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本科实验班管理办法基于高等教育规模及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与规格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充分利用我校优良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探索、实践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带动全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决定开设“河南大学本科实验班”。
一、办学目标
本着“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注重创新”的教学原则,实施“低年级通识基础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高,培养造就基础宽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复合型本科生,为使他们将来能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质量生源。
二、管理机制
1、成立河南大学实验班办公室,下设教学管理办公室和学生管理办公室(分别设在教务处和学生处)。
实验班办公室负责对实验班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学生选拔、导师聘任、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进行研讨审定,并对实验班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2、依托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学科专业优势明显、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突出的有关学院,负责组织实施本科实验班的日常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并配备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任本单位实验班班主任。
3、除针对实验班作出的特殊规定外,实验班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均按
照普通本科生的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4、学校实验班办公室和依托学院应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及时沟通和交流总结,对重大和关键问题须提交学校研究决定并执行。
三、学科专业设置
1、每年在全校人文社会学科、理工医学科各选择1~2个学科(专业)开办本科实验班。
2、实验班依托学院和开办学科(专业)的遴选,采取学院申报、学校集中评审方式进行。
3、实验班依托学院的选择及学科(专业)的设置与撤销,均有学校研究决定。
四、招生选拔
1、根据实际情况,实验班开设的学科专业可连年招生,也可隔年招生,每个实验班各30名学生。
2、实验班的学生在全校当年入校的新生中选拔产生。
凡当年高考总成绩符合要求的新生均可自愿报名。
3、在学生报名基础上,实验班办公室及实验班依托学院共同负责组织专家对初审合格的新生进行素质测试。
素质测试主要就学生的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4、按照高考成绩权重占60%、素质测试成绩权重占40%的办法,计算确定每位学生的综合成绩。
根据综合成绩排名,择优录取本年级实验班新生。
五、培养模式
1、单独设班组织教学
针对实验班制订专门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验班低年级实行通识基础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
学校实验班办公室负责安排所有实验班公共平台课程的教学;实验班依托学院负责所办实验班学科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组织。
2、实行导师制
按照《河南大学本科生导师工作条例》遴选聘任实验班导师。
实验班导师由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我校教师担任,在相关教学科研单位推荐基础上,实验班办公室审核,学校主管领导聘任。
实验班导师应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引导教育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选课、选专业及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鼓励、协助学生参加科研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3、在本学科内自由选择专业
实验班学生在低年级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进行通识教育。
学生完成通识教育课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特长,在本院所办学科专业范围内提出专业选择意向,经所在学院研究同意和学校实验班办公室审定后,进入专业阶段学习。
当选择一个专业的学生人数达到20人时,按整班建制组织教学;当选择一个专业的学生人数少于20人时,不单独设班组织教学,学生按所选专业随普通班上课,同时不再拥有整班建制实验班学生的相关政策待遇和条件。
4、实行学分制和淘汰制
实验班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4年。
实验班学生在教学计划框架内,在3~4年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学习内容并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可申请毕业,符合条件的授予所学专业相应的学士学位。
实验班学籍管理实行淘汰制。
实验班学生在修学过程中,当一个学期达两门以上课程结业考核(包括考试和考查)不及格或一个学年度累计三门以上课程结业考核不合格时,取消实验班学生资格,并按所选专业随本年级普通班学习和管理。
5、本硕贯通培养
实验班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以本届本专业实验班毕业生人数较大的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比例,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择优推荐本届实验班本科毕业生进入本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
对修学3年的实验班毕业生不单独分配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指标。
六、培养经费
按照《河南大学经费核算办法》(校发)[2007]87号,在核拨教学经费和学生事务经费基础上,另外核拨实验班专项经费。
实验班专项经费由教学补贴经费和管理费组成,根据学科专业性质和教学计划中的课程特点,每年按一定的额度标准,分别划拨实验班依托学院和实验班办公室。
教学补贴经费主要用于实验班学生开展调研、实验实习、创新实践、专题讲座等教学活动的费用补贴,由实验班依托学院负责管理使用;管理费主要用于招生宣传、选拔考试、通识课程教师课时费等,由学校实验班办公室负责管理使用。
二零零九年九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