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完整版)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完整版)
5. 逐步学会有顺序地穿脱衣裤,衣物放指定的 地方。
6. 分清衣裤前后,会拉拉链、扣纽扣,折叠衣 物,会穿脱鞋子,分清左右。
(三)盥洗和如厕的卫生要求
(1)刷牙 养成幼儿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的好习惯。 (2)洗脸 每天早晚要洗脸,外出归来要洗脸,用流动水洗,或 用湿毛巾洗,包括耳后、脖子都洗到。 (3)洗手 饭前便后及手脏时能主动洗手。 (4)洗澡、洗头 定期洗澡、洗头。 (5)剪指(趾)甲 每周剪一次手指甲,每两周剪一次脚趾甲。 (6)盥洗用具 洗脸、洗脚盆要专人专用,定期清洗消毒。盥洗 池、厕所、便盆应天天清洗消毒。 (7)如厕 培养幼儿不随地大小便,活动时不尿裤,睡觉时不尿 床,按时排便、排尿,不憋便、尿等良好习惯。
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案例)
11:00~11:30 午餐 11:30~11:50 餐后活动 12:00~14:20 午睡 14:20~ 15:00 起床、点心、喝水 15:00~15:45 区角、游戏、户外活动 15:45~16:00 离园准备 16:00~17:00 离园活动
四、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内容及要求。
(四)执行生活制度的注意事项
(1)坚持执行 (2)保教结合 (3)家园同步(避免5<2) (4)个别照顾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生活作息制度举例
表7—1 整日制幼儿园生活作息制度(夏季)
时间
7:30—8:15 8:15—8:45 8:45—9:00 9:00—9:30 9:30—10:15 10:15—11:15 11:15—11:30 11:30—12:00 12:00—12:15 12:15—14:30 14:30—15:15 15:15—16:15 16:15—16:30 16:30—17:00 17:00—18:00
面和衣服,不东张西望。骨头、残渣放在指定的地方, 不要将自己不吃的饭菜挑在别人碗里。 吃完饭再站起来,轻放椅子,离开饭桌,送回餐具。 饭后漱口、擦嘴、洗手。 5.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清洁,残渣放渣盘。 6.餐后将餐具放到指定地点。擦嘴、漱口。
进餐
1. 餐前:不做剧烈活动,将椅子搬到餐桌前, 有秩序地进入盥洗室洗净手、脸,安静 入座。
不边走边喝水。 6. 剧烈运动后稍事休息再喝水;饭前、饭后半小时少
饮水。 7. 4.用个人专用口杯喝水,口杯用后放回固定的地方,
内容
来园、晨检、晨间活动,早操 盥洗、早餐 活动区活动 教学活动 活动区活动(两次活动间喝水 、如厕) 户外游戏活动(体育活动、体育游戏) 室内安静活动及盥洗、喝水 午餐 午餐后盥洗及散步 午睡 起床、盥洗、如厕、午点 室内各类游戏活动、户外活动 饭前安静活动及盥洗 晚餐 离园
表7—2
时间
7:30—8:00 8:00—8:15 8:15—8:45 8:45—9:00 9:00—9:30 9:30—9:45 9:45—10:15 10:15—11:15 11:15—11:30 11:30—12:00 12:00—12:15 12:15—14:30 14:30—15:15 15:15—16:30 16:30—17:00 17:00—18:00 18:00—19:30 19:30—20:30 20:30
(4)教师注意观察婴幼儿的饮水量,剧烈运动后不应喝大量水。帮助 婴幼儿学会渴了主动饮水,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
(四)喝水
1. 用自己的杯子喝水,不在剧烈运动后立即喝水,不大量 喝水
2. 不端着杯子到处跑,不将水洒在地上,不玩饮用水 3. 喝完水立即将杯子放回原处 4. 愿意定时饮水。需要时会主动取水喝。 5. 正确取水,不浪费水,不喝生水,喝水时不说笑,
进餐 如厕
教育 活动
睡眠 盥洗 来园
离园
进餐 你认为幼儿教师应如何照顾幼儿进餐?
(1)进餐前: ①为幼儿创设舒适、愉快的进餐环境; ②让幼儿适当地喝点开水,洗手,如厕,做一点安静的游戏, 不做剧烈运动; ③注意激发幼儿的食欲。 (2)进餐中: ①不进行说教; ②注意培养幼儿文明的进餐习惯; ③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3)进餐后: 教师要注意养成幼儿擦嘴、漱口、收拾碗筷的良好习惯,, 并带幼儿散散步。
(一)进餐
餐前准备
(1)创设舒适、安静、愉快的进餐环境
(2)让幼儿喝点水,洗手,如厕 (3)做点安静的活动或游戏 (4)激发幼儿的食欲
(1)准时开饭,进餐时间20-30分钟
餐时组织
(2)仔细观察幼儿进餐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不催促、不比赛,不说教、不批评,不扫地 (4)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和卫生习惯
至周四安排一些有难度的教育活动; 2、家园作息时间保持一致,周末不要太多
学习负担,不要玩的太疲劳; 3、特长班安排恰当。
(五)托幼机构一日生活常规及要求
入园
盥洗
进餐
如
自选区 域活动
集体活动
午睡
体育锻炼
户外活动
离园
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案例)
7:20 ~7:50 晨间接待 区域活动 7:50---8:50 晨间活动 早操 8:50~9:10 入厕 盥洗 晨间谈话 9:10 ~9:30 教学活动 9:30~10:10 区域活动 10:10~10:35 户外游戏 10:35~11:00 餐前活动与准备
2. 进餐:正确使用餐具,姿势正确按时进食, 不挑食,不剩饭菜,吃饭不发出太大响声, 做到慢嚼细咽,不掉饭粒和菜屑,不随便 离开座位。
3. 餐后:收拾好自己的餐具,放在指定的容 器内,用饮用水漱口,用餐巾擦干净嘴和 手,将餐巾放好。
(二)睡眠
保教人员在照顾幼儿睡眠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1)睡前准备工作要做好。 教师要做到“三要”: 一要提醒幼儿如厕, 二要要求幼儿不做剧烈活动, 三要要求幼儿安静地上床。 (2)创造良好睡眠环境。 良好的睡眠环境要求: 安静、空气清新、室内光线不宜太强。 (3)培养幼儿正确睡姿。 睡眠以右侧平睡为宜,不蒙头睡,不用手压着心脏、腹部、 头脸,宜用鼻呼吸。 (4)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四)盥洗
1、饭前便后及手脏时主动洗手 2、早晚、午睡后、外出归来要 洗脸 3、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 4、定期洗头、洗澡,每晚洗外阴、洗脚 5、按时修剪指(趾)甲 6、盥洗用具应专人专用,定期清洗消毒
盥洗—教师
6.组织幼儿有序地盥洗。
7.将正确的盥洗方法、爱清洁、节约用水等图示 呈现在盥洗处,提醒幼儿遵守。
(四)喝水
婴幼儿每天需要保持一定的饮水量。 婴幼儿喝水是托幼园所一日生活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1)上下午各组织一次集体饮水,提醒并允许婴幼儿随时喝水。提醒、 帮助婴幼儿安全有序地取水和取放水杯。
(2)婴幼儿应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喝水,避免泼洒。教师应提醒婴幼儿 喝水的速度,不能太快。
(3)婴幼儿个人专用水杯每天清洗并消毒。
洗头
次澡,冬季不用每天洗澡,必须每晚清洗外阴
部和脚。
夏季可以隔一两天洗一次头,冬季可以隔三五
(5)剪指 天或一个星期洗一次。
甲
每周剪一次手指甲,每两周剪一次脚指甲。
(6)如厕 培养幼儿不随地大小便,活动时不尿裤,睡觉时 不尿床,按时排便、排尿,不憋便、尿等良好卫生 习惯。中大班的幼儿,应学会自己料理大小便和穿、 脱裤子。
(三)盥洗和如厕的卫生要求: (1) 刷牙 幼儿应养成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的好习惯,掌握
正确的刷牙方法。
(2)洗脸
每天早晚要洗脸,外 出归来要洗脸,用流 动水或湿毛巾洗,耳 后、脖子都洗到。
(3)洗手 饭前便后及手脏时要洗手,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4)洗澡、 幼儿应定期洗澡、洗头。夏季每天可以洗一两
好习惯。 (3)是保教人员做好工作的基本保证。
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应遵循的原则
(1)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的交替 (2)室内活动与户外活动的交替 (3)正规活动与非正规活动的交替 (4)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交替 (5)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冬夏两个季节可以根据气温季节做出一定 的变化。
(三)制定生活制度的原则:
异 常情况。 5.纠正不良进餐习惯。 6.督促指导幼儿餐后擦嘴、漱口。
进餐—幼儿
1. 愉快、安静地进餐(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随便说笑 打闹)逐步掌握独立进餐的技能
2. 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中大班使用筷子)一手 扶住碗,喝汤时两手端着碗。
3.菜、馒头与稀饭应搭配着吃,不吃汤泡饭。 4.逐渐养成进餐的文明行为习惯。 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慌不忙,不咂嘴。 不挑食,不用手抓食物,不剩饭菜,不弄脏桌面、地
(一)幼儿一学年生活制度内容及要求
(合理安排幼儿一学年的生活制度) 1、根据家长工作需要调整暑寒假时间; 2、新入园的幼儿不必要求太严; 3、保教人员熟知幼儿及其家庭状况; 4、幼儿园大班生活制度逐步靠近小学。
(二)幼儿一周生活制度内容及要求。
(根据幼儿身心特点来安排) 1、周一和周五安排较简单教育活动,周二
穿依顺序、衣服摆放位置、整理床铺。
(5)饮食要适量 (6)提醒幼儿如厕,检查衣袋
(7)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午睡
1. 安静地进寝室到自己的床位前,铺好被子
2. 按顺序脱衣服、鞋、裤子,整齐地放在固定的 地方
3. 保持正确的仰、侧卧睡姿,不蒙头,不交头接耳, 吮手、咬被角等。安静入睡
4. 起床时,先掀开被子下床,然后按顺序穿裤子、 鞋子、衣服,整理好床铺
第八章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制度
集体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降低常见病发病率,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工作任务:遵循以保健为基础、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 原则,认真落实每一项卫生保健工作任务。具体有10 点
托幼园所常见卫生保健制度
一、健康检查制度 二、膳食管理制度 三、体格锻炼制度 四、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制度 五、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六、卫生与消毒制度 七、伤害预防制度 八、健康教育制度 九、信息收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