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的信息,根据所学的地图知识回答1~2题1、下列图幅相同的四张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山东地图D、潍坊地图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赤道B、南北回归线C、20°W经线和160°E经线D、本初子午线读经纬网图,回答第3~5小题3、图中A 点的经纬度是()A、60°W,60°NB、60°W,60°SC、60°E,60°ND、60°E,60°S4、有关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A、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B、C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C、C点位于A点的东北方向D、B点位于C点的正南方向5、关于图中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有阳光直射现象B、A点有极昼极夜现象C、B点位于东半球D、C点位于北温带生产生活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地球表面冷热不均,降水差别很大,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6~7题6、下列有关气候方面叙述正确的是()A、山脉的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差异不大B、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沿海平原与东侧高原的自然景观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山脉“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C、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D、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原因是离海太远7、冬季,亚欧大陆东北沿海地区寒冷干燥,西北部沿海地区却温和多雨。
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大气环流和洋流(分别受寒流和暖流的影响)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异巨大,物产各具特色,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10题8、物产富饶的东南亚地区,盛产石油和锡矿砂,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下列物产与最大生产国对应正确的是()A、石油—菲律宾B、锡矿—印度尼西亚C、天然橡胶、棕榈油—泰国D、椰子—马来西亚9、有关南北美洲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美国、巴西是发达国家,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B、智利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C、阿根廷的小麦、牛肉、羊毛等农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重要地位D、墨西哥能源短缺,大量进口石油10、有关欧洲西部工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的工业多靠近河岸和海港,便于原料的运输B、欧洲西部农业生产水平高,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C、挪威、芬兰、英国、西班牙是欧洲西部最发达的国家D、荷兰以花卉种植业发达而著称,尤以郁金香驰名世界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自然、人文条件各异,物产丰富多样,根据所学的我国区域差异知识,回答11~12题1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B、我国大部分领土在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国家C、我国领土最北端在漠河以北的鸭绿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D、我国领土东西跨经度为50度,分属于东六区到东八区的3个时区12、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A、大豆B、小麦C、甘蔗D、甜菜下图是我国新疆某地局部示意图,A、B为绿洲中两个分布在河流沿岸的聚落。
据此回答13~14题。
13、近十几年来,A聚落规模不断扩大,B聚落规模不断缩小,这可能是因为A聚落规模的扩大会直接导致B聚落的()A、人口增长缓慢B、人口大量外迁C、土地荒漠加剧D、用水量减少14、为了增加收入,该地的农民都会选择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这主要是因为该地的()A、土壤条件适宜种植棉花B、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棉花C、种棉花不用灌溉,节约水D、种棉花省力,投资少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5~16题。
①②③④15、与①、④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16、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优势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①主要是煤炭和石油B、区域②主要是石油和水能C、区域③主要是地热能和核能D、区域④主要是水能和石油黄土高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这里有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根据所学的黄土高原知识,回答17~18题17、黄土高原储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的矿产资源是()A、铁矿B、石油C、煤炭D、天然气18、下列自然地理特征属于黄土高原的是()A、河道纵横B、森林密布C、冰川广布D、沟壑纵横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这里气候湿热,四季常青;经济繁荣,风景优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19、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A、金融、服装B、博彩、旅游C、农业、矿业D、对外贸易、房地产业20、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相比,香港和澳门具有的优势是()A、低廉的地价B、金融、管理、技术优势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D、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地区,工农业发达,世界著名的风筝都,山川秀美,气候宜人,历史悠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很丰富。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1~25题21、潍坊市最大的盐场是()A、灶户盐场B、羊口盐场C、岔河盐场D、菜央子盐场22、潍坊市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B、玉米C、小麦D、花生23、潍坊地处齐鲁故地,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下列旅游景点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是()A、山旺古生物化石B、诸城恐龙化石C、青云山、沂山D、驼山、十笏园24、关于潍坊市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A、潍坊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B、潍坊降水量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C、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北多南少D、季节变化不明显,气温年较差小25、潍坊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A、藏族和壮族B、回族和满族C、汉族和朝鲜族D、蒙古族和苗族一、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面答案表内:题号12345678910 1112 13 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地理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4页,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第Ⅱ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26 27 28 29 30 31 总分核分人得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50分)2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1)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到图中位置时,你家正午射进屋内阳光面积达到一年中最大。
(3)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此时太阳直射在上,你校的昼夜长短情况是;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北极圈内出现现象。
(4)从C公转到A时,你校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5)“五一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在图中的()A. BA之间B. AD之间C. DC之间D. CB之间27、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1)聚落可分为两大类。
(2)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____聚落,三处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原因是。
(3)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A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在此地建一处造纸厂是否合理?原因是。
28、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8分)(1)我国的中山站(69°S,76°E)位于长城站(62°S,59°W)的方向。
当中山站的区时是7月1日上午8点时,长城站的区时是。
(2)关于南极地区的环境叙述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陆B.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陆C.企鹅是南极洲的代表性动物D.南极大陆上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3)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要低很多,最主要是。
(4)煤炭是埋藏在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形成的。
现在发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试解释这一现象:。
(5)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月份,原因是。
29、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写出下列数字或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②城市,⑤城市,C 河流。
(2)五大湖地区是美国人口稠密的地区,在农业生产上属于(农业带)。
专门化和现代化是美国农业生产的两大特点,请你说出农业专门化的好处有哪些?。
(3)美国传统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工业区,近几年不断衰落,美国工业逐渐由东北部向部发展,原因是。
30、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9分)资料一:资料二: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7.1 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1)图中的①处位于我国地势的第阶梯。
(2)图中铁路线是铁路,主要经过的地形区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
(3)图示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4)青海玉树县位于长江上游,这是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由于气候、地形特殊,给抗震救灾带来了很大困难。
(5)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天气是。
A.雨雪B. 泥石流C. 沙尘暴D. 冰雹(6)长江自青海玉树至四川宜宾段称为,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7)玉树地震后,潍坊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从潍坊运至西宁走最近的铁路线应该是()。
A. 胶济线——京九线——陇海线——兰青线B. 胶济线——京沪线——湘黔线——兰青线C. 胶济线——陇海线——兰新线——兰青线D. 胶济线——京沪线——陇海线——兰青线31、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填写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工程和工程,属于交通建设的是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工程,该工程的实施有哪些重要意义?。
(2分)(3)四大工程中,所经过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2分)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A2.C3.A4.A5.C6.B7.D8.C9.C 10.D 11.A 12.C 13.D 14.B 15.D 16.A 17.C 18.D 19.B 20.B 21.B 22. C23. A 24. B 25. B二、综合题(共50分)26、(共8分)(1)逆时针(2) C (3)夏至北回归线上昼最长夜最短极夜(4)白昼逐渐变长(5)A27、(共8分)(1)乡村和城市(2)乡村沿河分布古代交通方式以河运为主,聚落沿河分布交通便利(3)B B处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4)不合理因为A处位于河流的上游,建造纸厂会造成水源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