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34分)1. (15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燥热炽热沥青骤雨铀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窒息猝至吹嘘酸渍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踱着轮廓气氛镭钋2. (13分)在横线上填写诗句。
(1)在这学期的古诗文中感受文人大家的情感:“因思杜陵梦,________”“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________”是温庭筠的哀婉;“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________,瑞脑消金兽”是李清照的愁思;“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是辛弃疾的家国;“________,________”则是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眷恋与无奈;……让我们在诗文中与诗人们共鸣情怀吧。
(2)“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
请你再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归纳一下,诗人往往借“酒”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3. (2分)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这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
B .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编成于战国时代,共三百零五篇。
分“风”“雅”“颂”三大类。
C . 对自然的礼赞,也是冰心《繁星》和《春水》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赞美大自然的小诗里,我们会发现诗人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还会发现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D . 《朝花夕拾》里,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4. (4分)写小明在学完《日历》一课后,老师给他布置了下面的学习任务,请你帮他完成。
请你将下面的句子组成四副对联。
①黑发不知勤学者②无情岁月增中减③白首方悔读书迟④ 茫原荒夜闻鸡舞⑤书山勇上捧晨星⑥有味读书苦后甜⑦学海勤游穷夜幕⑧文山书海囊萤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 (共2题;共39分)5.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勤学王守仁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①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②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③ ,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④ ,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注】①确:确实,踏实。
②侪(chái)辈:同辈。
③无能自处: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
④乐易:乐观和蔼,平易近人。
(1)下列句子中划线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有弗鄙贱之者乎/先帝不以臣卑鄙B . 彼固将以欺人/汝心之固C . 苟有虚而为盈/彼竭我盈D . 有弗窃笑之者乎/必为有窃疾矣(2)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B . 而以勤确谦抑为上/不以物喜C . 凡学之不勤/水陆草木之花D . 必其志之尚未笃也/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3)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A . 作者把聪慧敏捷、勤奋踏实、谦虚低调作为自己选择学生的首要条件。
B . 选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表明了作者对求学的态度。
C . 反问句的多次使用,加强了语气,增强了本文的说理气势。
D . 本文与《送东阳马生序》一样,都寄予了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果遂以彼为无能?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6. (28分)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完成小题。
献给列翁·维尔特我将此书献给一位成年人,还请小朋友们能够谅解。
我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微,首先:这位成年人是我一生中最要好的挚友.我这样做尚有另外一个原因:这位成人懂得一切,就连写给儿童阅读的书他也能够完全理解。
我的最后一个理由是:这位成年人在法国居住,他在那儿忍饥挨饿,非常需要别人的安慰.倘若你们认为这些理由还不够充分的话,那我只好将本书献给小时候的这位成年人。
每一位成年人都曾经历过童年时代,遗憾的是,只有极少一部分成人没有忘却这一点。
所以,我便将献辞改成:献给孩提时代的列翁·维尔特圣埃克苏佩里1900年生于法国里昂。
他曾有志于报考海军学院,未能如愿,却有幸成为空军一员.1921--1923年在法国空军服役。
1923年退役后,先后从事对各种不同的职业。
1939年参加抗德战争,1940年流亡美国。
1943年回到法国在北非的抗战基地。
1944年参加第八次飞行任务中,年仅44岁的他驾机飞上湛蓝的天空,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王子》写于1942年,次年美国率先出版了《小王子》的法语版和英译版。
其阅读率在西方仅次于《圣经》。
《小王子》书籍目录第一章一幅大人不理解的图画第二章在大沙漠邂逅小王子第三章小王子与外星球第四章来自一颗小行星第五章星球上的猴面包树第六章喜欢看夕阳西下第七章需要守慰的秘密第八章那朵独一无二的花第九章小王子与花儿告别了第十章小王子访问国王第十一章访问爱慕虚荣先生第十二章访问忧郁的酒鬼第十三章访问忙碌的商人第十四章访问可怜的点灯人第十五章访问地理学家第十六章来到了伟大的地球第十七章在沙漠中遇到一条蛇第十八章在沙漠中见过一朵小花第十九章呼唤高峰大山第二十章发现一座玫瑰园第二十一章要求“驯服*的红狐狸第二十二章遇到一个铁路扳道工第二十三章商人的止渴药第二十四章在荒漠中寻找水井第二十五章小王子准备离开了第二十六章我看见小王子离开了第二十七章六年后的思念第六章噢,小王子,就是这样,我渐渐地了解了他那并不顺心的生活。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中他唯一的消遣就是欣赏那太阳西落的美丽晚景。
这件新的事情,是我在第四天早上发现的。
他那个时候对我说:“我爱夕阳。
我们去看一次夕阳吧!”“但是要等着……”“等着什么?”“等着太阳下山。
”起初,他露出非常惊讶的神色,然后他又觉得自己很可笑。
他对我说道:“我经常认为是在我自己家中!”的确,尽人皆知,在美国是中午时分,在法国,正是夕阳西落,如果在一分钟之内能够赶到法国就能观看日落。
遗憾的是法国这么遥远。
而在他那小小的行星上,只消把椅子移动几步就行。
这样,就能在任何时候看见要看的夕阳的余晖。
“一天,我看到过四十三回太阳落山。
”过了片刻,他接着说:“你知道,当人们感到十分愁闷的时候,都想看太阳落山的。
”“一天看了四十三次,你的心情为什么会这样糟糕呢?”小王子没说话。
(1)简要概括作者把《小王子》一书献给列翁·维尔特的原因。
(2)阅读《小王子·第六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 . 在小王子自己的星球上,他唯一的消遣就是欣赏太阳西落的美丽晚景。
B . 因为小王子居住的行星非常小,所以只要把椅子移动几步就可以看见夕阳。
C . 小王子内心愁闷,想通过看夕阳来排遣,可是一天看了那么多次,心情依然不好。
D . 在地球上的小王子误以为在自己的小行星上,所以认为看夕阳是随时可以的事情。
(3)文中画横线句子在情节中显得有点突兀,请你结合作者简介和阅读体验作简要分析。
(4)《戏剧的技巧》一书中,把古典戏剧的叙事结构分为五个部分:铺垫、发展、高潮、回落和灾难。
请你结合《小王子》一书的目录,分析《小王子》的叙事结构并作简要评价,按要求完成下面表格。
(5)下面这段话选自《小王子》的另一个版本,和原文相比,你觉得哪个更好,试举一例阐述你的理由。
“有一天,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过了一会儿,他又说:“你知道,悲伤的人会爱上日落的。
”“那么你是很悲伤了?”我问,“看了四十四次日落的那天?”小王子没有回答我。
(6)请结合整书内容及你的阅读体验,分析作者为什么将献辞改成“献给孩提时代的列翁-维尔特”。
三、写作 (共2题;共10分)7. (9分)爱土地,爱家乡。
我们的家乡,是一块风水宝地,她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是汲取山水精华的中国魅力城市之一。
耳濡灿若星河的历史,目染钟毓秀丽的景色,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爱她:爱她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爱她朴实善良的风土人情,爱她哺育的每一个子孙。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关注家乡,热爱乡土”综合性学习活动。
(1)【宣传激励】为扩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影响,班长设计了一张海报。
他根据下面语段的画线句拟出了海报宣传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
(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
)我爱美丽的家乡,这里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变,昔日贫瘠的小城,而今正阔步向前。
________宣传语:热爱美丽故园,________(2)【活动策划】下面是已经设计好的两种活动形式,为了使这次活动更加充实,请再补充两种活动形式。
形式一:举办“魅力家乡”图片展形式二:举行“礼赞家乡”朗诵会形式三:________形式四:________(3)【活动感受】在“礼赞家乡”朗诵会上,选取你所在城市内一处景观或地点写一段话赞美家乡。
8. (1分)根据要求作文。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
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⑴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⑵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⑶不少于6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及姓名。
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34分)1-1、2-1、2-2、3-1、4-1、二、阅读 (共2题;共39分)5-1、5-2、5-3、5-4、6-1、6-2、6-3、6-4、6-5、6-6、三、写作 (共2题;共10分)7-1、7-2、7-3、8-1、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