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河城市形态案例研究

跨河城市形态案例研究

跨河城市形态案例研究跨河城市形态案例研究现状河道参数•河道长度:14km•河道宽度(控制宽度):500-700m•水面宽度:180-230m•堤岸线两侧高差:5-6m•堤岸内有防洪要求,只能做构筑物•现状河道断面1:两侧低密度高层建筑为主•现状河道断面2:两侧以多层建筑为主岸线单调,天际线控制无韵律感建筑离河心线较远,未形成连续界面城市跨河发展模式•定义:城市先在河流的一侧岸地建设,待条件成熟再跨越河流到对岸发展。

如上海、维也纳。

•特征:1.最常见的跨河发展模式;2.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所跨河流由窄到宽;3.跨河发展的原因多为城市扩大带来的用地短缺;4.跨越发展前都经历了岸线-腹地的城市发展过程;5.城市跨河形态从不均衡到均衡大多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跨河时间早的城市先在呈现均衡形态,反之则否。

•定义:分自然演进以及规划指引两种。

前者城市发展早期就跨河发展,长期演进过程中始终保持双岸布局形态,如纽伦堡;后者则由规划设计决定建城之初即跨越河流,如纽约、堪培拉。

•自然演进类特征:1.因古代的技术水平低下,此类城市在少数;2.跨越河流较小;3.两岸形态均衡;•规划指引类特征:1.往往是首都或重要城市,规划构想是政治意图的表现;2.对河流的航运要求不高,更多考虑的是其形态对城市的作用;3.现代规划偏于理性和技术,更容易实现;4.两岸城区同时建设,形态易于和谐统一。

•定义:城市由河流中央的岛屿起源,然后向四周发展,城市跨越河流并占据两侧用地发展,如巴黎。

•特征:1.少见的跨河发展模式;2.因为河心岛用地紧缺,城市跨河发展较早;3.岛屿的存在缩短了河道的宽度,利于跨越;4.岛上保留着城市最早的历史元素,如巴黎圣母院;5.以河心岛屿作为城市最初选址的做法与中国风水观念相背,因此在我国无此类城市。

•定义:城市两岸城区早期独立发展,各部分没有紧密联系,后通过行政建制改革或其他原因,独立的部分被组合成一个整体。

如武汉、布达佩斯。

•特征:1.组合前两岸独立发展,并具有一定的特点;2.多数此类跨河城市跨越的河流较宽,如长江1.3公里宽;3.此类城市是由于行政建制改革形成的,所以没有漫长的自然演变过程;4.由于所跨河流较宽,对经济技术要求高,因此这类城市近代才实现跨河;5.两岸城市合而为一,利于实现城市的集聚效应,但原有独立的城市体系及中心区需要通过规划调控进行职能分异。

案例研究跨越河流泰晤士河新、旧多瑙河塞纳河新、旧淀川黄浦江余姚江、甬江、奉化江长江曹娥江跨河时间1世纪中叶由北至南跨河20世纪初公元2、3世纪——20世纪90年代19世纪60-70年代——上世纪80年代跨河原因用地扩张用地扩张用地扩张用地扩张政府决策殖民扩张——用地扩张两岸现状形态比较均衡非均衡均衡均衡非均衡均衡均衡非均衡城市跨河发展模式协同发展跨越发展协同发展、中心向外跨越发展跨越发展中心向外、独立组合独立组合跨越发展河流通航情况密集密集密集一般密集密集密集一般平均河宽(含两侧控制带)250700-800150新淀川800、旧淀川1505003001500400-600平均水面宽度230新多瑙河270、旧多瑙河160120新淀川460、旧淀川854202501200180-230沿河道路体系混合型混合型双梳型新淀川两侧为双梳型,旧淀川两侧为混合型混合型混合型混合型双梳型两侧功能行政、金融、文化、交通、公园、居住商业、文化、商务办公、体育、公园商业、文化、办公、科研、公园、居住新淀川两侧主要以居住功能为主,此外少量的商务、工业功能;旧淀川两侧中之岛段以行政、商务商业为主,北段以居住、体育、公园为主。

以金融商务、商业、会展为主三江交汇口江侧功能以商业、商务、公园为主,交汇口外围以居住、工业、仓储为主武昌、汉口段以商业、居住、公园为主,汉阳段以工业、商业、居住为主以居住、商务、行政、城中村为主两侧建筑类型多层、高层混合旧城方向多层为主、新城方向集中高层形成节点两侧多层新淀川两侧低层、多层、少量高层,旧淀川两侧多层、高层多层次多层、高层、超高层组合高层、多层混合多层次多层、高层组合低层、多层、少量高层,未形成层次关系驳岸类型核心岸线硬质驳岸,大部分河段自然驳岸硬质驳岸、自然驳岸硬质驳岸硬质驳岸、自然驳岸硬质驳岸硬质驳岸硬质驳岸、自然驳岸自然驳岸滩地利用方式自然滩涂未专门利用新、旧多瑙河中,为调节洪水人工筑造最大宽度250米的多瑙岛,提供各类水上、陆上运动的休闲场所,并成为著名的多瑙岛音乐节的承办场地。

无新淀川两侧滩涂主要以公共体育场所为主,或保持为原状湿地;旧淀川滩涂集中在中之岛以北河段,主要以公园和公共体育场为主无滩地外延都做硬质驳岸处理后开放为公园汉口段3.5公里长滩地设计布置公共公园,其余滩地除少量布置体育场地和小码头外保持自然状态生态自然滩涂,部分建成湿地公园重点项目金丝雀码头联合国城德方斯中之岛外滩、陆家嘴CBD——————距离与视觉效果研究分析D/H 与视觉效果研究观点D/H对空间的感受对象感觉0.5能接近,有狭窄感被封闭(包围)的感觉‘对岸竖向景物只能看到一半,有封闭恐怖感1高度和宽度之间均衡高度和空间较协调,强调了封闭感,对岸竖向景物能看全1.52离开了,有广阔感对面建筑物容易看清,2.5以上时容易产生广场恐怖症的感觉3一般占有整个视野,虽然构成景观的一部分,但看起来有独立性,以其说围成了一个立体不如说形成场地的边界,立面上的细节看不清了4减少了封闭性与周围景物成为整体围成庭院、广场的D/H 上限6封闭性的下限8封闭性消失了,有一片汪洋之感良好广场的D/H舒适的D/H63°45°34°27°18°14°9°8°视距D/H 空间开放感两岸整体感<100m <1包围感很强内聚感很强100-1200m 1月8日开放感较强内聚感较强,无排斥感>1200m>8开放感很强排斥感很强跨河城市空间感受分析国内外城市跨河交通设施比较(以相似河流宽度为基准)城市跨越河流河宽(m)桥梁(座)隧道(座)桥/隧总数(座)平均间距(km/座)巴黎塞纳河120356410.3天津海河10015015 1.1布拉格伏尔塔瓦河200170170.8广州珠江25013114 2.8伦敦泰晤士河250282300.6宁波甬江、余姚江、奉化江25011213 1.5科隆莱茵河400808 1.3太原汾河300707 1.9华沙维斯瓦河500606 2.1上海黄埔江50066122首尔汉江100020222 1.9武汉长江1200404 6.7纽约哈迪逊河1300184159 1.1杭州钱塘江120030310.3伦敦维也纳巴黎大阪上海宁波武汉上虞河流:泰晤士河城市跨河发展模式:协同发展河道宽度:250m沿河道路体系:混合型桥梁数量:研究河段长度13km,共有桥梁12座两侧功能:行政、商业金融、文化、交通、公园、居住两岸建筑类型:多层高层混合,形成多个节点驳岸类型:核心岸线硬质驳岸,大部分河段自然驳岸行政中心商业文化中心商务金融中心伦敦老城是伦敦的政治、商务、文化中心。

空间形态:建筑越靠近岸边,高度越低。

核心区中央绿轴直通水边,与开敞的滨水绿地一起形成绿廊。

天际线:以相近的建筑形体,中心高两侧低的高度控制,塑造富于整体感,起伏有度的优雅端庄的天际线形象。

重点项目金丝雀码头位于伦敦西印度码头的中心,它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通过1991年开通的DLR轻轨和2000年开通的Jubilee地铁延线与伦敦市中心及其他地区相连。

伦敦市机场距此只有几英里,乘公共汽车便可方便到达。

内港式的岸线处理和主次分明的轴线形态处理手法使其成为伦敦城的新亮点。

河流:新、旧多瑙河城市跨河发展模式:跨越发展河道宽度:700-800m,水面宽度新多瑙河270m、旧160m 沿河道路体系:混合型桥梁数量:研究河段长度10km,共有桥梁12座两侧功能:商业、文化、商务办公、体育、公园两岸建筑类型:旧城方向多层为主、新城方向集中高层形成节点驳岸类型:硬质驳岸、自然驳岸河西多层区:连续的沿河界面(18-24m)河东高点区:醒目的地标节点(150m)•动静水道分离,休憩水面与交通水面相互不干扰•生态岛屿兼公共开放空间的作法•与老城呼应的低密度连续建筑界面塑造•重要跨河桥梁处设置形式新颖的地标建筑节点,暗示城市发展方向借鉴意义维也纳旧城维也纳联合国城新、旧多瑙河中,为调节洪水人工筑造最大宽度250米的多瑙岛,提供各类水上、陆上运动的休闲场所,并成为著名的多瑙岛音乐节的承办场地。

河流:塞纳河城市跨河发展模式:协同发展、中心向外河道宽度:150m沿河道路体系:双梳型桥梁数量:研究河段长度12km,共有桥梁31座两侧功能:商业、文化、商务办公、体育、公园两岸建筑类型:沿岸两侧行道树形成绿墙,多层建筑位于绿墙后形成连续界面,偶尔有开敞空间垂直河道形成轴线驳岸类型:核心区硬质驳岸、外围自然驳岸河流:新、旧淀川(宽为新,细为旧)城市跨河发展模式:跨越发展河道宽度:新800m,、旧150m,水面宽度新46m、旧85m沿河道路体系:新为双梳型,旧为混合型桥梁数量:新淀川为主要通航河道,选择研究河段12km,共有桥梁14座,;旧淀川为次要通航河道,选择研究河段14km,共有桥梁31座两侧功能:新淀川两侧主要以居住功能为主,此外少量的商务、工业功能;旧淀川两侧中之岛段以商务商业为主,北段以居住、体育、公园为主。

两岸建筑类型:新淀川两侧低层、多层、少量高层,旧淀川两侧多层、高层驳岸类型:硬质驳岸、自然驳岸大阪中之岛中之岛被自东向西流经大阪市中部的堂岛川和土佐堀川夹在其中,是大阪市行政、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这里除市行政大楼、银行、报社外,还集中了公园、美术馆、图书馆、公会堂等各种文化设施。

中之岛公园是大阪最早建成的公园。

河流:黄浦江城市跨河发展模式:跨越发展河道宽度:500m,水面宽度420m沿河道路体系:混合型桥梁数量:研究河段14km,共有桥梁两座,隧道5条。

桥梁间距3km,隧道间距0.7-3km两侧功能:以商务、商业、会展为主驳岸类型:硬质驳岸河流:余姚江、甬江、奉化江城市跨河发展模式:中心向外、独立组合河道宽度:300m,水面宽度250m沿河道路体系:混合型桥梁数量:研究河段14km,共有桥梁12座,其中铁路桥1座、车行桥11座,车行桥间距0.35-1.8km两侧功能:三江交汇口江侧功能以商业、商务、公园为主,交汇口外围以居住、工业、仓储为主驳岸类型:硬质驳岸河流:长江城市跨河发展模式:独立组合河道宽度:1500m,水面宽度1200m沿河道路体系:混合型桥梁数量:研究河段14km,共有桥梁2座、隧道一条,桥梁间距6.7km,桥梁+隧道间距3.2km两侧功能:武昌、汉口段以商业、居住、公园为主,汉阳段以工业、商业、居住为主驳岸类型:硬质驳岸、自然驳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