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作文题目 (327)

中考作文题目 (327)

中考写“他”类作文模拟演练【模拟演练】[文题之一]你生活的班集体中,其中一定有不少的能人,请你对班上的能人进行点击。

要求:1.题目自拟。

2.能对人物进行精妙的刻画。

3.文体不限,字数600字左右。

[构思点拨]从选材看,可以为班级的任何一个能人立传他们或是擅长琴棋书画,或是精通天文地理,只要具备了一技之长,都可列入能人的行列。

从构思看,可以采用横向铺展的方式,并列地介绍一个人多方面的才能或几个人某一方面的才能;可以用纵向拓展的方式,通过某一件事或某一项活动,将能人们的才能同时串联起来,进行集中的艺术处理。

勾勒人物时要刻画人物的神韵,展现人物的个性。

[例文参读]咱们班的三大女杰靓女许丽华她身材苗条,双眼流波,一条乌黑亮泽的麻花辫垂至腰际,俨然一小家碧玉。

提到许丽华的芳名,本校男生无一不条件反射似的为之振奋。

她所到之处,总有一群男生打着唿哨,推推搡搡。

她不光人长得靓,唱歌也是一绝。

那次青年节文艺汇演,她一曲《十五的月亮》把全场听众都给镇住了,那银铃般的歌声使台下师生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从此,她又多了个雅号:小夜莺。

侠女魏静她牛高马大,长发披肩,着一身紧身牛仔衣。

走路风风火火,说话大大咧咧。

在男生面前兄弟前兄弟后,在女生面前也兄弟左兄弟右,活脱脱一介侠女。

一日,我班一女生在食堂被一无赖纠缠,那女生回寝室时哭哭啼啼似林黛玉。

侠女得知,哪里咽得下这口气。

硬是押着那厮赔了理道了歉,还吼了他个狗血淋头。

此后那厮见了她,也规规矩矩叫她一声静哥。

因她特讲义气,所以在班上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连老班也敬她三分。

一日,她背着挎包蹿进教室,已迟到半小时。

照例说,老班应是大发雷庭才对。

可当她喊报告时,老班二话设说便宣她进教室,并饶有兴趣地问:挎包装的是什么?静哥潇洒地甩甩头上长发,神秘地说:钞票,大把大把钞票!随即转身归位,留下同学们一张张惊讶的面孔。

才女晏敏才女的最大爱好是看小说。

休息时,抱着砖头厚的小说啃得如痴如醉的那位准是她!才女最大的特长是写作。

她的语言功底极好,用老师的话说鲜活得可以掐出水来。

在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对她来说那是小菜一碟。

这不,又一篇佳作《朋友》发表在语文周报的头版头条,乐得语文老师笑逐颜开,在班上大夸特夸,说她的作品可以和琼瑶媲美云云,甚至还屁颠屁颠地扬着报纸到别的语文老师面前炫耀去了。

才女在语文老师心中的地位那就可想而知了。

每逢和她说话,语文老师真恨不得把自己脸上的笑容摘下来送给她。

总而言之,咱们班的三大女杰,那简直酷毙了!(选自《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2003。

10作者:陈严)[例文评点]文章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文章巧用靓女、小夜莺、侠女、静哥等称呼,也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

另外,动词的准确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例文参读]我的敌人鄙人好斗,故有诸多敌人。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搜集对方资料乃战前要事,我自然不可松懈,经数日侦察,成果大致如下:一号劲敌阿旺擅长科目:此君尤擅数学,其大脑运转速度可与电脑相比,遇到一个数学难题,如此这般,10秒之内必有答案。

盗版一句别人的至理名言:若阿旺30秒之内不能解决一道题目,原因只有一个这是道错题!其威力可见一斑,须小心备战!秘诀(这可是经数次卧底精心调查出来的):据了解,此君家庭乃累世聪明之人。

遗传学家说:一个人的遗传因子占70%以上。

咳,天生人才!其他:曾两度夺得状元之位。

但此人虽头脑极好,却不受女生青睐,何故?此乃本班最邋遢之人也!二号种子选手老余擅长科目:语文。

此人乃班上唯一能与我在语文上争锋者,实力当不容小觑。

秘诀:据其母透露,她每天放学后马上回家打开书包看书至子时。

可见,此乃典型的勤奋好学型。

虽本人素不屑于勤奋,但高尔基说过:天才出自勤奋。

勤奋的她可能真的会成为天才!其他:此人人缘好得要命,曾一度成为本班最佳人缘奖得主,风头直逼身为班长的我。

看来,在论成绩的同时,也要担心自己的宝座了。

三号急剧升空新星黄剑口香糖擅长科目:此人乃阿旺派新秀,顾名思义,他在理科方面胜我一筹。

秘诀:此人原是铁拐李英语在70分上下打转转,可如今已考到80多分,想必是下了一番苦功。

所以,在秘诀上应属老余派。

其他:既然与其他的人都有师徒关系,何不来个三剑合璧?于是,他加入了本人的漫画派。

既是本人亲自批准,画功自然了得。

另外,他还有着与我、阿旺、老余三人都不沾边的体育特长。

看来,此人不得不防。

想来,作为一国之君,自然不能成为邻国之手下败将。

看来,鄙人尚须加油,加油,再加油!(选自《校园文学》2003。

8作者:陈如)[例文评点]本文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三大特色:一是运用风趣的语言描摹人物,如一劲敌、二号种子选手、三号急剧升空‘新星’。

二是运用新颖的形式展现人物,全文分三个小标题铺开,然后以擅长科目、秘诀、其他构文。

三是抓住鲜明的特点刻画人物,阿旺大脑灵活,老余语文出色,黄剑口香糖理科优秀等。

[文题之二]你与家人朝夕相伴,你对他们异常熟悉。

也许不假思索,你也能描摹出他们的笑貌,举手投足,脾气爱好……那就拿起笔吧,向同学介绍你的家人吧。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要描摹出人物的情态神韵特点。

[构思点拨]从内容上,可以是家人熠熠闪光的优点,也可以是无伤大雅的缺点,如爸爸勤勤恳恳,妈妈啰啰嗦嗦……从结构上,可以依次介绍家里人的性格特点,也可从几件精彩的事件中展现人物形象。

描写人物,应用典型化的动作、传神的外貌、个性化的语言来直接表现人物,也可以用间接描写进行侧面烘托;还可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巧妙结合,立体地刻画人物形象。

[例文参读]嫁给足球的母亲我一直认为,母亲应该嫁给足球。

因为,母亲爱足球比受父亲更多一点。

母亲说,她和足球相爱是天生注定的。

这话大概有些夸张。

理由是她为足球付出了很多情感,而足球带给她的却只有极少的快乐。

所以她和足球的关系只能算为单恋。

而不能说是相爱。

据我了解,母亲最关注的中国足球队,过去由于腿太软,不是遭遇黑色星期一就是遭遇黑色星期五。

这可害苦了母亲这个铁杆球迷。

无论中国足球队是兵败汉城还是折戟大阪,无论是翻船吉隆坡还是梦断巴格达,她都没少摇头苦笑咬牙切齿,没少捶胸顿足扼腕长叹。

中国足球队的失败,让不少球迷伤心绿茵场。

然而母亲历尽苦难,依旧痴球不改。

她说她相信中国足球队。

时值中国足球队再次冲击世界杯,母亲在全家财政出现赤字的情况下,不惜重金买了一台海尔彩电,告别了她多年读球听球生涯。

从此,母亲的记忆力奇迹般比以前好了许多。

只要有中国足球队参加的比赛,她都会准时收看,分秒不误。

即使家人正在收看其他节目,她也会大义灭亲,开足最大的嗓音喊:体育频道!体育频道!我们是从来不会也不敢抗命的。

因为我们坚信,如果母亲少看了万分之一秒足球比赛,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爆发。

母亲否认她的行为和美国企图独霸世界是同一性质。

她铿锵有力地强调自己看的属于国家大事,而我们看的全是儿女情长。

我们说不过母亲,只好摆出一副宰相肚里能撑航空母舰的样子。

但没过多久,想起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又忍不住想一饱眼福了。

于是我们召开了家庭紧急会议,决定对母亲实行冷战政策。

但由于她只关心足球比赛,竟然对我们的敌对态度视而不见,以致她和大家的关系变得像以巴两国一样紧张。

在这样的日子里,母亲俨然成了千夫指,经常被我们横眉冷对。

等她终于发现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时,我们已经准备起义了。

母亲想不出防止战争升级的办法,无奈之下去厨房里演奏锅瓢交响乐,为众人送上一桌香,以示赔罪。

不过,你别奢望她会忍痛割爱。

到了足球比赛的时间,她还是那个和你争夺遥控权的拼命三娘。

中国足球队出线的那一天,母亲非常激动,她说:有一支球队,用了长达44年时间冲击世界杯,近24年吹响了7次冲锋号,但其中6次的声音都是嘶哑的,只有这一次……不知不觉中,母亲阳光灿烂的脸上,居然多了两串晶莹的泪珠。

那天晚上,我睡得很迟,不经意间听见她在梦中的呓语:中国出线了,中国出线了……当中国而不是中国足球队反复从母亲嘴里传出时,我才明白她为什么会如此痴迷足球。

我想我会爱上足球的,因为嫁给足球的母亲,因为出了线的中国!(选自《创新作文》2003。

5作者:王翔)[例文评点]本文题目新颖别致,语言风趣幽默,立意高远深刻,结尾含蓄有力,不失为一篇写人佳作。

更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从爱球的小题材中,居然挖掘出了爱国的大主题。

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值得借鉴。

[例文参读]外婆的顺口溜我的外婆年近古稀,身子骨却还很硬朗。

外婆小时候没读过书,是个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但她老人家编顺口溜的本领特别强,一张嘴就是一大串。

寒冬的早晨,我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裹在被窝里,死活不肯起床。

外婆做完了家务活,见我还在睡,便问:佳佳(我的乳名),咋还不起床?被窝里暖和舒服呗。

我拉过被子蒙上头。

我满以为这下外婆无话可说了,谁知,她竟把冰冷冷的双手一齐插进了我的被窝,同时还说着顺口溜:早晨空气最新鲜,多吸几口能成仙、晚睡迟起懒在床,天天这样命不长。

一听这话,我顿时毛骨悚然,乖乖地起床了。

饭后,弟弟把嘴一抹,拔腿就想往外跑,外婆忙拦住他:哪去?弟弟堆起笑脸说:去玩一会儿。

不行,得先洗碗!外婆厉声喝道、弟弟立刻挤出满脸愁容:您饶了我这一回吧,我的同学约我来了。

外婆不理弟弟,顺口溜又溜出来了:人越玩越懒,嘴越吃越馋。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

弟弟听了,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不得不乖乖地洗碗去了。

暑假里,被称为电视迷的表弟到我家作客。

这下可真是放虎归山了。

你瞧,他整天除了吃饭,就是看电视。

日子一天天过去,可他的《暑假作业》却还未完成一半。

这天,外婆又和他粘上了:小宣,你咋天天看电视,不读书?暑假还长着呢!表弟满不在乎。

听了这话,外婆的顺口溜又钻出来了: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别说时间早,一去没处讨。

表弟笑了,他特别爱听外婆的这些押韵的话儿。

于是,马上关掉电视机,做作业去了。

外婆的顺口溜,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句句都能使人从中受到教益。

我和弟弟不节约用水;他便说:冷水要人挑,热水要人烧。

村里人爱打麻将,不干农活,她就说:阳春三月不做工,十冬腊月喝北风。

还有打铁熬糖,各有一行、秧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树老半心空,人老百事通、栽花傍墙,养女像娘……无论什么事儿,外婆都能用顺口溜抖落出来。

别看外婆不识字;她可称得上是我们这儿的语言大师哩!(选自《初中生优秀作文》2002。

10作者:陈卓)[例文评点]很多写老人的文章,多是写他们的勤劳、善良、宽厚、仁慈等,这篇习作却独辟蹊径从外婆的顺口溜入手、写活了一个富有情趣的乡村语言大师的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