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单元幼林抚育管理_森林营造技术

第3单元幼林抚育管理_森林营造技术

㈤劈草抚育:在除草松土2、3年后进行,注意水保。
二、灌溉与排水
㈠灌溉
1、灌溉的作用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笔记
教学内容摘要
补充资料
2、合理灌溉:灌溉时期、灌水的流量和灌水量(田间持水量的60~80%)
3、灌溉方法:漫灌、畦灌、沟灌、节水灌溉(低压管道灌水、喷灌)、微灌(滴灌、雾灌、渗灌、小管出流灌、微喷灌)、集流灌溉。
重造:成活率≤40%,重造
补植苗木应与幼林苗龄一致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笔记
教学内容摘要
补充资料
第四节造林技术档案的建立
一、概念:是造林施工的历史记录,一般以小班为单位建立。是掌握情况、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改进技术和经营工作的可靠依据。
二、意义:能为林业生产、科研、教学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
三、内容:造林地准备、种苗来源、造林施工等各项造林生产经营活动
4、修枝季节:晚秋、早春
5、修枝强度
⑴修枝高度与树高比:弱度1/3,中度1/2,强度2/3
⑵修枝高度:一般6.5~7m,造纸材和胶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材4~5m,造船和水利用材6~9m。
6、修枝的切口
⑴切口类型
①平切:贴近树干修枝;
②留桩:保留1~3cm枝桩;
③斜切:上口贴近树干,下口离树干成45°角。
⑵切口愈合
二、间苗
㈠对象:采用群状(簇播、簇植)及穴播等方法造林的幼林。
㈡开始时间:
立地条件好,速生、阳性树种:造林后2~3年,强度大一次即可。立地条件差,慢生、阴性树种:造林后4~5年,强度小,分两次。
㈢原则:去劣留优、去大留小
㈣注意:间苗无严格的时间限制。
三、平茬除蘖
㈠平茬:指截去幼树地上部分,使其重新萌生枝条,培养优良树干的抚育措施。
二、思考题
1、幼林抚育管理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意义?
2、幼林土壤管理包括哪些措施?各项措施的作用是什么?
3、幼林松土除草的技术要点有哪些?应怎样应用?
4、怎样合理进行幼林施肥?
5、幼林管理包括哪些措施?各项措施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6、简述造林检查验收怎样确定调查面积?
7、简述造林检查验收的方法和标准。
㈢季节:秋季,郁闭时调查保存率
㈣调查方法
1、面积:罗盘仪闭合导线测量等。
2、造林成活率调查:随机抽取样圆、标准地、标准行等。
㈤标准:植苗造林和播种造林,每穴中有一株或多株幼苗成活均作为成活一株(穴)计数。所抽取的样行、样圆、样方等应有代表性,并确定好比例成数。
㈥造林成活率计算:(保留一位小数)
平均成活率(%)=[∑(小班面积×小班成活率)/∑小班面积]×100%
2、护林防火;
3、防治病虫、鼠、兽危害;
4、防寒害、冻害、雪折、日灼。
第三节造林检查验收
一、造林检查验收
㈠内容:造林成活率、当年生长率、造林各施工环节质量
㈡调查面积:成片造林面积在10hm2以下、10~20hm2、21hm2以上的,检查面积应分别占造林面积的3%、2%、1%;防护林带应检查总长的10%,每100m查10m。
1、对象:萌蘖力强的树种因各种原因引起干形生长不良时。
2、时间:以树木休眠季节为宜
3、技术:紧贴地面,不留树桩、切口平滑、及时覆土。平茬后从多数萌条中选一健壮枝条作为培育对象。
㈡除蘖:根系萌蘖力强的树种,萌条影响顶端优势,则除掉多余萌蘖条,截干造林1~2年必须除蘖。
技术:应做到紧贴树干、不留条桩、切口平滑、除去多余萌蘖条,除后培土。
3、土壤分析法。
㈣常用肥料:有机肥、绿肥、专用肥、生物肥,基肥多施磷肥,做到N、P、K比例合理。
㈤施肥时间和方法
1、施肥时间:与除草松土时间结合。一般应施足基肥,追肥在幼林阶段施1~2次。
2、施肥量
•有机肥:杉木6000~7500kg/hm2,桉树3000~4500kg/hm2。
•无机肥(株):杉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各50~150g;杨树硫酸铵100~200g。
四、方法
1、造林登记薄
2、卡片制:如小班档案卡
本课小结:
本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结合案例教学法,介绍了人工林幼林抚育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中重点介绍了幼林土壤管理的松土除草、幼林施肥,幼林管理修枝、造林检查验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幼林抚育管理、间苗、平茬、除蘖、修枝、化学除草、林农间作、造林检查验收、造林技术档案。
幼林抚育原则:新造幼林应坚持抚育到幼林郁闭,做到抚育同幼林管护、防治病虫害、森林防火灾等措施同步。
幼林抚育管理的意义:三分造,七分管。
第一节土壤管理
一、松土除草
㈠作用:改善土壤立地性能,提高土壤肥力;排除杂灌对幼树水、肥、气、热的竟争,改善林地卫生环境,减少病虫害。
㈡技术要求
1、年限:造林--郁闭(3~5年)。
3、施肥方法:人工施肥、飞机施肥
四、土壤改良
㈠种植绿肥:紫云英、草木樨、苜蓿等;
㈡固氮树种:紫穗槐、赤杨、木麻黄、柠条等;
㈢化学改良:改变酸碱性;
㈣工程改良:盐碱地、沼泽地。
五、保护林内凋落物
第二节幼树管理
一、林木修枝
㈠概念:自然整枝、修枝、干修、绿修p270
㈡修枝的意义
1、提高木材的材质;
2、提高林木生长量;
小班成活率(%)= [∑样行(地)成活株数/样行(地)总株数]×100%
样地成活率(%)=[样行(地)成活株数/样行(地)栽植总株数]×100%
㈦评定造林质量等级
合格:造林成活率≥85%;补植:造林成活率41%~85%;重造:造林成活率:≤40%
二、补植
合格:成活率≥85%,分布不均匀时应补植
补植:成活率41~85%,补植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笔记
教学内容摘要
补充资料
复习思考?
1、为什么要进行造林整地?我省常用的清理整地方法有哪些?
2、怎样提高植苗造林成活率?
本节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林地土壤管理。
2、幼林管理(修枝)。
二、难点
林地施肥,化学除草,林木修枝。
第三单元幼林抚育管理
幼林抚育管理:指造林后至幼林郁闭前对林分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2、次数:每年1~2次。
3、季节:据幼树生长规律、水分动态、杂草生长习性而定。一般在幼树生长高峰前,幼草刚开始生长、杂灌种子成熟前。一般为每年的5~6月或8~9月。
4、方法:全面除草、全面松土;全面除草、块状松土;带状除草松土;块状除草松土。有机械、人工、化学、生物除草。
5、深度:一般为5~10厘米,做到里浅外深、坡地浅平地深、造林当年浅以后逐年加深。
四、摘芽:指摘去多余芽,促进幼树主干生长,培育良好干形的抚育措施。
㈠对象:阔叶树、侧枝多且自然整枝能力差的针叶树
㈡技术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笔记
教学内容摘要
补充资料
1、适时摘芽:嫩芽未木质化时摘除。
2、选择合适树种:
五、幼林保护
㈠概念:指造林后为保证幼林成活、成林而采取的幼林保护措施。
㈡内容
1、封山育林;
6、注意事项
⑴三不伤:不伤根、皮、梢;⑵二净:草根、石块捡净;⑶一培土。
化学除草:具体按GB/T15783执行,应注意防止环境污染。水源源头和流域应禁止使用化学除草。
㈢扩穴:结合松土除草对原造林穴进行扩穴,促进幼树根系生长。
㈣翻土垦复:较差立地,可于造林2~3年内,酌情实施全翻、带翻、块翻等土壤垦复,深度10~20厘米,应注意坡度。
㈡林地排水:用高台、高垄整地。
三、施肥
㈠施肥的意义
1、补充因采伐、迹地清理而损失的养分;
2、补充因长期人工林单作经营而损失的养分;
3、提高土壤贫瘠立地的肥力;
4、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苗木抗逆性。
㈡林木所需的营养元素(大量、微量元素)
㈢林木营养诊断方法
1、DRIS法(诊断施肥综合法);
2、叶片营养诊断:叶片养分分析、表观诊断;
8、怎样计算造林成活率,怎样评定造林质量等级?
3、增加树干的圆满度;
4、改善林内环境和林木生长条件;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笔记
教学内容摘要
补充资料
5、有益于森林健康。
㈢修枝技术
1、修枝林分和林木的选择:中幼林,自然整枝不良的树种,有培养前途的个体。
2、修枝的开始年龄、间隔期
⑴年龄:郁闭后出现枯枝;
⑵间隔期:阔叶2~3年,针叶:3~5年。
3、修枝类型:干修、绿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