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象实习报告

气象实习报告

气象实习报告
姓名:胡雪凤
年级:2011级
专业:地理科学类
学号:40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2-07-16
一、野外观测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气象与地理观测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基本技术训练课程。

因此,气象观测实习是《气象与气候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也是培养学生诸多地理能力和锻炼学生良好科研品质的重要途径。

作为未来的中学地理教师,通过《气象与气候学》的学习,除了能胜任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关气象、气候部分的教学任务外,还应能带领中学生进行课外气象观测等课外气象活动。

因此,气象观测实习可以培养学生进行课外气象活动的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

通过此次实习,一方面可以加深我们对已学过的气象学相关知识的印象,作为对已学习的知识点的巩固;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我们的实际观测动手能力,以及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二、观测实习的时间、地点、程序和所用仪器的说明
我们此次实习属于小气候的观测,地点包括气象园、假山上下、新建体育馆门前、一舍B门前、生科院门前的草地里、学林、静湖中心小岛、学校白桦林9处。

(该小
组的实验地点是静湖中心小岛)试验时间原计划每天按2小时间隔定点观测(2、4、6、8…22、24 时,12 次/天),连续观测两天(2012.7.1 八时—2011.7.2 二十四时),但7.1日晚六时后和7.2日十四时后均下了大暴雨,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未能继续进行,故实验总计时间为18个小时,测得数据10组。

其中每个时间点我们观测的主要内容是风向、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地表温度、地中5cm 温度、地中10cm 温度、地中 15cm 温度、地中20cm 温度,观测项目按各个组的实际条件进行。

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使用到的仪器有:
测温仪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地面温度表、曲管温度表
测湿仪器:通风干湿表(干湿球温度表,即阿斯曼)
测风仪器: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
注意事项:
(1)地温表的安装:
地面三只温度表水平地平行安放在地面上,从北向南依次为地面普通、地面最低和地面最高,相互间隔5cm,温度表感应球部朝东,球部和表身一半埋入土中,一半漏出地面。

(2)曲管地温表的安装:
在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西边约20厘米,按 5、10、15、20厘米深顺序由东向西排列,感应部分朝北,表间相隔 10厘米,表身与地面成 45 度的夹角。

安装时,先寻找适宜的平坦地面,在其中央东西线上挖一段 50厘米的沟:沟的北壁垂直向下,与东西向的南壁成 30 度角,南壁随深度挖成与北壁成 45 度交角的斜坡面。

再沿南壁量出各地温表的水平位置,在北壁量取所需深度,并在该深度处凿出一水平小洞穴,然后分别把地温表放入沟内,使感应部嵌入北壁的小洞,并检查深度是否准确(温度表露出地面的部分正好在东西一条线上为标准),然后小心将土填平,
尽量不破坏土表植被的覆盖情况。

三、观测实习的内容与数据分析
我们此次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是:各小组分别在9个观测站点观测当地的风向、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地表温度、地中 5cm 温度、地中 10cm 温度、地中 15cm 温度、地中 20cm 温度。

然后通过统计对比不同观测站点的同一项指标在不同时间下的示数,总结出数据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实习数据:
(说明:气象园的数据经表核对无法与其他组数据比较,故未录入其中。

由于一舍B 门前广场和体育馆门前裸地无合适位置安置曲管温度表,故在这两处为进行地中温度的测量。

)
(二) 空气湿度
数据分析:
(一)地表温度
地表温度是反映天气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按各个时间段记录下相应的地表温度,并在早上八点记录在最低温度,在晚上八点记录下最高温度,(此次实习中由于暴雨的影响,未测得地面最高最低温度)所使用的工具为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地面温度表。

1. 总体而言,两天地表最高温出现在静湖小岛,最低温出现在假山下。

可知有阳光直射的地方总是比有植被覆盖或遮掩的地方温度高。

2. 由静湖小岛、一舍B门前广场、生命广场、体育馆门前裸地这些植被覆盖少或甚至不覆盖的站点和白桦林、学林、假山上、下植被覆盖好或遮掩好的地方比较,可知植被覆盖少的地表易升温易降温,全天温度变化大且较高,植被覆盖好的地表升
温慢降温慢,全天温度变化相对小且较低。

(二)空气湿度
1.总体而言,第一天空气湿度较小,比较干燥,第二天空气湿度较大,较湿润。

只是因为7月1日前,天气一直晴好的,空气中水分少,7月1日晚下了暴雨,空气中水分含量加大,故7月2日测量数据显示空气较为湿润这一现象。

2.靠近静湖小岛和靠近静湖的白桦林的空气湿度较大,这是由于静湖水的不断蒸发进入空气中引起的。

(三)风向风速
1.有数据及两天实习的亲身感受,可以知道实习的两天风速十分微弱或几乎没风。

2.当有风时,风向是极不稳定的。

该次测量时由于风向的不稳定,数据本身是有河大的误差的,故只能对数据进行笼统的分析。

(四)地中温度
1.纵向比较数据知:同一地点地中同一浅层位温度在一天中的相差不大;同一地点地中温度随深度的加深,温度变化受地表温度影响逐渐减小,也就是越靠近地表,温度变化相对较大。

2.横向比较数据知:植被覆盖少的站点在同一时间的不同浅层位温度变化较大,而植被覆盖好的温度变化较小几乎不变;当深度较小时,不同植被覆盖率是得温度有明显差异,当深度较深时,温度差异较小。

四、总结(收获、体会与心得)
通过此次气象观测实习,我们实地体验了各项气象要素的测定方法,了解并掌握了各种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从获得数据到自己总结的过程,也培养了我们自主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对所学过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加强了我们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

通过此次气象观测实习,我们严谨认真和团结互助的品格的到了良好的培养。

我们明白了在实习时,无论过程简单与否,都应自己尝试动手操作。

实习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应该以忽略的态度面对,应该积极思考,如果依然找不到答案,应该记录下来,询问老师。

除此之外,实习过程中的相互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彼此理解、相互包容,共同解决实习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才能是实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