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子自旋--专升本专用-工程化学辅助PPT教学课件
电子自旋--专升本专用-工程化学辅助PPT教学课件
尤其是最新的实验结果,它使人们对这一模型和 有关理论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2020/12/09
6
新的研究成果
1947年,库什 (P. Kush) 和弗利 (H. M. Foley) 用当 时的新技术——微波方法,仔细地测量了电子的 gs 因 子,发现它与 2 有一点点偏差(实验精度达十万分之 五):
gs = 2. 002 29 ± 0. 000 08 = 2. 002 29(8) = 2 (1+0. 001 15(4))
相对论量子力学还预示了正电子等反物质的存在。 1932年正电子的发现(1956年发现了反质子和反中子) 进一步证明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正确性。
2020/12/09
5
逻辑上的悖论
在量子力学中,有关公式的推导是在这一模型的 基础上完成的;
但是微观粒子运动的概率性又不允许有这样的模 型存在,其次,由这个模型推导出来的电子表面因自 旋而出现切向线速度会大的惊人,这是现有理论所无 法解释的,也是实验没法证明的;
狄拉克本人在1972年的一次关于量子力学发展 的会议上的闭幕词中还这样说到:“在我看来,很 显然,我们还没有量子力学的基本定律,我们现在 正在使用的定律需要做重要的修改,只有这样,才 能使我们具有相对论性的理论。非常可能,从现在 的量子力学到将来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修改,会像 从玻尔轨道理论到目前的量子力学的那种修改一样 剧烈。当我们作出这样剧烈的修改之后,当然,我 们用统计计算对理论作出物理解释的观念可能会被 彻底地修改。”
电子自旋
2020/12/09
1
史特恩—盖拉赫实验
1921年史特恩(O. Stein)和盖拉赫 (W. Gerlach) 对 银原子射线进行实验,结果发现,银原子射线在非均匀 磁场作用下分裂为两条,两者的偏向是上下对称的。如 下图所示。
结果
N S
期待的 经典结果
2020/12/09
原子束
史特恩—盖拉赫实验
2020/12/09
2020/12/09
8
目前电子 gs 因子的最新实验数据是 gs = 2. 002 319 304 386 ± 0. 000 000 000 008,
它与最新的理论计算值已非常接近。电子的 gs 因子的精度不断提高促进了理论概念的不断深化和 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
2020/12/09
9
“自能”与“内禀角动量”
2
电子像地球一样既有公转又有自转
1925年,两位不到25岁的荷 兰学生乌仑贝克和古兹米特大胆 地提出的电子自旋假设:即电子 不是点电荷,它除了轨道角动量
z
Bl
l
s
外,还有自旋运动,它具有固有
核
电子
的自旋角动量 S。自旋角动量在 z 方向的分量只能有两个,即自旋
μs
量子数 s(s=1/2)在 z 方向的分
总之,电子的自旋,其实一点也没有“自旋”的 含义,我们最好称呼它为“内禀角动量”;它完全是 微观粒子内部的属性,与运动状态毫无关系,它的性 质与角动量有些类似,但不能用任何经典语言加以描 述,它在经典物理中找不到对应物。
2020/12/09
10
PPT精品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这就是电子反常磁矩的发现。库什—弗利的实验结
果很快就由施温格 (J. Schwinger) 给以出色的理论解电子
本身也有作用,这种作用称为自能。对自能的理论计
算是靠量子电动力学完成的。电子反常磁矩的发现暴
露了狄拉克理论的缺陷。
2020/12/09
7
狄拉克的忧虑
S
(b) ms = –1/2
μs:自旋磁矩
电子自旋的经典矢量模型
2020/12/09
4
自旋磁量子数 ms
1928年狄拉克 (P. A. M. Dirac) 在相对论的基础上将 薛定谔方程做了修改,得到的狄拉克方程,在求解过 程中自然引进第四参数 ms,问题才算暂时得到解决。 ms 被称做自旋磁量子数,可以取两个数值:+1/2或 1/2,习惯上用“↑” “↓”来表示。由狄拉克理论还求 出的电子 gs 因子数值也为 2,正好与乌仑贝克—古兹 米特的假设相符。
量只能取±1/2 ,同时他们还进一
步假设朗德(Lande) g 因子为2。
自旋沿着与轨道角动量、
g角测 动 z方 量 量 z, 向 到 在 以 , B 的 的 为 以 为 投 单单 影 位 分量位 Sz 和Bμl 旋s, z进有关的磁场
2020/12/09
3
z 54.7
S
z 12.53
s
s
(a) ms = 1/2 S:自旋角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