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综合习题]一、名词解释(一)重点名词1.黏着斑2.黏着带3.兼性分子4.锚定连接5.锚蛋白6.人工膜7.双分子片层模型8.生物膜9.钙黏素10.细胞黏着11.细胞外被12.细胞皮层13.细胞连接14.细胞膜15.细胞膜抗原16.C.ell surfaC.e 细胞表面17.通讯连接18.连接子19.细胞质膜20.desmosome 桥粒21.细胞外基质22.外在膜蛋白23.fluid mosaic.model 流动镶嵌模型24.光脱色恢复技术25.间隙连接26.ghost 血影27.血型糖蛋白28.糖蛋白29.hemidesmosome 半桥粒30.内在膜蛋白·31.1ipid 脂质32.1iposome 脂质体33.膜骨架34.膜脂质35.膜蛋白36.成斑现象、成帽现象37.plasmodesma 胞间连丝38.紧密连接39.单位膜模型(二)相关名词1.基(底)膜2.细胞黏附分子3.胆固醇4.胆碱5.胶原6.去垢剂7.弹性蛋白8.伸展蛋白9.纤黏连蛋白10.糖萼11.糖胺聚糖12.血红蛋白13.透明质酸二、是非判断1.生物膜是指细胞膜,也称质膜。
2.所有生物膜中的蛋白质和脂的相对含量都相同。
3.相对不溶于水的亲脂性小分子能自由穿过细胞质膜。
4.质膜对带有电荷的分子都是高度不通透的。
5.胆固醇在动物细胞膜中含量相当高,但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膜和原核生物细胞膜中。
6.动物细胞质膜中胆固醇的含量相当高,植物细胞质膜中胆固醇的含量极少,原核细胞质膜中不含胆固醇。
7.若改变血的离子强度,则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条带消失,说明这两种蛋白质不是内在膜蛋白。
8.细菌质膜上的孔蛋白跨膜方式是通过B折叠。
9.糖蛋白和糖脂上的糖基既可位于质膜的内表面,也可位于质膜的外表面。
10.膜脂和膜蛋白都具有流动性,能够翻转运动。
11.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细胞,可大大增加膜的流动性。
12.可用荧光免疫标记技术来证明膜的流动性。
13.上皮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都存在细胞连接。
14.桥粒、半桥粒和带状桥粒有中间纤维的参与。
15.上皮细胞间桥粒连接处的中间纤维是角蛋白纤维。
16.半桥粒是上皮细胞与基底膜的连接方式。
17.桥粒与半桥粒的形态结构不同,但功能相同。
18.间隙连接和紧密连接都是脊椎动物的通讯连接方式。
19.间隙连接将一个细胞的细胞骨架与相邻细胞的骨架连接起来或与胞外基质相连。
20.连接子蛋白位于细胞内的是其C端,而其N端位于细胞外。
21.小肠平滑肌收缩依赖间隙连接。
22.纤连蛋白促进血液凝固。
23.弹性蛋白与胶原极为相似,其氨基酸组成中都含有Gly—x-y重复序列。
24.细胞间隙连接的连接单位叫连接子,由6个亚基组成,中间有孔道,可以进行物质的自由交换。
25.选择素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蛋白介导的细胞黏着都是钙依赖性的。
26.整联蛋白的细胞内结构域同胞质骨架的中间纤维相连。
27.整联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细胞外结构域可与纤连蛋白的RGD序列结合。
28.细胞外基质主要用于维持组织结构,对细胞功能的影响不大。
29.胶原在内质网中是可溶的,在细胞外基质中是不可溶的。
30.透明质酸和蛋白聚糖在细胞迁移和转化中起主要作用。
31.透明质酸使组织具有抗张能力,而胶原纤维使组织具有抗压能力。
32.透明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聚糖,是增殖细胞和迁移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
33.由于蛋白聚糖坚硬的刚性结构,它可以承受大的压力。
34.蛋白聚糖是细胞外激素储存库。
35.层黏连蛋白受体是由。
A.B和R三条链构成。
36.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层黏连蛋白是一个对称的十字形结构。
37.层黏连蛋白呈无规则卷曲状态。
38.基膜是一层特化的胞外基质层,上皮细胞附着其上。
39.纤连蛋白以不溶的方式存在于血浆,以可溶的方式存在于细胞外基质。
40.纤连蛋白和弹性蛋白都介导细胞连接。
三、填空1.1925年Gorter和GreD.del提出膜双分子层的结构设想的依据是。
2.细胞膜的最显著特性是和。
3.膜脂主要包括、和,其中以为主。
4.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主要有三个特征:、和。
5.糖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其中是最简单的糖脂,只有一个葡萄糖或半乳糖残基与相连。
6.中不含有胆固醇成分,但某些细菌的膜脂中含有甘油酯等中性脂质。
7.胆固醇不仅是动物细胞质膜的构成成分,而且还可以调节膜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上,;在相变温度以下,。
8.膜脂的功能有三种:、和。
9.就溶解性来说,质膜上的外周蛋白是,而整合蛋白是。
10.绝大多数跨膜蛋白在脂双层中的肽链部分都是形成A螺旋,而大肠杆菌质膜上的则是形成B折叠。
11.证明细胞的流动性方法有、和。
12.用技术可在电镜下观察膜蛋白的不对称分布。
13.成熟的红细胞是研究细胞质膜的好材料,不仅没有细胞核,而且也没有。
14.在单细胞向多细胞的有机体进化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出现了。
15.动物细胞间的连接主要有、、和四种形式。
16.半桥粒处细胞基底质膜中整联蛋白将与相连。
17.黏合带和黏合斑的区别在于。
18.细胞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叫,由组成,中间有一个孔道。
19.降低细胞质中的和提高细胞质中的可以使间隙连接的通透性降低。
这说明间隙连接是一种。
20.构成动物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和。
21.胶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其肽链的结构特点是。
22.在细胞外基质中,具有抗压作用的分子是。
23.在细胞外基质中,透明质酸具有的能力,而胶原纤维使组织具有的能力。
24.在细胞外基质中,透明质酸既能参与的形成,又能游离存在。
透明质酸是一种重要的糖胺聚糖,是细胞和细胞的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一旦细胞停止移动,透明质酸就会从中消失,此时细胞间开始接触。
25.糖胺聚糖与核心蛋白以键连接,构成。
26.蛋白聚糖是由和核心蛋白的残基共价连接形成的巨分子。
糖皮聚糖的结构单位是。
27.层黏连蛋白是的主要结构成分,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是。
28.基膜的主要成分是、和。
29.血浆纤连蛋白由相似亚单位组成,肽链的端通过交联在一起。
30.在脊椎动物中,纤连蛋白以可溶的形式存在于,以不溶的形式存在于。
31.纤连蛋白与细胞结合的结构域具有特征性的三肽结构,简称RGD序列,代表的三个氨基酸是。
32.弹性蛋白的肽链之间通过相互交联形成网络。
四、选择1.( )不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A.高尔基体 B.溶酶体 C.脂质体 D.质膜体2.细胞膜的厚度约为( )。
A.1 nm B.10 nm C.20 nm D.100 nm3.Gorter和GreD.del最早证明膜是由一个脂质双分子层组成的证据慰 )。
A.对红细胞质膜显微镜检测B.测量膜蛋白移动的速率C.从红细胞提取脂质,测定表面积,再与细胞表面积比较D.以上都是4.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生物膜结构模型是( )。
A.单位膜模型 B.晶格镶嵌模型 C.流动镶嵌模型 D.板状镶嵌模型5.细胞膜结构的基本骨架主要是( )。
A.磷脂 B.胆固醇 C.蛋白质 D.糖类6.构成膜脂双分子层结构的脂类是( )。
A.兼性分子 B.疏水分子 C.极性分子 D.双极性分子7. 下列关于膜的磷酸甘油酯的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
A.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胆固醇B.是两亲性的C.有两个脂肪酸分子与一个甘油分子相连,同时有一个极性头部基团通过磷酸与甘油相连.D.同时具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8.细胞质膜上一般不含有的成分是( )。
A.胆固醇 B.甘油磷脂 C.三羧酸甘油 D.神经节苷脂9.在细菌中磷脂的合成与( )有关。
A.内质网膜 B.溶酶体膜 C.线粒体膜 D.质膜10.膜脂不具有的运动方式是( )。
A.侧向运动 B.尾部摆动 C.跳跃运动 D.自旋运动11.影响膜脂流动性的重要因素是磷脂分子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
不饱和性越高,流动性越( ),其原因是( )。
A.小;双键多、折曲小 B.大;双键多、折曲多C.小;分子排列疏松 D.大;分子排列紧密12.能防止细胞膜流动性突然降低的脂类是( )。
A.磷脂酰肌醇 B.胆固醇 C.磷脂酰胆碱 D.鞘磷脂13.( )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
A.卵磷脂/鞘磷脂比值高 B.膜蛋白C.不饱和脂肪酸 D.温度升高14.膜脂中,卵磷脂/鞘磷脂的比值高低对膜的流动性有极大的影响,一般说来( )。
A.比值高,流动性小 B.比值高,流动性大C.比值低,流动性大 D.比值低,流动性小15.细胞质膜的外周蛋白主要靠( )与膜表面的蛋白质或脂分子结合。
A.氢键 B.共价键 C.离子键 D.范德华力16.下列蛋白质中,单次跨膜的是( )。
A.带3蛋白 B.血影蛋白 C.血型糖蛋白 D.细菌视紫红质17.膜蛋白高度糖基化的生物膜是( )。
A.内质网膜 B.质膜 C.高尔基体膜 D.溶酶体膜18.下面( )可能与糖蛋白的糖侧链无关。
A.细胞识别作用B.增强糖蛋白的稳定性C.增加糖蛋白由高尔基体向细胞质膜的转运速率D,使糖蛋白折叠成正确的构象19.人红细胞膜ABO血型抗原的成分是( )。
A.磷脂 B.胆固醇 C.糖蛋白 D.糖脂20.血影蛋白( )。
A.是红细胞质膜的结构蛋白 B.能传递阴离子C.穿膜12~14次 D.是支撑红细胞质膜的膜骨架蛋白21.红细胞膜上的带3蛋白是一种运输蛋白,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
A.阴离子 B.单价阳离子 C.二价阳离子 D.氨基酸分子22.关于弹性蛋白的描述,( )是对的。
A.糖基化、高度不溶、很少羟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B.非糖基化、高度不溶、羟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C.非糖基化、可溶、很少羟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D.非糖基化、高度不溶、很少羟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23.从上皮细胞的顶端到底部,各种细胞表面连接出现的顺序是( )。
A.紧密连接一黏着带一桥粒一半桥粒B.桥粒一半桥粒一黏着带一紧密连接C.黏着带一紧密连接一桥粒一半桥粒D.紧密连接+黏着带一半桥粒一桥粒24.能够封闭细胞间隙的连接是( )。
A.桥粒 B.半桥粒 C.紧密连接 D.间隙连接25.伸展蛋白是细胞壁中一种富含( )的糖蛋白。
A.亮氨酸 B.精氨酸 C.色氨酸 D.羟脯氨酸26.桥粒连接两细胞间的间隙约是( )。
A.10—20 Nm B.20—20 Nm C.25—30 Nm D。
30一50 D.m 27.下列( )的桥粒最多。
A.平滑肌细胞 B.红细胞C.皮肤上的表皮细胞 D.神经细胞28.细胞内中间纤维通过( )连接方式,可将整个组织的细胞连成一个整体。
A.黏着带 B.黏着斑 C.桥粒 D.半桥粒29.有肌动蛋白纤维参与的连接类型是( )。
A.带状桥粒 B.半桥粒 C.紧密连接 D.缝隙连接30.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通过( )附着在培养瓶壁上。
A.紧密连接 B.黏着带 C.桥粒 D.半桥粒’31.在下列蛋白中,除( )外,都是黏着带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