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弱电施工规划方案.docx

消防弱电施工规划方案.docx

消防弱电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 概述1.2 弱电系统简介本弱电安装工程采用集中报警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红外光截面型、双波段图像型、消防水炮及广播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该报警系统各楼层的感温、感烟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水流指示器、信号阀、末端放水装置、湿式报警阀、消防电话、消防广播、防火阀、防火卷帘门、气体灭火共同构成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1.3 主要设计技术要求1)消防总控制室设于会议中心首层。

多功能厅、北展厅、南展厅、酒店设分控中心,报警系统所有管线均穿 SC20镀锌钢管于墙、地、棚内敷设于弱电井;水平方向:在其中一层采用金属线槽 300×100、100× 50 与各弱电井连通,消防端子箱设于各层竖井内。

报警和电源线共穿 SC20镀锌钢管暗敷设,消防电话,多线控制线各自单独穿 SC20镀锌钢管保护,弱电井内垂直线路采用金属线槽300X100、100× 50 保护。

2)感温感烟探头,短路保护器,消防广播吸顶安装;功能模块距顶 0.3 米壁装,声光报警器距地 2.5m 明装;手动报警按钮距地 1.5 米明装,消火栓按钮装于箱内,消防电话插孔距地 1.4m 安装。

3)探测器与灯具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2 米,与送风口边的水平净距应大于1.5 米,与多孔送风顶棚孔口或条形送风口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5 米,与嵌入式扬声器的净距应大于0.1 米,与自动喷水头的净距应大于0.3 米,与墙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 0.5 米。

4)消防控制室设备接地采用共用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

1.4 弱电工程特点及对策措施1.4.1工期紧由于弱电施工的特殊性,其大量安装、调试工作量将在土建、通风、管道、装饰安装之后进行,因此后期工作相当紧张。

1.4.2预埋量大由于本工程的电气配管大部份采用暗敷方式,因此管路敷设及疏通将耗费大量的人工及时间。

1.4.3对策措施1)针对工期紧的特点,将总进度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编制出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劳动力、材料、机械等,以保证合同工期的按时完成。

2)针对预埋量大的特点,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作业的实际情况,优化配置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人数,切实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针对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建立健全该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编制出质量控制计划,严把工序质量关。

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找出差距,针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积极开展全员、全过程的 QC小组活动,从而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2主要施工验收规范标准2.1 施工验收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规范》DB50/201-2004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DB50/5031-2004民用建筑设电气计规范 JGJ16-2008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程(2009 版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00:982.2 质量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2.3 标准图集及技术文件《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集 6 弱电工程》《室内管线安装合定本》D(三)《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96SX501设备厂家有关技术文件及标准3主要工程量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消防电源柜LD-D02台32火灾报警控制器JB-QG-GST9000台33多线控制盘LD-KZ014台34漏电报警系统盘GU3台35电话系统盘TS-Z01A台36智能光电感烟探测器JTY-GD-G3只21347智能电子差定感温探JTW-ZCD-G3N只563测器8智能红外线感烟探测只14器9燃气探测器只8 10消防广播只201 11扬声器插座只297 12火灾警报扬声器只30813手动报警按钮含电话J-SAP-8402只147插孔14消防电话分机GST-TS-100A只10 15声光报警器只6 16编码消火栓报警按钮GST-LD-8403只250 18区域报警显示器台25 19组合开关箱台19 20总线隔离器GST-LD-8313只19 21气体灭火控制盘LD-QKP06台1 22启停按钮只2 23气体喷洒指示灯LD-8317A只9624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终GU3只18端25编码模块8300只54 26编码模块8301只7027总线制编码消防电话8304只10专用模块28编码模块8305只80629Z1 模块30转换接口模块31KBG2032KBG25金属线槽(做防火处33理)金属线槽(做防火处34理)金属线槽(做防火处35理)36导线37导线38导线39导线40导线41导线4主要施工方法4.1 施工内容LD-8301 与 8302只29组合GST-LD-8302D只52Φ 20米39291Φ 25米1250 300x100米300 400x100米957 800x200米2米ZR-BV-1.5mm2米ZR-BV-2.5mm2米ZR-BV-4mm2米ZR-RVS-2x1.0mm2米ZR-RVS-2x1.5mm2米RVVP-2x1.0mm本弱电工程只有火灾报警及消防联运系统一个子分部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分项工程安装:电气管路敷设、金属线槽安装、导线敷设、报警设备安装及系统调试。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作为重点工序进行施工。

4.2 施工组织措施为保证工程总体进度和质量,开工前必须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图集及技术文件,全面掌握工程的工艺流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作好材料、机具进场的准备工作。

在安装施工进程中,及时了解和把握土建施工进度,积极主动地与土建搞好协调工作,使安装施工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4.3 弱电安装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4.4 主要施工方法4.3.1管路敷设根据设计施工图纸,管路敷设分为暗敷和明敷。

4.3.1.1预埋暗配管路工艺流程如下:预留预埋工作是决定本工程质量和进度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因此施工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预埋前,在充分熟悉本专业施工图纸的基础上,还要熟悉土建施工图,做到胸有成竹,防止漏埋、错埋事故发生。

施工时,首先根据设计图确定出箱、盒位置及管路走向,然后进行管路敷设。

管路敷设应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尽量减少弯曲,弯曲半径要大于管外径的十倍,弯扁程度要小于管外径的10%。

管路及箱、盒固定要牢固,接地要可靠,自检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字同意后才能隐蔽。

4.3.1.2吊顶内明配管路工艺流程如下:吊顶内敷设的管路均按明配管要求施工。

首先根据设计测出箱、盒与出线口的准确位置,然后根据测定的位置,把管路的垂直、水平走向弹出线来,按照规范规定的固定点间距尺寸要求,确定出支、吊架的具体位置后开始敷设管路。

所有管路均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固定点间距匀均。

由于采用镀锌钢管,因此管路连接方式采用螺纹连接,钢管间、钢管与钢盒间采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严禁采用熔焊跨接接地。

整个管路不少于 2 处与接地干线连接,并在穿有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的管路表面涂防火涂料。

管路敷设完成,先自检合格,再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4.3.2金属线槽安装工艺流程:根据设计确定出金属线槽的安装位置,测量定位,安装金属线槽的支、吊架,固定间距不应大于 1.5~2m,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金属线槽连接采用专用连接板,接头处缝隙要紧密平直,非镀锌金属线槽在连接板的两端用不小于4mm2软铜线作跨接接地线。

金属线槽及其支架应横平竖直,固定牢固,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金属线槽转弯处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线槽内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在敷设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的金属线槽表面需进行涂防火涂料处理。

4.3.3电缆、电线敷设4.3.3.1电缆敷设工艺流程检查电缆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电缆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有无产品合格证及质保书;敷设前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以减少电缆接头,避免浪费;敷设时,先测试电缆绝缘电阻,绝缘测试合格后方能敷设,并按事先画出的排列图表有序地敷设,每放完一根,就整理一根,卡固一根。

施放电缆要有专人负责,专人检查,保证指挥顺畅。

电缆不得在支架及地面上磨擦拖拉,敷设完后在出入箱、盘柜及管子管口处作密封处理,并在电缆的首端、末端和分支处设标志牌。

4.3.3.2电线敷设工艺流程: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出敷设部位电线的规格型号及数量,清除金属线槽及管内杂物和积水,并检查各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整。

管内穿线时,两人穿线时要配合协调,一拉一送,不得硬拉硬送;电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和扭结,所有接头设在接线盒内。

线槽敷设时,电线在线槽内有一定余量,不得有接头,并按回路编号分段绑扎,绑扎点间距不大于2m。

剖开电线绝缘层时,不得划伤芯线,芯线连接后要搪锡,绝缘带要包缠均匀严密,绝缘良好;在分支线的连接处,干线不得受到支线的横向拉力。

电线敷设完成后,用500V 兆欧表对所有回路电线进行线间及对地绝缘电阻测试,绝缘电阻值不得低于20 兆欧,并作好绝缘测试记录。

4.3.4消防报警设备安装工艺流程: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安装位置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不得随意更改。

4.3.4.1控制设备安装根据控制设备的尺寸,制作型钢基础,并除锈刷漆,焊好接地螺栓,按控制设备的设计安装位置,用水平尺找好平直度后,固定在静电地板下。

在安装静电地板的相关人员配合下,按设计图纸的排列要求,从中间开始,向两边逐台就位,找正平直度后用镀锌螺栓将设备固定在型钢基础上,并将控制设备及型钢基础可靠接地。

4.3.4.2端子箱安装设置在弱电竖井内的端子箱,应根据设计要求的高度及位置,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将箱体固定在墙壁上,管子进箱处带好护口,将干线和支线分别引入,箱体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4.3.4.3探测器安装感温感烟探测器应水平安装,当不可避免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要大于45°,底座固定必须牢靠。

探测器距墙、梁边的水平距离要大于0.5m,其周围0.5m 内不得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 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5m;线型红外线感烟探测器的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为 0.3~1.0m ,距地高度不超过 2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