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排行榜指标分析之科研成果

大学排行榜指标分析之科研成果

大学排行榜指标分析之科研成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这让我们不禁提问,让若干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目前为止,中国有这样的高校吗?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一直没能打造出冲出亚洲,冲出全世界的好大学来?现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中较有权威的有武书连排行榜、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然而不同的排行榜的指标不同其排名也不同。

如中国人民大学排名每年排行根据不同的排行机构会有不同的结果。

什么是高质量大学,国内外无数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对此做过各种评定,大学评价体系的出现让世界高等教育人士均纷纷展开了各种形式的评价。

大学排行榜的出现无疑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重点大学评价体系。

但是许多教育人士又对大学排行这一指标存在许多异议,因此,我们小组拟从选定的几个排行指标入手,分析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对大学排行的价值型导向。

通过相关文献和资料查阅,我们小组确定研究科研成果这一指标,而这一指标又着重强调的是大学教师的科研成果和论文是否被一些重要期刊或杂志所引用,如;《Nature》、《Science》、SCI 、SSCI、CSSCI 、EI。

所以我们小组就从分析这些论文期刊的机构出发,探讨大学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成果指标的意义,分析出在大学排行榜中仅仅通过查看其论文数是否具有代表性?为什么想中国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会提出被引次数这一标准。

这对于大学评价是否有意义?一、Nature & science1、简介:英国的《Nature》杂志和是世界上最具权威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之一。

首创于1869年,它刊载的最新科学信息,经常被世界各地新闻媒体作为最可靠来源而广泛转载,它的科学文献的被引用率位居世界科技类刊物之首。

美国的《Science》杂志首创于1880年,也是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在世界学术界享有盛誉,《Science》具有新闻杂志和学术期刊的双重特点,每周除向世界各地发布有关科学技术和科技政策的重要新闻外,还发表全球科技研究最显著突破的研究论文和报告。

2、作为科研成果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1)学术地位:《Nature》和《Science》刊登的都是富有创新性和高影响力的论文,其发行量和读者的广泛性独一无二。

近代科学的许多重要科学发现,例如X射线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分别发表在1896年和 1953年的《Nature》上,这些重要发现极大地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从而无疑成为许多大学排行榜机构的评价指标内容。

2)权威性:《Nature》在发表的程序过程中,经历了投稿前询问—初次投稿—稿件系列转移—同行评议—决定与修订—确定—正式发表一系列过程,而且作为国外期刊,只有相当具有权威性和专研型的教师才能够有能力去在上边发表文章,有些大学甚至一年都没有一篇期刊能够在上面发表。

虽然《Nature》和《Science》的权威性无可厚非,但是在大学排行中,一篇文献是个人或小组能力的展示和体现,将其列入大学排行中。

对于整个国家而言,这些期刊的发表极大的推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其所具备的社会服务是公立性的。

一个好的大学,应该拥有这种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不断的推进国家人才的培养。

二、SCI和SSCI1、简介:SCI,即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在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简称。

是一部国际性索引,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

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

2、基本功能:1)其索引功能帮助了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即通过文献搜索的办法,方便各地的科技工作者掌握本领域或即将探索领域的研究数据,从而减轻了不必要的劳动,更好地结合现存的数据进行更一步的研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2)通过其引文功能,能很快地看到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引文次数有多少,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

3)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

总之,SCI索引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

3、存在的意义:SCI收录期刊覆盖了国际上大多有重要影响的刊物,集合了各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SCI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学术界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

4、作为大学排行榜指标的意义:1)将其作为了大学排行评价体系指标,涉及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所在的刊物是否被SCI收录,其影响因子的高低是多少这两个方面,这决定了对学者理论和研究评价的标准;2)具有积极的意义,尽管存在了一定局限性,其积极意义将纠正到国内学术界、科学界的裙带之风,门派之风,关系之风,SCI严谨、科学的评价结果,对我国科技工作者是一个重要的鞭策,提高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视野,不再是“闭门造车”;3)同时,在与国际的接轨中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显著的科研成果。

就目前具有更多争议的命题——SCI究竟是否是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尺度之一,依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和刊物发展的情况,这种评价标准有必要进行下去,SCI在我国的长远发展,势必刮起一股学术正风,对我国科教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

SSCI,即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SCI的姊妹篇,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

SSCI收录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

同时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内容。

由于SCI和SSCI属姊妹篇,这里将不再进行进一步阐述。

三、CSSCI一)简介CSSCI(中文社会科学英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

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

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现已开发的CSSCI(1998—2006年)9年数据,来源文献近63万余篇,引文文献409余万篇。

CSSCI索引的文献来自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确定的选刊原则和方法遴选并报教育部批准的来源期刊。

来源期刊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总次数等数量指标与各学科专家意见而确定的。

确定之后,每年根据期刊质量的情况,增删、调整有关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中科院等众多单位包库使用,并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二)作为科研成果评价的依据:1、期刊本身1) CSSCI的来源期刊或来源文献不仅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而且包括欧美等各国出版的中文社科学术期刊;2)来源期刊的比例是随着对学术期刊的权威认证以及对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考虑的,更科学的分析确定的;3)来源广泛、设计学科体系较多:截止2010—2011年,学科分类共25类、来源期刊527种。

2、评定机制1)评定原则:CSSCI来源期刊的评定不是按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评定的,而是按引文量、影响因素、专家意见等评定的,只要具有正式刊号,又是学术性的期刊,则不论其行政级别都可参加评选。

2)机构:CSSCI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个全国性的“CSSCI咨询委员会”(2005年改名为“CSSCI指导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17家委员单位和技术专家组成,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温州师范学院、南京大学等。

作为委员单位的代表既有某个学科背景,大多又有科研管理经验。

指导委员会是学术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和修改指导委员会章程;审议中心中长期研究发展规划;指导中心CSSCI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审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审核CSSCI重大新闻发布内容;协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领域的全国性重大学术活动。

3、为社科成果评价提供了创新性评定的客观依据;学术评价的形式很多,但其中都是为了把学术性强的成果评选出来,那么,学术创新是学术评价的最高标准。

当然,评价学术成果的创新性是很复杂的,特别是对哲学社会科研成果的评价更是这样,不同的专家对同一成果的学术性又不同的评价,而cssci在应用率方面给学术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影响:1)基于系统刊物的代表性、相关性、类集性等综合考虑,cssci教育类核心期刊作为高校教育科研实力评价依据最为合理。

[出自:cssci、chssc、与gcjc 教育类核心期刊载文量排序的相关性分析——基于2008年高校发文量排名的实证研究、周献,刘志民,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95]2)参照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选用期刊占世界科技期刊总量的比例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选用期刊占我国科技期刊总量的比例,结合我国社科期刊出版发行的情况,确定CSSCI的来源期刊数量占我国正式刊行的社科期刊总数的8-15%。

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中科院等众多单位包库使用,并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我们对相应期刊的分析,是从各自定义出发,针对其特点、影响和存在价值做以相应的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