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屋面瓦安装工法(干挂)1.doc

屋面瓦安装工法(干挂)1.doc

屋面瓦安装工法(干挂)1.doc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屋面瓦(英红)干挂式施工方案一、范围本工法用于混凝土瓦的施工,坡屋面采用曼宁家屋面系统干法施工,更加有效简化屋面构造,优化屋面成本,降低屋面施工难度,以达到凉爽通风的效果。

二、参考的标准及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坡屋面建筑构造》00J202-1(标准图)《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三、施工准备3.1 材料及要求3.1.1 混凝土瓦(屋面瓦和配件瓦)的外观质量、承载力、抗渗性和抗冻性等技术性能,必须符合《中国建材行业标准》(JC746-1999)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3.1.2 顺水条、附加顺水条和挂瓦条等材质采用针叶树种(如杉木),须做防腐处理。

3.1.3 固定瓦片采用75mm长的耐腐螺钉,敲击抗风搭扣。

3.1.4 脊瓦采用托木支架处理。

混凝土瓦屋面与山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等接处,均应做泛水处理。

3.1.5 材料进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验。

3.2 主要机具弹线墨斗,铁锤,铁锹,电锯,木抹子,美工刀等3.3 作业条件3.3.1 屋面结构层、找平层等必须均按设计和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严格施工。

现浇砼屋面板密实,表面平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基层已验收合格。

3.3.2 防水层、保温层、檐口、天沟、泛水处理、排水沟、以及包括通气管、通风道和老虎窗等在内的结构突出物根部的施工均必须按规范和设计严格施工。

四、质量控制要点:4.1 材料的关键要求:4.1.1瓦材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

4.1.2瓦应边缘整齐,表面光洁,不得有分层、裂纹和露砂等缺陷。

瓦片的瓦爪与瓦槽的尺寸应配合适当。

4.2 技术的关键要求:4.2.1铺瓦次序必须是从檐口由上到下,自左至右的方向进行。

4.2.2混凝土瓦屋面的尺寸要求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3.天沟、檐沟的防水层伸入瓦内宽度不小于1504.瓦头挑出檐口的长度50—705.突出瓦面的墙或烟囱的侧面瓦伸入泛水宽度不小于504.3 质量的关键要求:4.3.1混凝土瓦不得有缺角(边、挖爪)、砂眼、裂纹和翘曲等缺陷。

4.3.2 挂瓦应平整,搭接紧密,并满足相应的搭接宽度及长度行列横平竖直,靠屋脊一排瓦应挂上整瓦;檐口出檐尺寸一致,檐头平直整齐。

4.3.3 屋脊要平直,脊瓦搭口和脊瓦与平瓦的缝隙、沿出墙挑檐的平瓦、斜沟瓦与排水沟的空隙均应用麻刀灰浆填实抹平,封固严密。

五、操作工艺5.1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表内嵌顺水排水沟安铺设节点防挂瓦覆易卷图解施工工艺铺保SAB 防屋面钉保温钉置挂瓦铺覆檐口挡①降低屋面结构,减少屋面荷载;②采用具有钉孔自闭功能的曼宁家萨博自粘型防水卷材,施工安全方便快捷,无漏水隐患;③采用内嵌法施工,减少一道细石砼保护层,减少施工周期,节约造价;④增加一道覆易卷材,具有夏季隔热功能,另外具有非常好的防水效果,加强整个屋面的防水安全性;5.2 SAB防水层施工:5.2.1基层处理:基面应坚固、干燥、干净(无尘土、无油污)凸起部分铲平,凹陷部分和裂缝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5.2.2涂刷基层处理剂盛处理剂的容器开桶后应充分搅拌,先用毛刷对基层节点周边、转角等处进行涂刷,然后采用涂刷或喷涂施工。

喷刷应均匀一致。

干燥后应保持表面清洁,如有污染变脏,应重新涂刷处理,待干燥后及时铺粘卷材5.2.3节点处理对檐沟(天沟)、变形缝、泛水、落水口伸出屋面管道,屋面上人口应按《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规定处理,应设加强层或附加层的部分均应按规定设置。

5.2.4自粘卷材铺贴先将卷材对准基准线全幅铺开, 从一头将卷材( 连同隔离纸) 卷起, 沿卷材幅长中线对折, 用裁纸刀将卷材背面隔离纸轻轻划开, 小心撕开一段( 约500mm) , 将撕掉隔离纸的这段卷材对准基准线铺贴定位。

再将揭起的半幅卷材重新铺开就位, 拉住揭下的隔离纸均匀用力向后拉, 慢慢将该半幅卷材的隔离纸全部拉出, 将卷材粘铺压实。

依照上述方法粘铺另半幅卷材。

拉铺时随时注意隔离纸的完整性, 发现撕裂、断裂, 应立即停止拉铺, 将撕断的残余隔离纸清理干净后, 再继续施工。

5.2.5垂直面铺贴垂直面由低向高铺贴,边展开边揭开隔离纸。

搭接边宽度同上,铺贴后应立即用橡胶压辊压实卷材。

5.2.6卷材收头收头处理要用密封胶密封,然后固定。

固定螺钉和顶端缝要密封。

5.2.7施工检查检查全部自粘卷材有无撕裂、破损、气泡、卷边、开口。

如有缺陷,应在缺陷处切开,排除气泡后恢复,并在上面扩大面积,在粘贴一块,押紧压实。

5.2.8防水铺设注意事项 5.2.8.1屋面基层完工后,混凝土机构板细部构造、接缝、保护层厚度等进行外观检验,并应进行淋水或蓄水实验。

5.2.8.2屋面的保温层和防水层应避免雨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5.2.8.3挤塑板应紧贴屋面基层,并铺贴平整、紧固。

分层铺设的挤塑板,上下层接缝应互相错开,板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

5.2.8.4铺设防水层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

(检验方法:将1㎡卷材平铺在屋面找平层上,静置3—4小时后,掀开卷材,卷材北部未出现凝结水汽即可。

5.2.8.5在屋面坡度大于15%时,防水卷材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设。

5.2.8.6防水建材长边搭接为70mm,短边搭接100mm 。

防水卷材施工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标准:裁减线开口位置裁减线裁减处开口处突出屋面节点安装方法:● 按照右图方法将边角补丁位置的附加防水层粘贴牢固 ● 在烟道周围按照左图事宜的安装顺序依次进行铺贴铺贴卷材前,基层表面应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应及时铺贴卷材。

铺贴卷材时,应将自粘性卷材隔离纸剥离干净。

卷材铺贴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褶皱。

5.3屋面放线首先放出屋面轮廓线,包括正斜脊线、水平檐口线、阴沟线,各个坡屋面需要找方,保证每坡屋面方正。

5.3.1 排水沟附加顺水条的定位放线首先依据斜沟的轮廓线(即中心线),平行于轮廓线的两侧,各放一根定位线,两条定位线之间是安装排水沟的区域,也是附加顺水条的定位线。

由于顺水条尺寸较高,应保证顺水条内侧最高点距填充完保温板后的阴沟线满足排水沟尺寸要求。

5.3.2当屋面中有斜脊时,应先沿斜屋脊的轮廓线两边,各固定一根顺水条,再安装坡面的顺水条。

5.4 顺水条的安装与布置顺水条的净距为600mm,满足挤塑保温板模数,垂直于屋面檐口均匀排列。

5.4.1顺水条及附加顺水条尺寸:屋面均采用30×30mm顺水条,对于60度屋面采用膨胀螺栓,间距600固定顺水条,其它坡度屋面采用70mm长的水泥钢钉,按定位墨线位置将顺水条固定在屋面上,所有固定顺水条的钉子最大间隔为500mm。

顺水条两侧亦可用胶泥浆(水泥砂浆加建筑胶)另行加固。

5.4.2双坡屋面的顺水条应与檐口齐平,顶端切成斜角,使其与屋脊平齐(距屋脊10mm),末端离屋檐边20-30mm。

5.4.3斜脊部位,应先沿斜屋脊的轮廓线两边,各固定一根顺水条,再安装坡面的顺水条。

排水沟的附加顺水条安装时由于顺水条尺寸较高,应保证顺水条内侧最高点距填充完保温板后的阴沟线满足排水沟尺寸要求,在屋脊和屋檐处其两端应与其他顺水条截齐。

5.5构筑铝制排水沟铝制排水沟采用铝制排水沟专用搭扣与附加顺水条连接,由下至上,上下搭接10cm,在檐口部位切成燕尾状。

5.6挤塑保温板的安装保温板嵌于顺水条之间,用顺水条将保温板卡紧,保证保温板连续,缝隙不大于1cm。

在檐口位置的顺水条之间固定一根横向木方作为保温板的挡头。

5.7铺设曼宁家覆易卷材5.7.1本产品铺设位置为顺水条和挂瓦条之间,可采用平行或垂直铺设,铺设时应将铝箔面朝上。

5.7.2平行铺设时应自下而上进行,垂直铺设时按当地最大频率风向搭接(不建议使用)。

5.7.3本产品上下幅搭接为150mm,左右幅搭接为100mm,相邻两幅搭接头应相互错开300mm以上。

5.7.4产品固定时用木垫块下压紧密封橡胶垫用30长防腐圆钉固定于顺水条上。

注:产品铺设后在每两根相邻顺水条间需保持<10mm 的下垂度,严禁产品与屋面相贴5.7.5在屋面同垂直墙面交接处,如不使用其他材料作防水处理,则本产品需留有能在垂直墙面上铺贴250的长度,该节点处防水做法参见本公司提供的节点图,或参照卷材防水做法。

如本产品不用在屋面同垂直墙面节点处作为防水材料,则应在垂直墙面处向内翻折100,固定于顺水条和挂瓦条上。

5.7.6在排气孔或屋面避雷针处应先在产品相应位置处作如下图2处理,后将排气孔或避雷针穿过,将拉伸部位与排气管或避雷针周围用密封条密封,用2mm 铜丝或18号镀锌铁丝绑扎,再用建筑用硅胶密封(见图3)。

5.8 挂瓦条的定位布置与安装5.8.1挂瓦条的定位布置挂瓦条的放线应在铺设完铝箔卷材后进行。

·屋面坡度为15°~17.5°时,主瓦上下搭接长度不大于120mm 。

覆易卷材 覆易卷材切口尺寸略小于孔径图2 图2mm 铜丝或18号镀锌铁丝缠紧·屋面坡度为17.5°~22.5°时,主瓦上下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

·屋面坡度为22.5°~90°时,主瓦上下搭接长度不大于75mm。

按照上述坡度大小范围的规定,确定最小的搭接长度,然后按下述方法计算确定挂瓦条的间距,放线顺序如下:①距正屋脊轮廓线向下30mm弹一平行屋脊的平行线,是确定最上端的一排挂瓦条的位置,即为B。

②从屋檐往上量出A=340mm,弹出一条平行于檐口边的平行线,确定第一排挂瓦条的位置。

③在A的区域内,从屋檐往上量出50mm,弹出一条平行于檐口边的平行线,确定屋檐第一排瓦的枕瓦条位置。

④再分别在左右山檐边量出L的长度,两檐边的长度极少相等,误差大的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保证每排瓦左右误差不超过5mm。

⑤挂瓦条间距不能大于上表中的规定值,以保证屋面瓦上下的最小搭接长度,使上一排瓦片的挡雨檐将下一排瓦的钉孔盖住。

如屋面坡度15°~17.5°时,挂瓦条间距不能大于300mm(420-120),以保证屋面防漏性能良好。

⑥为了使瓦片安装后,每排距均匀相等,将L的长度分别用下述公式进行计算,E即挂瓦条的间距,从第一排起向上,每间隔E弹出一根线,直至屋脊沿线。

在L区域段的挂瓦条定位尺寸的计算方法:⑴L/模数=C注:模数依据屋面的坡度而定(当坡度为15°~17.5°时,模数取300;当坡度为17.5°~22.5°时,模数取;当坡度为22.5°~90°时,模数取3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