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论文

对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论文

对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访问、座谈、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针对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发现其中的问题供为位同行、朋友在教学、研究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 [a]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今天,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体育教学整体改革的核心。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 要改变现状, 就要彻底更新教育观念,才能更好地完成育人目标。

1 当前学校体育教师的现状
1.1教师数量短缺自1999年开始,全国各高校极大普遍地扩招,从而使得全国各高校的体育教师严重短缺,几乎每个教师每星期都要上18—20节课,有的班级人数还远远地超过教育部规定的30人的上限,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在校学生有12000余人,但是在职体育教师只有14人,人数上严重短缺。

1.2 男女教师比例失调这个原因不能取决于学校招多少名女
体育教师,而取决于体育的行业特点,由于体育属于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专业,需要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斗志……,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从事体育的女生远远少于男生,而从在校学生的男女比例来看,男女学生基本持平,另外各高校处于体育部门管理工作岗位的男教师又多于女教师,因此男女教师的比例在各高校
基本都处于不平衡状态。

1.3 教师职称比例失调随着职称的进一步开放,已经有一大批体育教师晋升为副教授、教授,但是从每个学校来看,体育副教授、教授的比例远远小于其他专业。

其原因如下:
1.3.1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育一直被社会视为豆芽科,学生读中学时体育课时间经常被其它课程占用,进入大学校园后,由于学生在初中没有较好的体育基础,因此很多学生想参加体育活动,但由于自身基础较差,又没有得到很好的帮助,从而逐步失去体育兴趣、体育信心。

长此以往,体育就逐步被人们忽视,因此体育在很多学校的地位都比较低,因此体育教师要上职称也就成了难事。

1.3.2 体育教师都是从各高校体育院校毕业,在高考时,体育专业学生的高考分数要低于其它专业,另外读大学期间,各位体育专业的学生也花了大量的精力在运动场上,用来学文化知识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毕业后相对来说,各位体育毕业生的文化水平较低。

而在现行的职称评定条件要求,评体育副教授、教授需要发多少篇核心期刊才能有资格参与评定。

因此这同样给体育教师职称的晋升增加了难度。

2 当前高校的体育课程现状
2.1高校体育课程现状现在的大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 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 存在着重技能轻体能、重身体实践轻理论学习、重技术传授轻能力
培养等现象。

特别是没有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虽然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三基模式”“三自主模式”、“增强体质模式”等逐步渗透到课堂,但仅用一种或几种手段难于满足学生的需求, 要有选择的运用多种模式去适应。

2.2 课程设置误区近年来,各高校也在不断创新,出现“快乐体育”、“体育课程三自主”、“竞技体育的认识”“体育的创新与改革”等体育课程设置模式,笔者认为其中存在较大误区。

(详见《当前高校体育误区研究》发表于核心期刊《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第一期)本文不再详述。

2.3 课程评价体系现状学校体育一直以来都以运动成绩来确
定学生的最后得分,但是由于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参加许多项目的考试得不到更搞的分数,但是其体质往往不差,以笔者的某位学生为例,其乒乓球在全市大学生中都具有较高水平,大学毕业后被国外某职业俱乐部聘用为俱乐部职业教练,但是在校期间,某学期的考试足球的过程中,还参加了补考才勉强过关,笔者觉得,这不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而是大学课程评价体系的问题所在。

现行的评价制度往往以本学期教师教授的某一、二个项目作为考试项目,而有部分学生对教师教授的课程是相当不擅长的,但是他们同样掌握着1到2样可以用来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这就对我们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更全面、更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既反映教师的教学成绩,又能反映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
2.4 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定与学校选择的体育教
材密切相关,由于大学生的培养计划由各学校单独制定,因此体育教材的选用也有很大的区别,有的选择教育部规划教材、部分学校则采用自编教材、甚至部分学校根本没有教材,教学内容的选定根据老教师的经验,以田径、三打球、两小球、外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主。

随着时代的进步,仅仅这些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一些具有个性的项目、特别是民族体育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但是这些项目由于师资的缺乏、技术力量的缺乏而不能进入大学课堂。

2.5当前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目的现状(以某高校女生调查为例)
从调查结果来看,首先, 女大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最重要的
是调节紧张的学习。

可见学习负担给妙们带来了烦恼, 由于学生学习负担较重, 无法进行体育锻炼, 加之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让学生一天到晚埋在书本里, 学生无心参加体育锻炼, 造成体质
下降。

其次, 女大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将来工作炼就良好的体魄。

可见她们自觉地意识到体育锻炼的社会意义, 更意识到健康的身体, 强健的体质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3 体育场地、器材的现状
体育场地器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从笔者对重庆市内院校对场馆的拥有量来看,场馆设施远远落后于广大师生对场馆的需求量。

近年来,虽然各所院校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体育场地与体育教学器材等硬件设施,但仍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需要,与其
他同等大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调查中发现,有的院校运动场所十分紧缺,一所数千人的中专院校,竟然没有一块像样的篮球场和排球场,舞蹈房、武术房更是一种奢望品。

体育课只好安排在校内的马路上或是办公楼前的广场上,有时更是几个班的体育教学安排在一小块坪地上,其窘况让人难以想象。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高校体育正面临着改革的新的新局面。

高校体育教学力图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方针,树立新的教学思想理念,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造创新,形成具有时代精神和符合现代体育教学的模式。

所以,对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旧的传统观念,应该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转变教学观念,才能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郭萍英等从福建医大女生体育教学现状谈普通高校体育教
学改革[j] 体育学刊 2006.6
[2 ]王宗平等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走向 [j] 体育与科学1999.1
[3]落云柯影响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及时策 [j]
体育学刊1999.3
[4]傅海鹰激发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全民健身的基础 [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1999.4
[5]苏荣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思考 [j]体育世界.学术
2010.6
[6]周加启等围绕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试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 2007.33
[7]王静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体育文化环境分析 [j]内江科技 2009.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