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课件

关于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课件


(1)日本地处温带,在亚 洲东部的季风气候区内, 季风气候显著。
(2)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 异。
(3)气候具海洋性特征。
日本
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暖,全年降水量较多。 (与亚洲同纬相比)
温度 (0C)
7月
20

0
1月
北京
年 7月
降水 (mm)
2000
1月
1000 0 东 京
(4)有特殊天气现象-梅雨 和台风。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
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 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日本的经济
日本的经济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三、二、一” 属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日本的工业
P20 课前导学:3、4 P21 探究活动二
3、结合日本地形图,列举出日本较为
丰富的自然资源类型
日本的资源、能源
⑴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多山地地形,落差大;降水丰富 ⑵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原因是?) 多山,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充足,土壤好 ⑶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成因是?) 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相交汇,饵料丰富;处在大陆架 上 多数自然资源贫乏,依赖进口
(2)分析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原因。 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明显,降水多,冬季风影响弱; 内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明显,冬温较低
P21 探究活动1: 下图为纬度位置接近的三地的降水和气温统计图,思考下列问题:
(3)比较仙台和济南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的差异。 济南夏温高,有利于喜温作物生长,冬季寒潮和春秋 季节低温冻害明显,洪涝和干旱灾害明显 仙台降水丰富,最低月均温大于0℃,利于亚热带作物生 长和越冬,夏温较低,光照较少,不利喜温作物生长
要点: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 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 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 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4)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 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 海沿岸河流。而日本太平洋沿 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 张,原因又是什么?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 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 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 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年降水量较少。
坡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的特殊土总面积3/4以上。平原面积狭 小,多分布在各岛的沿海地带。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是面积 最大的平原。
地形剖面图
富 士 山
3/4(丘陵、山地)
关东平原 1/4(平原)
剖面线
北纬36度
日本的气候
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
日本的河流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 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 等 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 要特征。
要点:日本河流短小;流域面积 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 显。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 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要点: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 利于航运,航运价值不高;水能资 源丰富。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 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 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 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年降水量较少。
要点: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 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 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 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 洋水汽。
(4)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 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 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 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 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 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年降水量较少。
>1000m
200-1000m <200m
地理环境之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 季风气候显著; 2.西部内陆地区 干旱半干旱的温带 大陆性气候;
P20 课前导学:1.2. 动动手:找出
中国大陆和日本 的亚热带季风气 候北界的差异
想一想:东亚地形特征对季风气候的影响


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
必修一P53图2-34
P21 探究活动1: 下图为纬度位置接近的三地的降水和气温统计图,思考下列问题:
(1)指出由沿海向内陆的三地,降水和气温特点的差异。 由沿海向内陆降水总量渐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夏季温度渐高,仙台的最高月均温 出现在8 月
P21 探究活动1: 下图为纬度位置接近的三地的降水和气温统计图,思考下列问题:
因为是岛国,国土面积限 制了河流的长度;
因为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 陵为主,地形起伏相对较 大
因为日本是季风气候,夏 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所以河流的流量也是夏季 多冬季少。
(3)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 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 较少,解释其原因。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 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 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 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年降水量较少。
日本
富士山 是一座 活火山, 海拔 3776米, 是日本 的最高 峰。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日本的领土组成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 1000多个小岛组成。
九州
本州
北海道
四国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 消亡边界(岛、沟),地壳活 动剧烈
冒烟的火山口
硫磺矿
热泉
滑坡:
泥石流:
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 突然爆发的饱含大量泥沙和石块
4、结合图2、3、5,推测日本传统工业 发展的优势和工业布局的特点。
探究活动二:
结合图2、3、5,说明日本资源密集型 工业布局在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原因。
日本的工业 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原 材
进口

生产 加工
钢 铁17.1% 船 舶80.6% 照相机81.8% 钟 表79.8% 汽 车45.1% 电视机34%
关于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
东亚
——季风气候的过渡性、产业转移
2017.10.23
东亚位置、范围
内陆国
岛国 半岛国
临海国
地处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绝 大部分位于北温 带地区。
地理环境之地形
P20 课前导学:2. 描述东亚大陆
部分地势地形特 征。
地势西高东低, 地表起伏大;西部 多高原、山地,东 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
出口
发展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工业
进口
加工 出口
日本工业发展必须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便利的交通,优良的港口;
发达的科技;
临海型工业
高素质的劳动力
评价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
有利条件: (1)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2)科技发达 (3)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