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电影市场对比与青少年电影消费习惯的矫正一、湖北电影市场做的好的方面从我1个多月在湖北省的调研来看,做的好的地方主要原因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会员制度和团体营销做的好;第二,广告收入、卖品收入、票房收入等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卖品收入快速营销做的好;第三,上的影片质量和排序做的好,进口片相对受欢迎;第四,吃穿住等一条龙,整个商场甚至商圈的整体优势打造的很好,影院场地尤其是大厅的场地利用的很好,鄂州就是其中比较好的。
二、湖北电影市场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省市县影院的关系问题,省市县的影院各搞各的,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院线基金跟下面也只是供片的关系,怎么把省市县影院的资源整合,打造一个整体优势;第二,省市县乡镇影院的分成问题,目前省市县乡镇影院的分成比例(院线基金45%、电影基金5%),省市县乡镇的营收情况和成本情况不同,应按不同比例征收。
国家先征收后通过补贴的方式不容易形成企业的优势,反而会形成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和寻租腐败行为,国家应改变扶持方式,“变输血”为“造血”,形成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第三,乡镇文化站等文化资源相对独立,文化资源利用率低,需要将乡镇文化站等资源进行整合;第四,建立地方特色问题,湖北省有黄梅戏,河南省有豫剧,还有一些科技片和生活片,但县市只是单纯的放电影,并没有结合地方特色建成一个完整的电影放映节目;第五,政府政策模糊问题,补贴政策模糊、标准不统一和资金不到位问题;第六,影院价格协调和竞争协调,主管部门协调问题。
工商局基本不管竞争事务,进口片涉及低成本、低价格进入市场,工商局的回复居然是给老百姓做好事,这对整个电影产业都是有害的,税务局只管收税,不管其他的,电影市场急需主管部门整合职能,完善市场监管;第七,影院费用控制问题,影院的支出相对随意,没有形成严厉的支出制度;第八,消费习惯培育问题,培养消费者看电影的习惯,尤其是对学生和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培育,减少玩麻将等赌博性行为;第九,税收优惠问题,电影设备和其他设施的折旧和进项税问题(电影设备更新快,成本高,进项税抵扣更多和折旧折更多更好);第十,政府诚信问题,政府的规划很好,但新上来一个领导就把原来的项目给抛弃了,不管原来的收益率,这对招商引资和整个行业的发展都不利。
政府可以考虑从一段时间规划角度保证投资人的利益,过段时间再变,既保证投资人的利益和政府的诚信,也保证竞争。
三、美国好莱坞做的好的地方(一)盈利模式可靠,影片制作资金来源充裕盈利模式主要为知识产权、电视广告、卖品收入、票房收入。
知识产权收入、广告收入、卖品收入、票房收入是其主要的收入,其中卖品收入占了整个收入的30%—40%、知识产权收入和广告收入占比30%,票房收入占比30——40%,好莱坞的电影并不是靠电影赚钱,而是靠卖品、知识产权和广告赚钱。
盈利模式得到公认后,制片厂模式的融资渠道顺畅,发行公司的预付款、政府补贴、税费返还、电影投资基金及电影投资机构的贷款等拍电影的资金随之变多,影片制作资金得到保证后,科技等相关设施的水平相应提高,拍出来的电影的视觉效果相当好,因此好莱坞才能将商业和艺术、产业化运作模式和视觉享受完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盈利模式和影片制作资金来源相互促进,共同成就了好莱坞模式。
(二)上下游相互制衡,关键环节重点把控,确保质量核心的上下游包括电影品牌的持有发行公司、经纪公司、艺人、工会、电影投资基金、电影贷款公司、制作公司、后期制作公司、发行公司、担保公司、院线等等。
各个环节分工明确,上下游相互制衡。
制片人为保证电影的融资和片子顺利,必须由担保公司监理和担保,担保公司为保证收益,必须对影片的方方面面提供审查。
担保公司提供完成担保的前提条件是电影的所有主创人员都必须是工会的成员,所有工会成员在参演一部电影时又都必须使用同样的合同文本。
公司的CEO无法决定一部电影是否拍,决定权是在几个副手身上,副手无法决定到底用哪个演员,演员由专门的选人导演来决定。
由于上下游相互制衡,电影的融资和发行、完成担保、演员等重点环节受到重点把控,各环节为保证自己的收益必须严格把关,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有助于制片人获得更多投资,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三)历史底蕴较厚,形成成熟的产业运作机制好莱坞电影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政治考验、电视竞争的文化考验、流行文化过剩的环境考验,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市场化投资模式、工业化生产模式、商品化发行模式和消费化放映模式的运作体系。
好莱坞这种在产业化的基础上,寻求艺术规则与经济规则、文化规则与产业规则的融合,克服了电影输出在不同国家所面临的种种政治障碍、经济障碍、文化障碍,形成了一套开拓国际电影市场的政治经验、文化经验和经营经验,适应海外市场特殊性的良性自我调节机制,建立了全球市场营销网络。
好莱坞电影的投资、生产、发行、放映及其后产品开发的相关环节基本形成程序化和标准化,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电影产业运作模式。
从项目来源看,主要有电影品牌的再拍摄计划、经纪公司的打包项目、独立剧导演和大牌演员带来的项目。
从投资来看,投资有担保机制,商业模式较好,投资资金充足,投资方可以同时投资几十部影片,投资的规模效益好,资金回收快。
从发行来看,大公司和配套的子公司众多,华纳兄弟、20世纪福克斯、派拉蒙、哥伦比亚、环球和迪斯尼等公司实力雄厚,能提供充足的运作经验和资金,还有一些配套的子公司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
从电影人的素质来看,好莱坞的电影人以电影为事业,事业心强。
从政府管控角度来看,美国政府只对电影进行分级管理,不会采取其他干预手段,也不会给业者提供什么帮助。
(四)青少年电影消费习惯的矫正通过1个多月的调查,中国电影市场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从以上提出的10个问题入手,需要借鉴美国好莱坞的经验的是借鉴好莱坞的盈利模式,上下游相互制衡,重点环节重点把控,管控质量,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培育产业,切不可操之过急。
但本文重点不放在问题与需要借鉴的意义上,而是集中在青少年看电影消费习惯的培育上。
我们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美国大片的票房和上座率远远高于国产电影的票房和上座率。
原因归结于,中国主旋律文化所强调的稳定、团结、昂扬的基调,特效有限,与青少年的个性不符;美国主旋律文化个体宣泄、个人英雄、感官刺激,特效做的相当好。
因此不少电影院为了赚取更高的票房,想法设法排进口大片,国家规定每年可以进口33部,但不少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的方式,以及各种传媒手段纷纷进入中国,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和学生的观念造成冲击,不利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的培育和传统文化的吸收。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看到现在学生这种麻木的状态,不免为这个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不禁要问我们这一代究竟怎么了。
怎么这么多学生上了大学都不知道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多学生没日没夜的打游戏、看视频、泡妞、混日子,怎么学习就为了考试,怎么到了考试就想到抄袭,为什么平时不努力学习,为什么全国的院校尤其是文科类院校的风气变差,风气变差的根源又在哪里,我们的信仰又在哪里。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我认为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电影市场的泛滥和教育方法的不当。
电影市场在中国的主要投资者并不是懂电影的投资者,而是有钱的一些老板,投资、发行、放映等环节没有明确分开,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没有理清楚,这导致中国拍出来的很多电影没有质量,国外大片就趁机而入了,形成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占领。
适度的抢占市场对于国产影片的改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现在的国外大片已经基本占领中国市场,他们所提倡的理念跟我们的相差太大,这对于我们青少年消费习惯的矫正是很不利的。
我并不是一个意识形态者,而是不想看到国家动乱。
1840年,我们几乎全世界第一的综合国力,最后还是被打的遍体鳞伤,究其根源还是青少年从小就没有信仰,没有思想,一辈子过去了还是这样过着安稳的日子。
185年后的今天,看到这样的调查结果,不免为青少年感到悲哀,我虽然也是青少年,但我真的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想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而做。
这一届的领导人相对强势,背景硬,能在复杂的国内政治环境和国际环境中控制局面,但下一届领导人究竟怎么样,我真不敢肯定。
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又经历了30年的安稳期,如果还不能进行改革,我们国家会不会出现动乱,这真的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也许从WTO法的角度,我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国家间应该和平共处,但我并不相信这些,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不是靠空话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靠实力说话。
实力并不代表武力,我并不倾向武力解决问题,而是你能与别的国家平等交往。
教育方法不当,没有惩罚,国家完全放任,导致现在的学生太没有规矩,这对一个国家来说,真是悲哀。
我是从黄冈市出来的,高中以前,老师打学生,学生绝对不敢有任何意见,家长也会说好,上高中之后,国家取消了责罚制度,禁止体罚学生,学生做错事,几乎就没有惩罚措施,也就相当于教她规矩可以随便违背,反正也不会碍事,学校也不敢开除我,我家里有关系。
到了大学,学生想作弊就作弊,想抄袭就抄袭,想不做作业就不做,大不了扣掉平时分数,老师拿学生没有办法。
我在跟一些老师交流的时候,有些老师就说,教书是对老师最大的打击,平时申报课题,学校这个部门,那个处卡着你,现在学生又成这样,真是受打击。
从我内心角度说,我真想对这帮不听话的学生施以鞭刑,不听话就该受罚,法制应该从学生时代做起。
所以对于李老师和桂国平老师(上学期商务英语老师,和李老师一样对学生很负责任)在上课的时候所受的委屈,我深感抱歉,但有些事情并不完全由我决定,有时候我也没办法,要兼顾各方。
关于我三次课没有上,我也是没有办法,家里条件有限,不得不为生存奔波。
高考本来可以考上武大,也是因为家里情况不好,心理负担一直都比较重,最终只考了二本的学校。
目前学生这种风气持续下去,迟早是要让我们这一代甚至整个国家付出代价,综上,希望通过电影市场将青少年的电影消费习惯矫正过来。
希望老师也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也希望像老师这样对学生负责的老师更多一点,把学校的风气给扭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