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白石毛料

蛋白石毛料

地下蛋白石雪青色淡蓝色白色原石玉石原料毛料
蛋白石简介
蛋白石是天然的硬化的二氧化硅胶凝体,含5-10%的水分。

蛋白石与多数宝石不同,属于非晶质,蛋
白石在矿物学中属蛋白石类是一种含水的非晶质的二氧化硅。

蛋白石作为宝石,英文名为opal,中文音译为欧珀。

蛋白石是二氧化硅[1]的水合物,成分为SiO2•nH2O,
是非晶质结构,所以无一定的外形,断口为贝壳状,主要是二氧化硅的胶体沉淀形成的,如果沉淀在生物遗骸中,则形成“树化玉”。

化学成分为SiO2·nH2O ,含水量一般为3%-10%
晶系:属非晶质体
折光率:1.37-1.47(折射率与其含水量有关,其折射率随含水量增大而减小)
硬度:5.5-6.5
密度:2.15-2.23g/cm3
蛋白石在矿物学中属蛋白石类,是具有变彩效应的宝石,是一种含水的非晶质的二氧化硅。

无固定外形,常为致密块状、粒状、土状、钟乳状、结核状、多孔状等.内部具球粒结构,集合体多呈葡萄状、钟乳状。

底色雪青色、乳白色、浅黄色、桔红色等。

半透明至微透明。

珍珠光泽、蛋白光泽。

在古代国人十分喜爱蛋白石,特别是明清期间,视它为宫廷珍宝。

产地
充填况积岩中的孔洞或火成岩中的矿胍,形成石笋或钟乳石,并在化石木、动物硬壳和骨骸中取代有机物。

澳洲自十九世纪以来一直是蛋白石的主要产地。

其他还有捷克、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和南非。

中国新疆是蛋白石的主产地之一,在哈密分布较多,蛋白石分布在哈密东南的戈壁滩上。

蛋白石产在岩石裂隙的热液蚀变带中,脉宽3米-5米,蛋白石多为不规则球状的块状集合体,块度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不等,有白色、黄色及雪青色。

地下蛋白石质地坚硬,表皮毛糙,产量较大。

地表蛋白石暴露的地表,经风沙磨砺后,表面光滑,又称“蛋白石苗子”,因大量捡拾,现基本快绝迹。

哈密产地表蛋白石一般不通透,罗布泊产地表蛋白石较为通透、玉化好,似白玉、鸡油一般。

地下蛋白石一般都有一定形态,为造形石或雕刻料。

地表蛋白石为观赏、把玩、雕刻,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及收藏价值。

保养
必须放在阴凉处保存。

因为蛋石内含有大量水分,在太阳下或强光下暴露太久就会失水开裂,在使用电吹风等等电器或喷洒香水等化学物品时,也最好避免佩戴蛋白石。

可以隔半年放在水中一段时间,作为保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