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角的功效与作用

八角的功效与作用

八角(学名:Illicium verum),又称茴香、八角茴香、大料和大茴香。

是八角茴香科八角属的一种植物。

其同名的干燥果实是中国菜和东南亚地区烹饪的调味料之一。

为生长在湿润、温暖半阴环境中的常绿乔木,高可至20米。

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南方。

果实在秋冬季采摘,干燥后呈红棕色或黄棕色。

气味芳香而甜。

全果或磨粉使用。

基本介绍形态特征八角树八角为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灰色至红褐色。

单叶互生,革质,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5~12厘米,宽1.5~5厘米,顶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狭楔形,上面有光泽和透明的油点,下面疏被柔毛;叶柄粗壮,长约1厘米。

花春季开放,单生叶腋,花被肉质;萼片3,黄绿色;花瓣6~9,排成2~3轮,淡粉红色或深红色,阔卵圆形或长圆形;雄蕊11~20枚,排成2~3轮;心皮8~9枚,分离,花柱短,基部肥厚,柱头细小。

聚合果排成星芒状,直径2.5~3.5厘米,成熟心皮红棕色。

种子扁球形,棕色,有光泽。

蓇葖顶端纯或纯尖,稍反曲。

花期每年两次。

春果收期在1~2月,秋果期为8~9月,以秋果为主。

同属其他种白花八角,百山祖八角,大八角,大花八角,大屿八角,地枫皮,滇南八角,滇西八角,短梗八角,柱八角,贡山八角,红毒茴,红花八角,红茴香,厚皮香,八角,假地枫皮,假地枫皮(原变种),峦大八角,闽皖八角,滑叶八角,少果八角,少药八角,四川八角,台湾八角,文山八角,西藏八角,小花八角,野八角,粤中八角,中缅八角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半阴。

药物成份含挥发油、脂肪油、蛋白质、树脂等。

油中含茴香醚(anethole)、黄樟醚(Safrole),茴香醛(anisaldehyde)、茴香酮(anisylacetone) 水芹烯等。

还可以提取莽草酸(Shikimic Acid),是制取抗流感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

[2]莽草酸存在于大量高等植物或微生物。

由于八角科植物的果实中含有较大量的莽草酸,在八角的甲醇提取物中能含有超过10%的莽草酸,所以才经常被作为提取莽草酸的资源植物。

[3]营养素含量营养素含量营养素含量碳水化合物(克)75.40脂肪(克)5.60硫胺素(毫克)0.12烟酸(毫克)0.90锰(毫克)7.42钙(毫克)41.00铜(毫克)0.63蛋白质(克)3.80镁(毫克)68.00核黄素(毫克)0.28维生素E(毫克)1.11锌(毫克)0.62铁(毫克)6.30钾(毫克)202.00磷(毫克)64.00胡罗卜素(微克)40.00维生素A(微克)7.00钠(毫克)14.70纤维素(克)43.00硒(微克)3.08栽培技术1.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干净采取去劣留优、去弱存强、去密留稀的原则合理疏伐,每亩保持30—45株为宜。

要及时中耕,清除林内杂草和灌木,避免与八角争肥、争光,清除病虫害的孳生源;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新根萌发。

要适时喷施新高脂膜,保上述工作之效。

八角树、花和果实2.合理施肥,防治病虫施肥以复合肥为主,依据实际树势定量定时。

要注意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防治。

要同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肥效和防治效果。

3.合理整枝,控梢促花对生长发育不正常、病虫枝、干枯枝要及时剪除,剪刀伤口要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愈合组织生长,防腐烂病菌侵染,防土、雨水污染,防伤口干裂。

要在花芽分化期和夏季旺长期适时环割涂抹促花王2号(南方品),控冬梢抽发、夏梢狂长,促花芽分化,多开花多坐果,均衡大小年。

4.强花壮蒂,膨硕果实在花蕾期、坐果期和果实速长期,均要喷施壮果蒂灵,可大大增粗果蒂,提高营养的定向输送,强花势,促坐果,促使果实发育快,品优质好。

2产地分布分布区域生于亚热带湿暖山谷中。

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

台湾、福建、广东、贵州、云南、浙江等省区均有栽培。

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八角产量为全国之首,为八角之乡;广西桂平市中沙镇大容山为绿色天然无硫干、湿货八角基地。

主要产地八角(9) 广西是八角茴香的主要产地,分布在桂西南、桂南、桂东南、桂中部分县,桂西北、桂北也有一些县生产,面积约320万亩,产量在1万吨以上,占全国总产量90%左右,广西既是八角茴香的主产地,也是全国最大的集散地。

广西金秀县八角主要分布的罗香、金秀、金秀林场、长垌、忠良、六巷、大樟等乡镇。

解放后八角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1951年,全县仅有八角林120亩,产量不足1000公斤。

至1987年底,全县有八角林4.07万亩,年产八角25-40万公斤。

罗香乡罗运村为八角生产专业村,1984年八角收入占全年总收入78.4%。

特别是1994年以来,金秀县把八角生产作为林区产业支柱,加强八角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在山内大力发展种植八角。

至2002年,全县有八角25万亩,年产优质大红八角近4万吨。

2002年被国家授予“八角之乡”称号。

到2013年八角的种植面积达到全县面积的70%以上。

八角为金秀县的主要产业之一。

广西的钦洲、浦北、六银镇年产1000万斤以上。

广西的大容山年产2000万斤以上,多为绿色天然无硫八角广西八角种植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产区为广西梧州藤县古龙镇,古龙八角种植面积近30万亩。

古龙镇生产的八角果粒大、色泽鲜、含油量高。

[4]古龙八角种植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现有‘龙淳’商标注册。

2006年6月,古龙被命名为“中国八角之乡”。

2008年,法国国家电视2台选址古龙拍摄《广西八角》纪录片。

古龙八角,已经香飘海内外,名扬四海。

[5]3药食价值八角果实与种子可作调料,还被中国传统医学当作药物使用。

该医学理论认为其具强烈香味,有驱虫、温中理气、健胃止呕、祛寒、兴奋神经等功效。

除作调味品外,八角还可供工业上作香水、牙膏、香皂、化妆品等的原料,也可用在医药上,作驱风剂及兴奋剂。

其性温,味辛。

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等症。

现代一些研究显示,其因其含有黄樟醚而需要引起关注。

食材性状成熟果实,该品为聚合果,多由8个蓇葖果组成,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

蓇葖果长1~2cm,宽0.3~cm,高0.6~lcm;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平滑,光泽;质硬而脆。

果梗长3~4cm,连于果实基部中央,弯曲,常脱落。

每个瞢荚果含种子1粒,扁卵圆,长约6mm,红棕色或黄棕色,光亮,尖端有种脐;胚乳白色,富油性。

气芳香,味辛、甜。

[6]八角(图2)【别名】八角大茴、大茴香。

【性味】性温,味甘辛。

【归经】归脾、肾经。

【功效】散寒,理气,开胃。

宜:胃寒呃逆,寒疝腹痛,心腹冷痛,小肠疝气痛者宜食;肾虚腰痛者宜食;脚气病人宜食。

忌:阴虚火旺者忌食;眼病患者忌食;干燥综合症,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活动性肺结核者忌食;胃热便秘者忌食。

原料介绍八角是八角树的果实,学名叫八角茴香,为常用调料。

八角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又名茴香。

八角是我国的特产,盛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颜色紫褐,呈八角,形状似星,有甜味和强烈的芳香气味,香气来自其中的挥发性的茴香醛。

八角是制作冷菜及炖、焖菜肴中不可少的调味品,其作用为其他香料所不及,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

营养分析果实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茴香醚(Anethole)、茴香醛(Anisaldehyde)和茴香酮(Anisylacetone)。

①八角的主要成分是茴香油,它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②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并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7]药性功效八角性温,味甘辛,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温中健脾的功能;可用于治疗恶心呕吐、胃脘寒痛、腹中冷痛、寒疝腹痛、腹胀以及肾阳虚衰、阳痿、便秘、腰痛等病症。

茴香油具有刺激胃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的作用。

[8]相关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9]1. 适宜痉挛疼痛者、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食用2. 不适宜阴虚火旺者食用。

食物相克补骨脂恶甘草,忌诸血。

宜:胃寒呃逆,寒疝腹痛,心腹冷痛,小肠疝气痛者宜食;肾虚腰痛者宜食;脚气病人宜食。

忌:阴虚火旺者忌食;眼病患者忌食;干燥综合症,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活动性肺结核者忌食;胃热便秘者忌食。

[10]制作指导①八角在烹饪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煮、炸、卤、酱及烧等烹调加工中,常在制作牛肉、兔肉的菜肴中加入,可除腥膻等异味,增添芳香气味,并可调剂口味,增进食欲②炖肉时,肉下锅就放入八角,它的香味可充分水解溶入肉内,使肉味更加醇香③ 做上汤白菜时,可在白菜中加入盐、八角同煮,最后放些香油,这样做出的菜有浓郁的荤菜味④在腌鸡蛋、鸭蛋、香椿、香菜时,放入八角则会别具风味。

⑤药炖汤头制作炸羊肉块香酥肥鸭炸麻辣牛肉炸软酥牛肉杏仁萝卜猪肺汤家制脆皮鸭脆皮鸭子京烧羊肉清炖汤头制作,每餐3~5克食疗作用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八角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但这并未被现代医学证实。

注意事项多食八角可能会伤目,长疮。

每年第一次开花所结的果实称为“春八角”,第二次开花结的果实称为“秋八角”,秋八角肥壮饱满,皮红色,气味浓郁,品质较好。

[11]4食谱八角烤虾1.鲜虾洗净,去壳留头尾;柳橙切片,备用。

2.将作法1的鲜虾加入青葱、八角、柠檬汁、橄榄油及所有调味料腌约20分钟。

3.将作法2的鲜虾放入烤箱中,以180℃烤约10分钟,取出加上作法1的柳橙片装饰即可。

八角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调味料,其味微辣中伴有微甜,主要产于广西、广东等地。

别名又叫大料、大茴香。

【营养成分】八角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茴香油、茴香烯和失水戊糖等,营养丰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茴香油主要是茴香醚,其余为少量的甲基胡椒酚、葱香醛、茴香酸、茴香酮、水芹烯、柠檬烯等。

【药性功效】八角性温,味甘辛,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温中健脾的功能;可用于治疗恶心呕吐、胃脘寒痛、腹中冷痛、寒疝腹痛、腹胀以及肾阳虚衰、阳痿、便秘、腰痛等病症。

茴香油具有刺激胃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的作用。

【宜食】八角适宜患有胃寒呃逆、心腹冷痛、便秘、小肠疝气痛、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脚气等症者食用,每次3~5克即可。

也宜作为调味品食用,可以芳香开胃,增进食欲。

用八角来炖、焖、烧肉类、豆制品及烹调凉菜时均可增香解腻,祛膻除腥。

【忌食】阴虚火旺的眼病患者和干燥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痛风、糖尿病、癌症患者(热盛者)忌食。

此外,过量食用容易伤目、长疮。

【文献参考】《本草蒙荃》:“主肾劳疝气,小肠吊气挛疼,干、湿脚气,膀胱冷气肿痛,开胃止呕,下食,补命门不足。

”《品汇精要》:“主一切冷气及诸疝烂痛。

”《得配本草》:“多食损目发疮。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