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监督实用小手册(试用版)目录一、作业监督职责二、作业施工准备的监督及要求(一)修井作业设计(二)施工现场(三)下井油管、抽油杆准备三、施工作业过程监督(一)洗井、压井(二)起抽油杆(三)卸井口装置、试提(四)起油管(五)下油管(六)下抽油杆(七)下泵(检泵)作业(八)通井作业(九)冲砂作业(十)打印作业(十一)起下隔热管作业(十二)刮削作业(十三)试压作业(十四)下封隔器卡层(卡水)作业(十五)注水泥塞作业(十六)防砂作业(十七)钻塞作业(十八)起下电泵作业(十九)压裂作业(二十)封隔器套管找漏作业(二十一)酸化作业(二十二)注水井作业(二十三)解卡、打捞作业(二十四)套铣(磨铣)作业(二十五)射孔作业四、交井验收监督五、安全环保监督要求附录A附录B一、作业监督的职责1.井下作业三级监督管理体制为:采油厂作业科、采油作业区作业监督和采油站作业监督等组成,具体负责井下作业现场施工的监督、管理与结算;2.采油作业区所有作业监督均可行使以下职权:(1)检查权;(2)情况汇报权;(3)签证权.3.采油站实行一井专人负责制,由采油站派专人负责单井作业从始到终的全方位监督跟踪工作,并做好作业井施工交接书及作业监督记录的填写与保管。
4.现场监督对作业井要做到“一全”、“二严”、“三项资料”“四不准”、“五知”、“六清”。
即“一全”:全过程监督。
“二严”:现场质量监督要求要严;依据有关规定和质检情况结算要严。
“三项资料”:现场交接资料;质量监督记录;阶段总结上交资料。
“四不准”:不准私自更改方案;不准降低作业质量标准;不准乱扣款;不准提无理要求;“五知”:知井下状况;知作业工序;知井下工具工作原理;知工作要点;知结算价格。
“六清”:对现场管杆质量检查情况清;对井下工具的型号、厂家、是否合格、是否与方案相符清;对作业施工过程和完井质量清;作业前后交接井要清;出现问题反应情况要清;现场资料录取、监督记录要清;5.作业监督要公正监督,重点工序监督跟踪到位,并接受相关单位和部门的监督。
6.作业监督在作业科授权后,才可修改修井作业设计。
7.认真填写作业井交接书、监督记录,编写作业监督总结。
二、作业施工准备的监督及要求(一)修井作业设计1.修井作业设计应资料齐全、数据准确,并具有HSE的相关内容,无设计不允许施工。
2.井口设备及设施的拆除(电泵井的电路、水力泵的高压管线)应符合工艺和安全的标准要求。
3.其它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二)施工现场1.井场应有以下完好醒目的安全标志:应戴安全帽、禁止烟火、应系安全带、当心触电等。
进入井场人员不得吸烟,机动设备应配带防火帽。
2.值班房、工具房、发电房、锅炉房距井口和油池的距离应不小于30m,距水套炉不小于15m。
3.井场平整,并有污染控制措施,防治污染。
4.稠油油井作业施工时,井口应有防滑踏板。
5.施工流程系统(1)天然气放空燃烧管线上应符合SY/T5225中的有关规定。
(2)替喷、放喷、气举气化水洗井各项施工管线连接钢质直管线。
出口管线应用地锚固定,各部位无泄漏。
(3)高压放喷管线上应安装压力表。
放喷管线每5m-10m应用地锚固定,并接至油池(罐)。
(4)井口流程应按设计试压,合格后方可使用。
6.作业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井的需要,配有与井下状况相匹配、试压合格的防喷器,否则不允许施工。
(三)下井油管、抽油杆准备。
1.搭制油管滑道,滑道宽度0.22m,长度不小于9.5m,两端固牢,形成微坡形,井口端高于末端150mm,滑道面应平正,两轨道高矮一致。
2.油管小滑车槽应用胶皮镶底,防止磨损油管螺纹。
不用小滑车施工,应及时通知双方主管科室处理,并扣款1000元。
3.油管和抽油杆的规格、数量和钢级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不同钢级和壁厚的油管不能混杂堆放。
4.油管桥架应不少于三个支点,分开摆放,油管离地高度不少于0.3m;抽油杆桥架应不少于四个支点,抽油杆离地高度不少于0.5m,用专用支架并平整牢固。
油管和抽油杆每10根一组,排放整齐,油管、抽油杆上不得堆放重物和人员走动。
5.清洗油管、抽油杆内外螺纹,检查油管、抽油杆有无弯曲、腐蚀、裂缝、偏磨、孔洞和螺纹损坏。
不合格油管、抽油杆标上明显记号单独摆放,不准下入井内。
暂时不下井的油管、抽油杆也应分开摆放。
6.下井油管应用油管规通过,油管规选用应符合表一规定。
油管规有关数据表一7.丈量油管应使用10m 以上的钢卷尺,反复丈量三次,累计复核误差每1000m 应小于0.2m 。
油管通称直径mm油管外径mm 油管规直径mm 油管规长度mm 405062768848.2660.3273.0288.90101.603747597385800~1200三、施工作业过程监督(一)洗井、压井1.洗井、压井液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压井液的液柱压力以油层中部计算,在静压的基础上只可附加1-1.5Mpa。
高压井附加系数为10%—15%。
2.管线按设计试压,不刺不漏,不应用高压水龙带代替钢质硬管线。
3.闸门不应控制过小,保持进出口排量平衡,保护油气层。
4.洗井、压井液的用量满足施工要求,储液罐、水泥车等距井口30m以外摆放。
5.其它要求应符合SY/T5587.7的规定。
(二)起抽油杆1.缓慢开启油管闸门,放压至无溢流。
2.打好方卡子将抽油杆重力作用于方卡子上,使驴头卸载,避免将油管砸脱或将抽油杆顿弯。
3.装有脱接器的井,起第一根抽油杆时要缓慢上提,以保证脱接器顺利脱开,装有卸油器等的井在解封卸油时也要缓慢上提。
4.起抽油杆遇卡时,不许强拉强提,要上下活动,提拉负荷不能超过杆柱悬重的30kN,否则,采取相应的解卡办法。
5.抽油杆应每十根一组,摆放整齐,并记录根数、规格等情况。
(三)卸井口装置,试提1.卸采油树前,首先将油套管闸门缓慢开启,无大的溢流趋势时方可拆卸采油树。
将采油树的钢圈、螺栓和钢圈槽用柴油清洗干净,涂抹黄油,摆放在距井口5m内的固定位置备用。
2.安装符合设计要求且试压的防喷器。
3.试提应缓慢提升,如果井内遇卡,在设备提升能力安全范围内上下活动管住,直至悬重正常无卡阻现象,再继续缓慢提升管住。
油管挂提出井口后,停止提升,卸下油管挂并清洗干净,摆放在距井口5m内的固定位置。
(四)起油管1.压力较高井作业时,井筒内修井液应保持常满状态,每起10根~20根油管灌注一次修井液,不压井作业应有可靠的防喷配套设备。
2.根据动力提升能力、井深和井下管柱的要求,管柱从缓慢提升开始,随着悬重的减少,才可逐步加快提升速度。
3.当井下工具配件及管柱直径较大时,在起出井口前,应卸开自封。
4.使用手动卡瓦起油管时,待刹车后再卡卡瓦,卡瓦卡好后再开吊卡。
不得猛刹刹车。
5.应使用动力钳卸油管螺纹,待螺纹全部松开后,才能提升管柱,防止油管从接箍中弹出,损坏油管螺纹。
6.起井下工具和最后几根油管时,提升速度要平稳,防止碰坏井口、拉断拉弯油管或井下工具。
7.起出油管应按先后顺序排列整齐,每10根一组摆放在牢固的油管桥上,不准乱放,防止压弯和损坏。
8.油管滑道要顺直、平稳、牢固,起出单根管时,应放在小滑车上顺道推下。
在管桥上提放管柱时应使吊卡开口朝上。
9.起油管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油管和井下工具有无异常,有无砂、蜡堵等情况。
10.起完井下管柱后,将井口安装好,要检查描述深井泵、活塞在井下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核对油管根数与油管记录是否相符,检查油管螺纹(外、内螺纹)损坏情况,及时调整更换。
(五)下油管1.井口应装自封等装置,防止井下落物。
2.不应用游动滑车压送油管。
3..油管下井前将管内外清洗干净,不得有脏物,油管长度“三丈量”,“三对口”,认真检查,保证无弯曲、无裂缝、无变形、螺纹完好。
4.下井油管螺纹应清洁,连接前要均匀涂抹密封脂。
5.油管外螺纹应放在小滑车上或戴上护丝拉送。
拉送油管的人应站在油管的侧面,两腿不准骑跨油管。
6.油管对螺纹时要小心轻放,垂直对准,以免损坏油管螺纹。
7.油管上螺纹时,开始要缓慢上紧,最大速度不得超过25r/m。
8.按照每种规格油管的重量和钢级推荐扭矩值上紧,并应符合SY/T6194-1996套管和油管(idt API Spes SCTM)标准的规定。
9.油管上螺纹和卸螺纹时,背钳应打在靠近接箍下端紧靠吊卡的部位。
10.油管下到设计井深的最后6根时,下放速度不得超过5m/min,防止因长度误差顿弯油管。
11.下入井内的大直径工具在通过射孔井段时,下放速度不得超过5m/min,防止卡钻和工具损坏。
12.油管下到预定位置遇阻和上提受卡时,应及时分析井下情况,校对各项数据,查明原因后方可处理。
(六)下抽油杆1.抽油杆下井前,清洗干净不得有脏物,抽油杆长度进行“三丈量”、“三对口”,核准后方可进行下井作业。
2.抽油杆下井时,螺纹应涂抹螺纹密封脂,用600mm管钳上卸螺纹,按推荐扭值上紧后方可下井。
3.下放抽油杆速度缓慢,避免中途遇阻压弯抽油杆。
4.计算丈量数据,活塞等距井筒引道60m时,下放速度要减慢。
5.将抽油杆自然置入泵工作筒固定凡尔上平面后,驴头放到下死点,调整光杆高度、外露悬绳器以上0.8m-1.2m,然后按1/1000的比例上提放冲距或执行设计要求。
6.管杆(包括油管、抽油杆、隔热管、变扣、下井工具连接等)只要出现脱扣的,杆柱(包括普通抽油杆)出现脱扣的(稠油井在60天内,稀油井在90天内)由原施工单位承担责任并返工,超出规定时间后的检泵费用由作业区负责;(七)下泵(检泵)作业1.油管、抽油杆丈量准确,计算无误。
2.下井管柱结构、泵深、泵规格、泵杆直径,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3.深井泵及井下工具配件应摆放在工具台上(或房内),保持其无损、整齐、平放、清洁,下井前应在地面按质量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否则不得下井。
4.对下杆前的泵管柱(深井泵下深在1600米以内)一律要求管柱试压8.0MPa,30分钟压降小于0.5MPa。
深井泵下深在1600米以上的深抽井要求分段试压5.0MPa,30分钟压降小于0.5MP为合格,在1600米基础上每增加500米试压一次,增加的试压费用由作业区认可并按实际结算,如试压不合格则由责任单位承担;5.如未试压造成管漏返检等工作量由作业队自行承担。
如泵管柱试压不合格作业区监督人员要和作业队一起查找存在问题,如丝扣明显损坏或管体明显破损则由作业队负责;如由于未上紧、未涂丝扣油造成由作业队负责;如由于肉眼检查不到的油管问题引发的作业费由作业区承担。
6.油管挂要完好、清洁、扶正慢下,不得将密封圈挤出或损坏,放到位置后上好顶丝,并装好采油树。
作业方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更换管挂变扣,保证作业质量。
凡光杆未落井的管挂断有作业队负责,光杆落井的管挂断由采油方负责。
7.根据泵的下入深度防冲距应准确控制在0.5—1m范围内,做到上不挂,下不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