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幾多個十年,Steve Siebold就花咗差唔多三個十年,去探索有錢人與一般人的分別,並著有「How Rich People Think」,中心思想係,金錢本身做到嘅野唔多,最重要嘅都係用錢嘅人的思維。
好襌呀!唔明,以下就有五個思維講出當中的分別。
1) 一般人認為金錢係萬惡根源,有錢人則認為貧窮才係萬惡根源。
一般人已被灌輸,有錢人之所以富有,係依靠運氣及走捷徑。
所以很多中低收入者都認為,有錢係一件「唔見得光」的事。
有錢人認為,錢未必能買到快樂,但它可以令你生活更簡單,更有趣味。
2) 一般人心態係幾時會「中獎」,有錢人心態係「做咗」先算。
當一般人買張六合彩等中頭獎買樓的時候,有錢人正落手落腳,解決社會面對的問題。
3) 一般人以為,成為「有錢人」要好多讀書,有錢人相信,要致富就需要擁有特殊能力或知識。
唔少有錢人都只接受到很少的正統教育,並依靠邊做邊累積的技能及經驗,為他們累積財富。
中產則相信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係致富的途徑,並認為學歷和收入會有正比例的增長,但可惜最後這不是事實。
4) 一般人經常懷念過去,有錢人為夢想努力
有錢人夠膽放開目前安穩的生活,去實現他們的夢想、目標及想法,為未來而打拚。
一般人則不斷懷念過去風光的日子,面對現實之有不快及無奈。
5) 一般人提到金錢就容易充滿情緒,有錢人則用邏輯去看待金錢問題
一個聰明、曾接受良好教育的成功人士,當面對退休計劃時的財務壓力,都會變成一個充滿恐懼同無助的人。
有錢人則視金錢為一樣工具,代表選擇及機會,並會輔以邏輯思維去運用金錢。
待續… ….
有成員話,睇得以上思維太多,會令人發瘋,適可而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