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保护工程基础数据库内容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然林保护工程)数据的组织和结构,包括5 个数据集:工程本底数据、工程建设数据集、资金情况数据集、人员分流数据集、其他数据集。
给出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数据集、数据表、数据项的命名。
适用于林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天然林保护工程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2 编制依据
本技术规范参考了以下技术资料。
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
(1994);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2002 年6月征求意见《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一);国家林业局《林业统计年鉴》
3 术语和定义
天然林保护工程the program on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对天然林的重新分类和区划,调整森林资源经营方向,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为措施,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为根本目的。
工程总投入1064 亿元。
工程范围初步确定为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含大兴安岭)、海南省、河南省等18 个省(区、市)的重点国有森工企业及长江、黄河中上游等地区生态地位重要的地方森工企业、采育场和以采伐天然林为经济支柱的国有林业局(场)、集体林场。
4天然林保护数据数据组织和结构
4.1层次结构
天然林保护工程数据包括5个数据集:工程本底数据、工程建设数据集、资
金情况数据集、人员分流数据集、其他数据集。
数据组织和结构图如图 4.1。
图4.1天然林保护工程数据组织和层次
4.2区域层次和时间序列
天然林保护工程数据按照区域层次和时间序列进行组织。
其结构如图 4.2
所示。
图4.2数据的区域层次和时间序列
5天然林保护数据库内容结构标准
5.1数据库组织和命名
数据库的组织遵循数据库建库标准”,按照数据库、数据集、数据表的方
式进行。
其命名遵循森林资源非空间数据库命名遵循数据库建库标准”(DF
01.4100)中规定的数据库命名原则,如表 2.1和表2.2示
5.2数据库表内容
包括数据表名称,主要数据项名称、数据项存储名称根据EXCEL表格录入中的字段编码顺序。
自A.Z字母按照顺序排列组成,超过24项部分为AA、AB、AC.AZ依次类推。
5.2.1工程本底数据集
522工程建设数据集
523资金情况数据集
中央基本建设(国债)和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和实际支出情况表
中央财政专项和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和实际支出表
524人员分流数据集
富余职工转产分流安置情况表
525其他数据集
工程建设范围表:
工程重点企业表
6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负责起草。
起草人为张旭、陈艳、雷振宇、杨彦臣、邓广、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