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保局招聘考试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环保局招聘考试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环保局招聘考试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河流削减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____________以外的河段上。

2.严重污染水样,最长贮放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小时。

3.在工厂废水总排污口布设采样点监测 污染物。

4.pH=9.86的有效数字为 位。

5.测定溶解氧的水样 带回实验室才固定。

6.水质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用 来表示的。

7.大气中的气态氟化物主要是 。

8.“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包括 种化学类别,共 种有毒化学物质。

9.生物污染是由于将 、 等排入水体,随之引入某些病原微生物造成的。

10.BaP又称 。

11.烟度的单位用 表示。

12.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意义:TVOC

、TOD

13.在放射性检测仪器中,最常用的检测器有三类,即 、 、 检测器。

14.为了能用仪器直接反映人的主观 感觉的评价量,在噪声测量仪器――声级计中设计了一种特殊滤波器 。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哪种说法称为终点( )

A.指示剂变色停止滴定的那一点

B.Ka=KHIn时的那一点

C.指示剂结构变化的转折点

D.滴定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那一点

2.在酸碱滴定中,以0.1000molNaOH标准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1HCL溶

液时,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是( )

A.9.70~4.30 B.4.30~9.70

C.7.70~9.70 D.9.70~7.70

3.佛尔哈德法测定水中Ag+或卤素所用的指示剂为( )

A.铬酸钾 B.酚酞 C.荧光黄 D.铁铵矾

4.在Ca2+ ,Mg2+的混合溶液中用EDTA法测定Ca2+时,消除Mg2+的干扰宜用( )

A.控制酸度法 B.沉淀掩蔽法

C.氧化还原掩蔽法 D.络合掩蔽法

5.确定数据0.34275的有效数字为四位应写成( )

A.0.3427 B.0.3428 C.0.3429 D.0.34275

6.注射器采样属于( )

A、直接采样法 B、富集采样法

C、浓缩采样点 D、溶液吸收法

7.TSP采样法属于( )

A、填充柱阻留法 B、直接采样法

C、滤料阻留法 D、自然积集法

8.气体的标准状态是( )

A、25℃、101.325KPa B、0℃、101.325KPa

C、25℃、100KPa D、0℃、100KPa

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 )

A、3类 B、五级 C、Ⅲ级 D、五类

10.用Saltzman法测定NO2时的吸收光波长为( ) A、520nm B、540nm C、560nm D、600nm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系统误差

2.灵敏度

3.污水

4.可吸入颗粒物(PM10)

5.生态因子

四、判断及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在括号中注明“√”或“×”,并在题后横线上将错误之处加以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 )1.红光的互补色光为绿光。

( )2.EDTA的有效浓度[Y4-]随溶液酸度变小而降低。

( )3.为便于了解大气污染物对不同区域的影响,采样布点方法为同心圆法。

( )4.监测河流水质的对照断面应设于距本区第一个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 )5.水样消解的主要目的是破坏所有的干扰物质。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大气降水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原则。

2.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3. 高锰酸盐指数。

4. 阐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六、计算题(共25分):

1. 计算0.02000mol.L-1K2Cr2O7溶液对Fe和Fe2O3及Fe3O4的滴定度?(8分)

2. 计算5.0×10-8mol.L-1HCl的pH。(7分)

3、采用重量法测定某采样点中的TSP时,用中流量采样器进行采样,采样温度25℃,大气压101.3Kpa,采样流量0.12m3.min -1,采样时间2h,T3P3与采样器现场校准时的T2P2相近,空白滤膜质量282.6mg,样品滤膜质量282.9mg,求大气中TSP的含量。(10分)

C卷答案

一.填空题

1. 1500米; 2.12 ;3.二类污染物;4.两位;5.不能;6.误差;7.氟化氢;8.14,68;

9.生活污水,医院污水;10.苯并(α)芘;11.Rb;12.总挥发性有机物 总需氧量;

13.电离型 ,闪烁,半导体;14.响度,计权网络。

二.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B B A C B D B

三.名词解释 1.指由于测定过程中某些经常性的固定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其特征是具有“单向性”。

2.指在一定浓度时,测定值(吸光度.峰高)的增量(Δx)与相应的待测物的浓度(或质量)的增量(Δc或Δm)之比。

3.指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4.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5.生物或生态系统的周围环境因素。

四.判断及改错题

1.×,青光

2.×,升高

3.×,功能区法

4.×,本区第一个排污口上游100~500m处

5.×,破坏有机物

五.简答题

1.按我国监测技术规范规定,50万人以上的城市布三个采样点,50万人以下的城市布二个采样点,采样点位置要兼顾城市、农村或清洁对照区。

2.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3.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1来表示。

4.(1)按监测的目的(或性质)划分: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科研和服务性监测三类。

(2)按监测的介质对象划分: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土壤监测、生物监测、噪声监测等。

六.计算题

1.TFe/K2Cr2O7=0.06702g.ml-1

TFe2O3/K2Cr2O7=0.009582g.ml-1

TFe3O4/K2Cr2O7=0.009260g.ml-1

2.pH=6.89

3.TSP(mg/m3)=1.3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