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实施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的探索与思考摘要: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防止不健康的思想文化对幼儿的腐蚀和侵袭,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应尽的职责。
对3-6岁的幼儿实施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实践,取得了许多良好的成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实施幼儿教育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45-02一问题的提出和意义我们曾作一次访谈,问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看的电视是什么?”奥特曼!;“最喜欢看的图书是什么?”奥特曼!;“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奥特曼!;“最喜欢玩的玩具是什么?”还是“奥特曼”!奥特曼,奥特曼!我们无奈地看到,荧屏上奥特曼取代了孙悟空、葫芦娃;餐厅里,麦当劳、肯德基代替了甜甜的汤圆、香香的粽子;异香的巧克力挤走了传统的大白兔奶糖;就连《新年好》的美好祝愿也让位给异味的圣诞之歌……我们强烈地感到:在现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我们幼教工作者非常紧迫而急待解决的问题。
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防止不健康的思想文化对幼儿的腐蚀和侵袭,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应尽的职责。
我们经过反复思考,充分论证,明确了认识,统一了观点,由点及面,逐步尝试着对三—六岁的幼儿实施了两年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实验,取得了许多良好的成效,也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二实施的过程及成效(1)实施对象:第一年中班的两个班;第二年辐射到幼儿园小、中、大各两个班(2)实施的原则:既是民族的范畴,又适合幼儿的理解;既能生成丰富的活动设计可供开展;又要有可供查阅的思考网络图的内容。
实施的第一年,即2009年9月,中班的两个班分别整合、实施了六个主题,即《我们的国戏——京剧》、《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人物—孙悟空》、《民族节日—中秋节》、《中国结》、《有趣的印刷》、《诚实守信》、《端午节》、《元宵节》、《民族美德》、《敬爱的解放军》、《风筝》和《十二生肖》等。
通过为期一年的教育研究,实验班的孩子在对一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的感知、了解、认识上,特别是对一些民族节日的参与,快乐心境的体验上,效果非常地明显;在对幼儿的社会性(如分享、责任、情感和态度)发展方面,也有明显的变化。
第二年,即2010年9月,参加民族文化研究的班级增加到六个班,小、中、大各两个班级,承担实施研究的老师也相应地增加到六个人。
实验实施过程中,我们实行集中管理、集体备课、分工协作的模式进行实验研究工作。
1、以主题活动的探究形式,开展网络整合式教育主题探究活动形式首先要求具有可操作性,使五大领域教育内容相互渗透、互为补充。
承担实验研究的老师在选择、论证主题活动的同时,精心设计了六—八个具体的活动方案设计,在论证活动内容具有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力求还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创造性。
教育形式则采用生活化、游戏化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式,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整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实验研究服务(1)优化班级环境设施,深化实验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我们特别注重环境的创设,每个主题活动在论证、探讨、开始实施的时候,我们总是同时做好有关主题的图片、资料、道具、故事等的筛选、布置工作,提前为幼儿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氛围,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深化了主题活动的开展。
如:民族节日《元宵节》在开展之初,我们不仅在班级走廊、窗户、门楣悬挂元宵花灯,还以级部活动形式在全园范围内声势浩大地策划了“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花灯会,孩子们舞狮耍龙,赏花灯,猜谜语,玩得不亦乐乎。
(2)优化家长教育资源,为实验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实验活动开展的前期,我们就利用家长会、家园之桥、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通知等形式,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如:大二班在进行主题活动《学习雷锋精神》时,要求孩子们向雷锋叔叔学习,首先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他们班向家长发放了一份活动的目的、意义和需要家长配合的方方面面通知。
现摘录部分:“请家长配合教师工作,指导和督促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
具体有:指导孩子折自己的被子,整理自己的床铺;督促孩子整理自己的玩具、图书和其它物品,要求孩子晚上睡觉前将第二天要带的东西、要穿的衣服摆放整齐;早晨起来要有条理地洗漱;要洗自己的袜子、手帕等,将自己晒干的衣服叠好放入柜中。
可以折被子只折一半,留下另一半引导孩子认真完成……”这样的通知,很具体也很明白到底应该怎样配合教师的工作。
由于这个班的教师非常重视家长的工作,所以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效果非常好。
大班的孩子,不仅自己管理起了自己的生活,还向雷锋叔叔一样,到处做好事,班级中、家庭里,到处可见学雷锋的现象,经常感觉许多好事不知是谁做的。
家长也反映:觉得孩子们懂事多了,不再缠着家长,而且经常帮助大人做好事,问他还不说,说是跟雷锋叔叔学的……家长们由衷地说:“你们的这些活动搞得非常好,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非常大。
”我们也感觉到,孩子们由此萌发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高尚的思想品德。
这些良好的思想素质,对将来和谐社会的推进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3、选择富有文化底蕴的民族节日,为幼儿提供观察、参与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提高研究效果我们都知道,民族节日的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文化,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都在有意无意中延续这种文化。
具有含蓄、深沉特点的中国节日,凝结着深厚的民族情节。
端午思贤臣;中秋念亲人;重阳尊老者;清明怀故亲……这些载誉千年的美德,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我们在庆祝民族节日之时,也就是在弘扬着祖国民族文化精神。
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四个以节日为主题的活动,主题活动的开展时间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时间吻合。
它们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引导幼儿在家庭、社区、幼儿园等不同的场合,感知节日的盛况,了解许多有趣的民俗、民风,以娱乐文化和饮食文化为切入口,感悟几千年来光辉、灿烂的中国民族文化。
大年三十包饺子,全家齐吃年夜饭的欢乐;中秋赏月、品尝鲜果佳肴的温馨和端午吃粽子忆屈原的精神,都在这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得到深化和升华。
通过节日期间的专题活动,幼儿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民情有了了解,在幼儿心田里播上了民族文化的种子,使幼儿对中国地大物博、繁荣昌盛,各民族安定团结有了理解,萌发了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4、实验活动结合节日和季节特点,解决实施时间上的矛盾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实验班的老师也遇到了困惑,最大的问题是实施主题。
活动方案缺乏时间上的保证。
经过共同商议,我们将主题活动纳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实行“既要教学,又要实验”的原则。
要求每个实验班在相应的实验月灵活机动地安排教学与研究。
充分结合节日和季节特点,可以集中安排实验活动。
三、研究的成果两年来,我们依据民族文化的内涵,整合五大领域的内容,共设计了26个主题活动,内容涵盖民族节日、民族美德、民族服饰、民族音乐、民族人物等等。
孩子们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对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孩子们津津乐道《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的故事,用油泥兴致勃勃地搓着汤圆、包着饺子,哼唱着王二小、雷锋的歌曲,令老师们感到很欣慰。
1、多方面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通过劳动分享,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快乐。
目前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和生活环境,易使幼儿形成封闭的心理,为防止幼儿变得冷漠、自私,实验班的老师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包括许多跨班级、大带小的活动。
如;我园中三班,通过开展《端午节》的主题活动,不仅使幼儿了解了节日的来历,还知道祖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和有趣的民俗民风。
特别是大带小的活动,孩子们通过学包粽子,送给小班小朋友品尝,互帮互学、分享、品尝,充分体验到关爱他人和劳动的快乐。
活动中,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能力,更培养了他们正直的人格,使幼儿的社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升华了爱祖国的情感。
在主题活动《祖国的生日—国庆节》开展期间,正值2004年国庆前夕,我们在我园玉带分园举行了隆重的升旗活动,使孩子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感性地体会到祖国过生日的隆重。
(3)弘扬了敬老爱老的民族传统美德,深化了敬老爱老的责任意识。
我们都知道,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弘扬这一传统美德,我们设计了主题《民族美德》。
结合主题,我园玉带园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老少同乐会”活动。
老少同乐,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热闹、温馨的气氛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社会如何照顾好老年人,老年人如何发挥作用更好地融入社会,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我们幼儿园组织的这次活动,既教育了孩子要尊老敬老,又给老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了色彩,让老人们感觉不到孤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社区,有着多重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
(4)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之一。
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他助人为乐、艰苦朴素、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结合我市“雷锋车”多年来一直享誉全国的情形,我们整合了主题《学习雷锋精神》。
在三月春风吹来的时候,港城大地到处涌现出学雷锋的先进事迹,我们通过慰问、参观我市的雷锋车,听雷锋车的叔叔、阿姨讲故事,共同举行演唱会、表演《三句半》等形式,使孩子们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内涵,并开展了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研究过程中,实验班的老师们总结出了许多好的工作方法,根据活动需要,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幼儿民族文化课题的发展目标,并筛选出五十多个优秀的主题活动设计案例进行收集整理,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技能。
教师们所表现出来的教育理念亦值得赞扬。
他们尊重幼儿,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权利,同时,又关注每一位幼儿,及时发现孩子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帮助他们寻找解决的办法,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自身已有的水平上得到了发展。
对幼儿实施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主要运用瑞吉欧的教育理念,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五大领域为方向,以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内容,挖掘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艺术遗产,对幼儿进行秉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实验研究成果以《优秀教育活动设计集》、《优秀教育经验集》《优秀论文汇编》、以及开展各个主题活动的音像资料和各种联欢会、聚会、猜谜活动等形式曾现。
看着我们两年来用心血凝成的实验活动方案集,特别是看着我们的孩子如数家珍地唱数着四大发明,兴致勃勃地缠绕着红丝线,有板有眼地哼唱着京剧选段……我们感到一切的辛劳都值了。
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一定能浸润孩子们的心田;独特、精美的民族产品一定能让孩子们喜爱;伟大、优秀的民族人物,一定能让孩子们自豪;民族美德一定能影响孩子们的行为,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也一定能激荡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