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论述】【分数:14分】得分:14分[1]论述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影响。
答:论自由教育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提出的自由教育理论。
一个人仅仅把理性用来控制情感还是不够的,还应当追求更高级的东西,即自由思考的生活。
这种教育就是自由教育。
自由教育的对象是人的理性灵魂,人的理性灵魂的功能是沉思。
自由教育的实施,要想达到沉思的效果,需要两个基本条件:(1)闲暇;(2)自由学科。
沉思活动需要充分的闲暇。
闲暇并非无所事事,闲暇与沉思相联系。
沉思的活动也是一种有为的活动,他本身既有较高的严肃的价值。
自由学科是自由教育实施的另一个必备条件。
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学科,才是自由人应当学习的知识。
所谓自由学科,包括读写算、体操、哲学、音乐、绘画等。
总之,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由教育是唯一适合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自由教育以自由学科为基本内容,并且应避免机械的、专业化的训练。
答案:理性|目的|闲暇|自由学科|自由人|职业准备|高级能力|理性的发展|自由学科|影响【题型:单选】【分数:1分】得分:1分[2]欧洲“新学校运动”中最早开设的一所新学校是()。
A 乡村教育之家B 罗杰斯学校C 艾博茨霍姆学校D 公民学校答:C答案: C【题型:简答】【分数:5分】得分:5分.[3]唐代书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唐代书院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的动荡和需要。
2、书籍聚集和传播。
3、私人讲学的传统。
4、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答案:①社会的动荡和需要。
②书籍集聚和传播。
③私人讲学的传统。
④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1分[4]明代第四次禁毁书院是专门针对书院。
答:东林答案:东林【题型:多选】【分数:2分】得分:2分[5]以下属于宋代六大院的有()。
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太极书院D 石鼓书院E 嵩阳书院答:ABDE答案:ABDE.【题型:名词解释】【分数:3分】得分:2分[6]苏格拉底法答: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古希腊三杰之首。
他认为,人天生是由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可以使人得到改进;他认为,道德是实践的哲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智慧即德行;在智育方面提出要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除学习政治、伦理、雄辩术以外,还要学习几何、天文、算术等学科。
并且在他的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之为“苏格拉底法”,又叫“产婆术”。
他的哲学思想极大地丰富了研究哲学的内容范围,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
被西方学者尊为圣贤。
答案: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错误和模糊的认识,从而发现真理。
其步骤有三个:讽刺、定义、助产术。
【题型:单选】【分数:1分】得分:1分[7]从()时期开始,我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
A 夏B 商C 西周D 春秋战国答:C答案: C【题型:简答】【分数:5分】得分:5分[8]简述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
.答: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有以下几点: 1、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
2、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
3、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实验区。
4、梁漱溟的“乡村建设”。
5、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实验”。
答案:①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
②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
③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实验区。
④梁漱溟的“乡村建设”。
⑤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实验”。
【题型:论述】【分数:14分】得分:9分[9]论述洪堡德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在初等教育上,发展学生的理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宗教情感,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在中等教育上,洪堡德的改革使文科中学的办学方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至教师的质量,都有了较大的起色。
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提出了学术自由的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德国近代的教育制度,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洪堡德的改革尤其促进了以后德国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许多国家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模式。
答案:初等教育|师资|中等教育|文科中学|高等教育|柏林大学|教学|科研【题型:名词解释】【分数:3分】得分:2分[10]《学记》答:《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教育专著。
《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
《学记》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总结出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兼顾,学习与休息兼顾)、豫时孙摩(预防不良倾向产生;善于抓住适当时机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作用)、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长善救失(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等等教育教学原则,提出了问答、讲解、练习、类比等教学方法。
答案:《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
【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1分[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有三个组成部分: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灵魂。
答:理性答案:理性【题型:多选】【分数:2分】得分:2分[12]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的有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教育改革计划有()。
A 康多塞计划B 库新计划C 拉瓦锡计划D 雷佩尔提计划E 拉夏洛泰计划答:ACD答案:ACD【题型:简答】【分数:5分】得分:5分[13]简述朱熹提出的主要教学原则和方法。
.答:朱熹《中庸》上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当做教学过程,并认为"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在教学过程中,他提出了几项教学原则和方法。
1.居敬穷理 2、学思力行 3、因材施教 4、循序渐进答案:①居敬穷理。
②学思力行。
③因材施教。
④循序渐进。
【题型:单选】【分数:1分】得分:0分[14]美国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州是()。
A 宾西法尼亚州B 纽约州C 伊利诺州D 马萨诸塞州答:答案: D【题型:多选】【分数:2分】得分:2分[15]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落的原因主要是:()。
A 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B 贵族统治力量衰落C 社会动乱,战争频繁D 私学兴起.E 学术下移答:ABC答案:ABC【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1分[16]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选士制度。
答:九品中正答案:九品中正【题型:名词解释】【分数:3分】得分:3分[17]“三舍法”答: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变法期间(“熙宁兴学”)制定的太学生升级与出仕的制度。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为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即在太学分立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制定系统的“三舍升补法”。
“升补法”的基本原则是德行与经艺并重,私试成绩与公试、舍试成绩并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和太学的地位。
答案:“三舍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即将太学分成外舍、内舍、上舍。
初入学者为外舍,经考试升入内舍和上舍,上舍生名列上等的,就可不参加科举考试而直接授官。
【题型:简答】【分数:5分】得分:3分[18]英国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870年《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
法案规定: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地方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在没有学校的地方,允许私人在一年内设校,过期者由地方委员会设立公.立学校;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离。
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从此,英国出现了公、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
以后,英国又相继通过有关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的法规,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答案:①在教会学校设置不足的地区,设立由纳税人选举的地方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学校。
用地方税收举办公立初等学校。
②教派学校得以保持,但不能从地方税收中得到补助。
③公立学校可以进行不属于任何教派的教学。
④规定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
初等教育法的颁布,奠定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
【题型:单选】【分数:1分】得分:1分[19]()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近代学制。
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答:B答案: B【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1分[20]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使用最普遍、流传最长远的蒙养教材是《》、《百家姓》、《千字文》。
答:三字经答案:三字经.【题型:多选】【分数:2分】得分:2分[21]《四书集注》中的“四书”指的是()。
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论语》E 《学记》答:ABCD答案:ABCD【题型:名词解释】【分数:3分】得分:1分[22]自然后果法答: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自然后果法”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犯了错,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让他自作自受,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已所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从中接受教训。
答案:自然后果法:卢梭在道德教育方面反对口头说教,主张儿童通过自然体验来解决问题。
如果儿童有不良的行为,只需要使他们感受这些不良行为的后果。
【题型:单选】【分数:1分】得分:1分[23]古代希腊斯巴达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重视()。
A 和谐发展教育B 军事体操教育.C 文法弦琴教育D 艺术体操教育答:B答案: B【题型:多选】【分数:2分】得分:2分[24]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教育体系主要包括()。
A 干部教育B 普通初等教育C 高等教育D 社会教育E 普通中等教育答:ABDE答案:ABDE【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1分[25]《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大学之道,在,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称为“三纲领”。
答:明明德答案:明明德【题型:单选】【分数:1分】得分:1分.[26]“重振儒术”是哪朝的文教政策?()A 汉朝B 魏晋C 唐代D 元朝答:C答案: C【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0分[27]昆体良的主要著作为《》。
答:雄辩术原理答案:雄辩术原理【题型:单选】【分数:1分】得分:1分[28]壬戌学制规定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学制结构是()。
A 5—4—3B 7—3—2C 6—3—3D 5—3—4答:C答案: C.【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1分[29]智者所确定的“三艺”是指、修辞、辩证法。
答:文法答案:文法【题型:单选】【分数:1分】得分:1分[30]布拉梅尔德是()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