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2005届)题目: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园林雕塑设计学院名称:园林与艺术学院指导教师:斯震刘贻永专业名称:园林双学位班级: 2002班学生姓名:金毓学号:1202005年2 月 26 日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或争论焦点)目的:走在浙江林学院新校区(东湖校区),那蜿蜒起伏的道路。
品种繁多的林木,错落有致的建筑,清澈见底的湖泊,以及三面环山的地形地势,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高标准的植物园、一个有品位的大公园。
园林雕塑既具观赏性、又富有寓意。
因此在现代的园林环境中是不可却少的一部分在对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的地理环境,园林环境,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叙述,讲述雕塑,园林雕塑,以及校园的园林雕塑,从而从林学院特殊的情况来设计园林雕塑。
首先什么是雕塑?用雕,琢,刻,塑等手段制作出具有实在体种的各种艺术形象,总称为雕塑。
它与建筑,绘画,工艺美术并称为造型艺术,雕塑这一艺术形成,不论古今中外,在人民的精神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优秀的雕塑作品能陶冶人们的心灵,具有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
同时由于所用材料坚固,大量作品永久的保留,从而成为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文明的象征。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雕塑艺术的历史。
我们通常所说的雕塑起源于古希腊,在古希腊,人们信仰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山的诸神。
同时人们也相信神和人长的一模一样,也和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
于是,古希腊人在创造了神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有着人类外表的身的雕塑,这些雕塑将神的崇高和人体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形式一直保存到罗马时代。
直到中世纪以后基督教开始成为信仰的中心,雕塑也多以教堂建筑雕塑和圣人雕塑为主。
经过了14世纪的“人文主义”,艺术家又重新发起了复兴运动,重显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文化。
到20世纪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雕塑从对象的选择到了素材主题等等方面,否定了传统的雕塑观念。
一直到现在人们对环境追求不仅仅是绿化和美化,还对环境的艺术形象和文化内涵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园林雕塑由然而生。
雕塑按其不同的功能可分为:陵墓雕塑,纪念碑雕塑,装饰雕塑,园林雕塑,民间雕塑,架上雕塑等等。
在现今社会中装饰雕塑和园林雕塑尤为突出,尤其被人们重视。
那什么是装饰雕塑,什么是园林雕塑呢?装饰雕塑与建筑密切结合,是一种用雕塑来装饰美化建筑的艺术。
而园林雕塑则是我要详细介绍的雕塑类型,因为它如今运用十分广泛。
园林雕塑一般安置在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以及居民住宅区小公园里。
园林雕塑从属于不同的园林景观,如南京莫愁湖的(莫愁女);上海西郊动物园的(动物)。
这一类雕塑全国品种很多,表现题材和形式较为灵活自由,如人物,动物,古代神话等等。
特点是规模较小,但能加强园林主题,美化环境,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综述范围:对林学院东湖校区园林环境的分析:好大的植物园:独特的校园美学:展示林学院东湖校区美丽的环境和别样的园林感受来建造独特的雕塑环境,合理运用各种雕塑在校园的空间位置的摆放。
主题:浙江林学院新校区(东湖校区)凸显‘林’字特色两千余种植物引入大学校园又加上意义非凡的雕塑,现代式的建筑,相得益彰,互相辉映。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浙江林学院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杭州西郊临安市。
现有衣锦和东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350亩。
衣锦校区古木参天,环境幽雅,为省级“文明校园”。
东湖校区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将建成校园环境国内一流的生态化、现代化、数字化绿色校园。
新校区(东湖校区)占地2000余亩,拥有“花园式的校园”的美寓。
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是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大学校园,年轻的学子们可以在课间坐在树荫底下的木凳上看书,或在湖边的沙滩上写生,或者爬上教学楼的楼顶,尽情欣赏校园的美景和周边自然风光。
整天忙着教学科研的大学教师,可以在工作之余在校园里散散步,或慢慢悠悠的骑上自行车,看看不同的景观,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享受一份特有的恬淡和宁静。
国务委员、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视察该校区时称赞说,“这是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
雕塑是空间中的艺术,通常认为雕塑的空间性分为实空间和虚空间两类,实空间指雕塑形体之间的距离,是内涵的载体。
虚空间指形体之外的空透部分,体现雕塑影象的关系。
虚实空间相生,形成了雕塑,然虚实空间仅仅只是构成了形体,唯有意念空间才真正赋予形体以灵性与智慧。
意念空间的特性表述。
意念空间是雕塑空间外的“空间”,即观者、雕塑作品及雕塑创作者三者的意念碰撞,形成三位一体的组合。
雕塑分为多种,有广场雕塑,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等等。
园林雕塑因其制作的方法和所处环境而得名,即在园林环境中,以各种可塑,可雕刻或可翻制的物质材料(如石头,木材,金属等)塑造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各种具体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意识。
园林雕塑作品五花八门,品种繁多,但最普遍是从功能上分类,(1)纪念性的园林雕塑,园林雕塑艺术由于其材料的永久性,为纪念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的雕塑艺术;(2)主题性园林雕塑,是为了鲜明的表现某个重大意义的主题;(3)装饰性园林雕塑,园林雕塑中大多数的是装饰雕塑,这类作品并不刻意要求有特定的主题和内容,主要的是发挥着装饰和美化环境的效应;(4)标志性园林雕塑,这些作品发挥着说明性的作用,树立了形象的标志;等等。
主要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圆雕指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可以四面观赏的,完全立体的一种雕塑,由于圆雕具有很强的空间表现力,在园林运用广泛,其表现风格多样,大体有三种——写实圆雕,装饰圆雕,抽象圆雕。
装饰圆雕所体现的审美因素,主要在于它的形式结构和色彩运动所呈现的造型美。
这种造型美不在于要求雕塑简单地去摹拟事物,再现现实,而在于通过对形体的夸张去传达和表达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风尚和趣味,此间,自由地运用形式的规律起着巨大的作用(比如放置在广州雕塑公园内的铸铁雕塑,仿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风格,造型夸张,极富装饰性)。
而除不传统的雕塑形式,还有相当部分新颖的雕塑形式,它们带有抽象的意念,在形,色,质上均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新雕塑”放置在园林环境中,确实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及思维方式,使人们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关系。
园林的多元化特征,成为某一区域的典型标志,在可陶冶人们的性情,又可满足人们不同的视觉要求。
(如广州第九届全运会而设计的火炬是件抽象的艺术作品)。
而浮雕不同与圆雕的多角度,它是平面上的雕出凸起的形象的一种雕塑。
早期的浮雕艺术表现,构图取材于宗教,神话和民间故事等,并以叙事性抒情长诗的方式表现一般文明的兴衰;而现代浮雕的审美性,概括性,原则性已发生了潜在的变化。
在这就不多加探讨了。
(如浙江林学东湖校区的大门两侧就是极具有艺术性的浮雕)。
因为雕塑形式的各具特色,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等特点,浙江林学院的园林雕塑应该是使人工艺术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浙江林学院校园大门东西跨度125米,南北纵深50米,两侧为一组不对称的浮雕墙,以星球演变、天地化物、细胞分裂、生命繁衍等有关宇宙奥秘为主题,揭示了万物生生不息的哲理。
2万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像打开的书卷,顶部呈无限上升的螺旋形状,蕴含着人类对自然与人类自身奥秘永恒探索的主题。
左右由两座小山拱卫,显得庄重沉稳,含蓄内敛,是整个校园的视觉中心和标志性建筑。
园林雕塑因其制作的方法和所处环境而得名,即在园林环境中,以各种可塑,可雕刻或可翻制的物质材料(如石头,木材,金属等)塑造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各种具体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意识。
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园林雕塑自身主体的艺术特性决定了深层人类精神能够在雕塑实体上获得自由存在,并强烈地向环境定向输入这种精神,具有强大的意化、情化、美化环境功能。
园林雕塑还要尽可能地体现园林所在与视觉上的性格指向。
作为造型艺术中雕塑艺术的特殊品种,园林雕塑有着其独特的一系列审美特点。
(1)环境的特定性,这次园林雕塑的首要特点,作品是为特定的位置创作的,一般不能轻易移动位置。
(2)材质的永久性,由于园林雕塑作品一般会在室外长期存放,因此决定其使用的材质必须是能经风雨耐寒暑的硬质材料。
(3)内涵的深刻性,由于有相对的永久性,园林雕塑常会用一些重大的主题与题材,学校当然首先要以学习为中心,突出一种学习努力,勇于拼搏的思想情绪,(4)视觉条件的特殊性,园林雕塑的特定位置决定了特定的视距和视角。
在林学院东湖校区园林雕塑中考虑特殊的艺术处理,视差,变形,对某些部分的强调和减弱,某些部分的拉长或缩短……突出其视觉的特殊性。
力求把新思想、新形式、新材料运用于雕塑作品,创造园林空间的活力美、时代美。
浙江林学院新校区(东湖校区)凸显‘林’字特色两千余种植物引入大学校园。
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规划与建设的总理念是:“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是这一理念的核心,即以人为中心,以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把育人理念渗透到校园环境的建设中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构建一个人本化的生态校园。
进了校园大门,就是一条宽敞的溯源大道,再往里面,紧接着一条弧形的上坡路——银杏路,放眼望去,湖面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时刻提醒着广大学生:我来这里该学些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四、参考文献(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格式参见《浙江林学院学报》)1,《现代环境雕塑艺术》湖北美术出版社土屋昌义2002年3月中国武汉2,《雕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陈刚1999年中国重庆3,《园林雕塑,小品》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区伟耕2003年2月中国乌鲁木齐4,《雕塑艺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叶实文1997年12月中国杭州5,《城市雕塑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陈绳正1998年11月中国沈阳6,《现代雕塑简史》现代艺术杂志社钱来忠2000年4月中国北京7,《人体雕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英}汤姆-福赖恩(杜小鹏译)2004年7月中国北京8,《西方雕塑——三维的旋律》安徽美术出版社李宏2003年5月中国合肥9,《园林装饰小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英}Geralding Rudge(阎宏伟陈晓春谢普译)2002年1月中国沈阳10,《城市环境雕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李全民石萍2002年2月中国辽宁11,《巴黎的雕塑艺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樊哲2003年8月中国杭州12,网上资料五、导师评语:签字:年月日六、学科意见签字:年月日本(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005届)题目: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园林雕塑设计学院名称:园林与艺术学院指导教师:斯震刘贻永专业名称:园林双学位班级:2002班学生姓名:金毓学号:1202005年 2 月28 日1、选题依据(课题来源、背景,2、研究目的和意义)选题依据:园林雕塑源于雕塑,随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园林雕塑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地中,在园林绿地中布置园林雕塑时,做到恰当安排、合理配置植物,才能更利于提高园林雕塑的使用价值,增强其艺术感染力,产生较理想的园林景观效果,更好地发挥园林雕塑在园林绿地中的“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