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乳的制作实验报告
为了补钙和补充肠道益生菌,本人常自制酸奶。
制作过程也很简单,将买来的商品酸奶,倒入纯牛奶中,混合均匀,在42度左右恒温3-5小时即成,如果需要口感更好,就放入冰箱冻上大半天至一天(即所谓的后发酵)。
以前我制作酸奶的菌种,都是超市卖的带双歧杆菌的原味酸奶。
但对于我这种住在城市郊区的人来说,买酸奶还真不方便,周围的小超市大多没有,要买就得跑到市区,不能做到随时做。
后来,小区周围有一两家有卖的了,又卖得比市区贵,让人感觉不爽(因为经常做,这个成本要是要尽量降低,而且商品酸奶中的香精、凝固剂等总让人担心)。
网上有卖酸奶菌粉的,尽管方便,但价格也不低。
于是,萌发了自己做酸奶菌粉的想法,想一想,古代人也一样做了酸奶,当时肯定有一套保存菌种的方法。
其他发酵食品,如甜米酒、黄酒、白酒、醋、酱油等,都有相应保存菌种的土方法(制曲),酸奶菌种应该也不会太特别。
上网查了米酒曲的制作方法,工业化生产乳酸菌粉的工艺原理,结合自己家里的条件设计方案,经过两次试验,基本成功,在此分享出来,希望能让同样需要长期做酸奶的人得到方便实惠。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获取原始菌种
去超市购买最新鲜的原味酸奶,越新鲜越好,一般当天能买到昨天生产的酸奶,最好是带双歧杆菌的品种。
2、发酵增殖
就是做一次酸奶,让乳酸菌再繁殖、活跃起来,增加其数量,用庞大的数量来保证存活率,让部分菌种能在我们保存方式中生存下来(以休眠状态,或产生繁殖用的孢子)
3、固化定形
让新鲜的酸奶,粘附在粉状颗粒上,以便快速加热干燥及以后分次取用。
具体操作步骤分几步
3.1 准备粉剂
我的做法是:将糯米粉、玉米淀粉、小麦面粉,各一份混合,在微波炉中打1至2分钟,至有炒面粉的香味时停止,这样一则可杀菌,二则可让各种材料变熟,以便乳酸菌利用其营养,三则可让粉末更松散。
3.2 添加保护剂
工厂用热风干燥工艺生产乳酸菌粉时,会加入各种保护剂,让乳酸菌能抗得住干燥时的高温,提高活菌的存活率。
保护剂有多种,日常生活中能获取的是蔗糖和味精。
理论上,加入20%的蔗糖,或5%的味精,就能达到明显的保护菌种的作用了。
我们可按用于制菌粉的新鲜酸奶的重量为基准,加入糖或味精。
3.3 混合
这个没什么说的,将新鲜酸奶和粉剂混合均匀,尽量保持容器、工具的干净,少杂菌,灭菌的方法用煮、蒸、微波烤、烤箱烤、酒精等各种方式都可以,结合自家条件灵活选用。
混合后,一般会形成不规则的大的粉团,一坨坨的。
4、干燥
4.1 快速加热
目的是将大颗粒的粉团表面弄干,形成水分少、乳酸菌浓度很高的环境,让其他细菌竞争不过乳酸菌,难以生存、发展,在今后用于做酸奶时,减少对酸奶口味/营养的影响。
我的做法是,在烤箱中、或电饭煲中,加上温控开关的配合,保持45~50度的温度若干小时,至表面发硬为止。
如果周围环境好,空气干净,也可用电吹风,在较远的距离上吹热风烘干,理论上这种干燥方式会更快。
4.2 彻底干燥
将上一步形成的表面发硬的粉团在太阳下晒几天,至基本干燥。
目的是让菌粉团中的水分彻底蒸发,以便菌粉长期保存。
期间,为了快速干燥,可用食品搅拌机将粉团打碎。
打碎--晾晒的过程可能会反复几次。
5、检验
忙乎了那么久,也不知道DIY的乳酸菌粉质量到底怎样。
因此需要实际检验下,以自己产的菌粉为菌种做一次酸奶,看看能否发酵、发酵后味道怎样,如果合适,才保留菌粉。
5.1 发酵时间
我第一次做的菌粉,需要发酵8~9小时(加入1~2克菌粉,42度恒温),才能形成凝固的酸奶,比直接用商品酸奶(1升纯牛奶加入100ML酸奶,3小时)要慢,第二次做的菌粉,需要5~7小时就够了。
分析原因,主要是100ML商品酸奶中的活菌含量,远远大于1~2克自制菌粉中的活菌数量,为了快速干燥,我也就是用100~150ML自制新鲜酸奶加入淀粉来干燥,这样干燥后的菌粉重量约300g,加上干燥过程中部分细菌要失去活性(算50%的存活率吧),2g自制菌粉中的活菌数量是150ML新鲜酸奶的0.3%;商品酸奶的活性比自己发酵的酸奶活性低,估算为新鲜酸奶的70%吧,折算成150ML新鲜酸奶的46%,这样1~2g自制菌粉中的活菌数大致为100Ml 商品酸奶中的140分之一。
发酵时间长也是合理的。
按乳酸菌20分钟繁殖一代来匡算,上边用商品酸奶发酵4个小时的细菌繁殖量,用自制菌粉需要6.5小时。
另外自制菌粉不是那么细,菌种不能很均匀地分散到整个奶液中,而是多沉淀的底部,所以整瓶牛奶发酵的时间也会延长。
因此7~8小时也是自制菌粉的理论上的发酵时长。
为了避免影响口感,需要控制淀粉的加入量,又不能加入太多的自制菌粉,所以只能延长发酵时间了。
5.2 口感
口味方面,与商品酸奶相比,DIY菌粉发酵的酸奶,要粘稠些(因为菌粉中有一些淀粉,且菌种构成比例不一样),更像老酸奶,没有那么细滑(也是因为淀粉没有完全溶解,有颗粒的缘故)。
在没有后发酵的情况下(近期冰箱坏了,没有作这种处理),香味与商品酸奶有差异,少了那种轻灵鲜明的感觉(香精的作用),多了点厚重感(本人不是美食家,不知道怎么形容)。
至少对我这种不挑剔人,是可以接受其口感的。
6 密封保存
用相对密封的容器保存自制的验证合格的菌粉。
食品塑料袋、饮料瓶、茶叶罐、自封胶袋等都可以。
整个过程中,用到了温控开关、烤箱/电饭煲/电吹风、搅拌机这几样相对“专业”的设备。
其他的都是几乎家家都有的工、器具,如何干燥、消毒,可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所用到的设备、材料也会不一样。
掌握几个关键点就可以了:
1、乳酸菌是常见的微生物,说明其生命力强,在我们提供的比自然环境更适宜的环境中,它应该会形成优势菌群,因此,尽管DIY的菌种会比商品菌粉差,但绝不至于不能用于做酸奶。
2、干燥时,温度不要超过50度,这时未经驯化的乳酸菌能耐受的最高温。
3、干燥时间越短越好
4、操作过程,越干净越好。
5、用松散、细腻,能融入水的材料做吸附、定型剂,当然还要便于获取。
这一点,我的方法不是很好,希望有此方面知识或经验的人给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