统的开发不涉及违背国家相关法律和对他人的知识产权构成侵权的问题,也不会涉及第三方的利益,该项目的开发在法律方面没有问题。
7.2 用户使用可行性使用本软件人员要求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人员,系统管理员要求由计算机的专业知识,所有人员都要经过本组员培训。
管理人员也需经一般培训,经过培训,人员将会熟练使用本软件。
用户只要能上网,就能操作本软件。
8.结论及其他经过初步的系统调查,给出了可行性研究报告,还须对现行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弄清楚现行系统运行状况,发现其薄弱环节,或系统的弊端问题,挖掘出要解决的问题实质,以对新系统进行完美扩充,确保新系统比原系统更有效。
由于投资效益比远大于100%,技术、经济、操作都有可行性,可以进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