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整版本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整版本
服从组长的安排,立即开展人员疏散、现场 保护、维护交通、治安警戒等活动;当无法与组 长取得联系时,按从上到下的序列承担组长的职 责。
联系电话或方式
主要职责
接报后迅速召集应急小组成员, 15 分钟内到 达事故现场,实施排险加固,为抢险提供物资和 设备供给、现场照明、安全通道等;并及时将灾 情向指挥长报告、与相关人员通报。
后援队伍和事件所在地生产部门调查出污染源、污染种类、物质。各部门接到事件信息
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
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
发生环境事件的部门要及时、 主动向环境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突发环境 污染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本公司在运营管理中发生的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 固废(包括危险废物) 、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 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重污染 事故等。当事故超出我公司可控制能力以外时,要立即通知相关部门,由政府相关部门 领导我公司进行处理。 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工的方法进行处理。 ③ 出现超量排放时,应加大提升泵的流量,同时加大曝气量,尽量使污染减少到最小。 ④ 出现故障时,公司应及时向主管的环境部门汇报。 ⑤ 操作人员应每天对设施进行检查, 对出现异常现象或隐患, 应及时解决或 重点监视。 5.4 信息发布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由各级环境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本级突发环境事件 信息对外统一发布工作。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让员工 做好防止、准备工作。 5.5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涉及的范围,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 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 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的发布由应急 领导小组委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 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
环境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需要,提出项目支出预算报财政部 审批后执行。
6.2 装备保障 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积极发挥现有检验、鉴定、监测
力量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职责要求,加强危险化学品检验、鉴定和监测设备建设。 6.3 通信保障
环境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配置必要的有 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环境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及现场各人员之间的 联络畅通。 6.4 人力资源保障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有关责任部
门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对其甚至其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其中,对其他人员的生命构 成危害的保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权利。 ( 1) 不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引起突发环境事件的; ( 2) 不按照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拒绝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义务的; ( 3) 不按规定报告、通报突发环境事件真实情况的; ( 4) 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件应急响应时临阵 脱逃的; ( 5) 盗窃、贪污、挪用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 ( 6) 有其他对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 8.4 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8.5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本公司环境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环保、交通、水利等有有关部门提供事件发生前的有关监管检查资料,供环境应急指挥
部研究救援和处置方案时参考。
(2) 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① 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② 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
③ 协调各部门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④ 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⑤ 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5.3 废水、处理设备故障
污染事故设备故障导致的废水处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要采① 处理设施因设备故障等原因,而导致废水处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应及时
报告维修部门进行抢修,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② 废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时,尽量减少污染的排放,使废水排放量减小,同时采取人
服从组长的安排,立即开展伤员的救护、将 伤员安全、迅速转运至就近医院,向医生正确反 映伤员相关情况; 随时向组长汇报伤员救护情况; 当无法与组长取得联系时,按从上到下的序列承 担组长的职责。
联系电话或方式
主要职责
接报后迅速组织本组成员,将人群疏散到安 全地带,保护好事故现场;维持好主干道畅通, 加强治安警戒,防止因人员混乱而造成现场的物 资财产被破坏或被丢失。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由现场指挥、救护组、警戒组、抢险组、通讯联络 组、善后组组成。
3.1 现场指挥长、副指挥长职责
职务
姓名
主要职责
联系电话或方式
现场指挥长
负责统一指挥, 并根据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 采取对应措施并组织实施。及时向上级和社会有 关部门(机关)报告;组织或参与事故原因的调 查分析,积极协助上级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环境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要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企业与上级环保 政府部门组成的环境应急网络。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 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 6.5 技术保障
环境应急领导小组要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环境应急数据库,组建专家组, 健全的环境应急机构。 6.6 定期宣传、培训与演练
进入预警状态后应急领导小组,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处理事故 ( 2)发布预警公告,通知各相关部门。 (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 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 进展情况。 ( 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 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 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4.4 预警支持系统 ( 1)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建立重点污染源排污状况实时监控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预 警系统、环境安全评价科学预警系统、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 ( 2)建立环境应急资料库。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数据库系统、生态安全数据库系 统、突发事件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环境恢复周期检测反馈评估系统、辐射事件数据库系 统。 ( 3)建立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系统。根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 业协调指挥中心及通讯技术保障系统。 5 应急响应
突发环境污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发现废水、危险固废处理等的突发环突发环境环境
污染事件后,应在 1 小时内向环境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向厂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并 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
(2) 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起
按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特别
重大( I 级响应)、重大( II 级响应)、较大( III 级响应)、一般( IV 响应)四级。超出本 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5.1 信息报送与处理
(1) 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
许昌大地实业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公司在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中,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的管
理,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高本公司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 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维护本公司及企业的稳定,保护环境, 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环境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事 件预防常识和重要目标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 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 检验、 监测等专门人才。 6.7 应急能力评价 7 后期处置 7.1 善后处理
在处理好污染、维修好设备后,组织有关专家对污染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分析最有 可能原因。针对于此对设备进行加装或改造。避免下次有同类事件爆发。 8 附则 8.1 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 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8.2 奖励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 励。 8.3 责任追究
副指挥长
协助指挥长指挥、协调;当无法与指挥长取 得联系时,承担指挥长职责。
3.2 医疗救护组
职务
姓名
组长
成员
3.3 治安维护组
职务
姓名
组长
成员
3.4 抢险抢修组
职务
姓名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对伤员进行临时有效救护;组织人员将伤员 安全、迅速转运至就近医院,向医生正确反映伤 员相关情况;并及时向指挥长汇报抢救情况。
1小
时内上报; 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 ; 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 报。
5.2 指挥和协调机制 ( 1)指挥和协调机制
环境应急指挥中心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环境危险废弃物、危
险化学品的泄漏、废水的应对工作。
环境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废水、 固废等环境事件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
服从组长(副组长)的安排,立即开展排险 活动,保障抢险提供物资和设备供给、现场照明、 安全通道等;当无法与组长取得联系时,按从上 到下的序列承担组长的职责。
联系电话或方式
4 预防和预警 4.1 信息处理
环境应急领导小组的有关成员,要针对各种可能会在公司内发生的环境污染突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