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1.统计班级戴眼镜的同
学,提出和眼睛有关的一
些问题。
2.复习回顾
(1)组织学生一起复习回
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组织学生一起复习回
顾透镜对光线作用。
其中通过用曲度不同的凸
透镜做实验,引起同学们
的思考,再通过分析讲解
得出结论,曲度不同的透
镜对光线会聚作用不同,
并通过绘图的方式让学生
直观感受到曲度越大,会
聚作用越强。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
行思考。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
忆之前所学凸透镜成像
规律并在学案上通过画
图的形式来标注答案。
前面的①②③问同学们
可以根据已有知识在学
案上作答,后面同学们
通过观察实验,根据现
象“焦点位置不同”引
起思考,理解曲度不同
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
作用不同,得出曲度越
大,会聚作用越强,焦
距越短。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
望,引起同学们的兴
趣,调动同学们学习眼
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同学们意识到物理
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
于生活。
为后面讲解眼睛成
像特点,以及透镜的应
用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回
答成像规律,可以提高
课堂上的效率。
通过回顾和讲解凸
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
透镜的发散作用,以及
曲度不同的透镜对光
线的作用不同,为后面
讲解眼睛以及眼睛的
矫正做好知识上的准
备。
其中讲解曲度不同
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
聚能力不同采用实验
观察的方法,可以使同
学们直观的看到光线
的偏折情况,便于同学
们理解掌握。
二、新课教学板块1—眼睛的结构和视物原理活动1.组织学生一起回顾
眼睛的结构,然后再通过
类比的方式使同学们认识
到眼睛的成像原理和凸透
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学生和老师一起回顾眼
睛的结构。
学生采用类
比的方式来认识眼睛的
成像过程和前面所学习
的凸透镜成像一样。
采用类比的方式来认
识眼睛的成像原理,使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便
于同学们理解接受。
板块2—视力的矫正板块
板块3—透镜的应用活动2和同学们一起采用
讨论分析、绘图、课件展
示、气球模型演示、实验
的方式讲解人的眼睛既能
够看清楚近处又能看清楚
远处的原因。
活动3.首先通过讲解的方
式说明近视眼的形成是由
于人长时间看近处导致睫
状肌失去对晶状体的调
节,使晶状体的曲度变大,
会聚能力变强,使光线会
聚于视网膜之前。
然后提
出问题怎样使光线会聚于
视网膜上?引起同学思
考。
可以将光线变得发散
一些,引出利用凹透镜来
矫正。
最后通过实验的方
让同学们直观观察。
在整
个过程中采用绘图的方式
绘图说明。
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
讲述远视眼以及矫正过
程。
采用在主光轴上绘图展示
的方式讲解说明凸透镜在
照相机等光学产品上的应
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分
析讨论、观察、并通过
实验亲身感受人眼睛看
清楚近处和看清楚远处
的原因。
形成性练习1、2
学生开始仔细聆听近视
眼形成的原因,然后思
考得出利用凹透镜可以
进行矫正,最后认真观
察老师所进行的演示实
验来进行体会。
后面通
过形成性练习3进行巩
固落实。
同学们采用上述同样的
过程来学习远视眼的形
成以及矫正。
后面通过
形成性练习4进行巩固
落实。
学生观察聆听。
形成性练习5、6
采用分析讨论的方式,
可以牵着学生的思绪
一起走,使同学们能够
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
中去。
采用绘图的方式
进行讲解便于理解接
受。
采用模型演示的方
式可以将抽象的问题
形象直观的体现在同
学们面前。
采用实验的
方式可以可以使同学
们切身感受到睫状肌
的调节功能。
采用绘图的方式可以
将复杂的光学现象跃
然于纸上,便于同学们
理解接受;采用提问的
方式可以引起同学们
的思考,调动同学们的
学习主动性;采用实验
的方式来验证可以使
同学们直观的感受凹
透镜、凸透镜对光线的
作用。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
学生清晰明了轻松的
进行接受掌握。
课堂效
率也得到明显提高
2
3
三、复习总结
1.眼睛的结构及视物原理
2.视力的矫正
3.透镜的应用
引导学生参与总结。
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同学们的总结归纳能力。
四、阶段性评价
1.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及矫正
图一为_____眼,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变____(强/弱),导致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前/后)。
为了矫正近视眼,即减弱这种会聚能力,需要配戴具有____(发散/会聚)作用的_____(凸透镜/凹透镜),如图____。
图三为_____眼,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变____(强/弱),导致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前/后)。
为了矫正远视眼,即增强这种会聚能力,需要配戴具有____(发散/会聚)作用的_____(凸透镜/凹透镜),如图____。
2.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 ,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
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
焦距为4cm 、8cm 、10cm 和12cm 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
A .焦距为4cm 的凸透镜
B .焦距为8cm 的凸透镜
C .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
D .焦距为12cm 的凸透镜 3.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一1.2m 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相当于照相机)就
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阶段性评价1落实检查目标2的落实情况
阶段性评价2、3落实检查目标3的落实情况
五、布置作业
P80课后作业1、2、3、4,完成课后小实验自制望远镜。
落实巩固所讲内容,并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