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用:小寒及腊八PPT
陕北高原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 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 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 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 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
吃完以后,还要 将粥抹在门上、灶台 上及门外树上,以驱 邪避灾,迎接来年的 农业大丰收。
浙江人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 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 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 之祈求长命百岁。
金文
小篆
楷体
• 窗前木芙蓉
•
范成大
• 辛苦孤花破小寒,
• 花心应似客心酸。
• 更凭青女留连得,
• 未作愁红怨绿看。
蜡梅香 (宋)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 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 先发,浅苞纤蕊。搵玉匀香, 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 音容万里。待凭谁寄。一样晓 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 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 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 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 好,满簪同醉。
三候释义:
一候雁北乡;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 雁开始向北迁移;
二候鹊始巢;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 顺阴阳而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 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三候雉始鸲(qú)”, “鸲”为鸣叫 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 生长而鸣叫。
• (三)字源: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 (三)字源:
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 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 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 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 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 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 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 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 杂粮粥为腊八粥。
中国各地腊八粥花样 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腊八粥的做法
以北京的最为讲究,搀在 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 、莲子、核桃、栗子、杏仁 、松仁、桂圆、榛子、葡萄 、白果、菱角、青丝、玫瑰 、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 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 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 、泡果、拨皮、去核、精拣 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 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 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
荼蘼是春季最后盛放 的花,当它开放的时 候就意味着春天的结 束。“荼蘼不争春, 寂寞开最晚。”《红 楼梦》中有语:开到 荼蘼花事了——荼蘼 过后,春天便不再了。
上古的腊和蜡是指丰收后 的冬季祭神祭祖活动。因为这 种冬季祭祀活动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十二月举 行,所以便称十二月为腊月。
最初的蜡祭并无确定的日 期。《礼记》说“天子大腊 八”,有的说是蜡祭八位神, 有的解释为蜡祭八方神。后世 腊月初八成为节日,一方面源 于佛教徒的信仰,另一方面直 接源于对“大腊八”的误读。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 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 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 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 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 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 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 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 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 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 寿星、罗汉像。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 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 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 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 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 驱鬼治 疫。
作为巫术活动 的腊月击鼓驱疫之 俗,今在湖南新化 等地区仍有留存。
传说1:佛教创始人释 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 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 放弃苦行,恰遇一牧羊女, 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 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 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 念而始兴“佛成道节”。 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 “腊日”融合,方成“腊 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 的仪礼活动。
小寒花信风 在物候学方面,我们的祖先基于
长时间的认识和把握,提出了“二十 四番花信风 ” 说,即从小寒到谷雨 共八个节气,有一百二十天,每五天 为一侯,应一种花信(所开的花), 共二十四侯,应二十四种花信。花信 风指的是应花期而来的风 。 以梅花为首,楝花为终。 小寒:
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传说3: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岳飞 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 抗金于朱仙镇,正值严冬 ,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 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 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 的“千家粥”,结果大胜 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 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 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 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 成俗。
传说4:腊八粥救了朱元璋
(一)由来: 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三个节气,在元
月5日或6日。此时,天气寒冷,但还未达 到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 《月令七十二候集 解》:“月初寒尚 小,故云。月半则 大矣。”小寒还处 于“二九”的最后 几天里,小寒过几 天后,才进入“三 九”;位于小寒节 气之后的大寒,处 于“夜眠如露宿” 的“四九”,才是 最冷的。
花信风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醾,三候楝花
荼蘼[tú mí]
传说2: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 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 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 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 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 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 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 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
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从“小寒” 到“大寒”这一时段,大部地区的 气温是全年最低的,“小寒大寒冻 成一团”和“三九四九冰上走”及 “街上走走,金钱丢手”等古代民 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 由于气温很低,小麦、果树、瓜菜、 畜禽等易遭受冻寒。
小寒三侯: 一候雁北乡 二候鹊始巢 三候雉始鸲(q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