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合并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运用这种方法,先要理解文章意思,弄清文章各段段意,再将各段的段意连起来,经过修改加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2、区分详略(抓重点段),概括主要内容。

一篇文章往往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主要内容就是详写部分,即使重点段。

我们可以抓住重点段,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有些文章的重点段不止一个,可以把他们连起来概括,或用“…的经过、…的几件事”等形式概括。

3、抓住要素,概括主要内容。

文章类型的不同,要素也不同。

我们只要明确文章的要素,
把它们综合归纳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记事写人的文章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状物文章的要素是:所写事物的特征、结构、性质(性能)、
用途(意义)。

4、扩展标题,概括主要内容。

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显示或点明了主要内容,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可以将标题进行扩展。

5、以主要事件来概括主要内容。

根据技术文的主要事件,理解意思采用一两句话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体会思想感情,常用的方法如下:
⑴通过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部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穷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在等待丈夫归来的时候,发现西蒙已悲惨地死去,就立即抱回她的两个孩子,渔夫知道后,也主动提出收养两个孤儿的事。

根据这一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想想作者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呢?然后引导学生归纳。

有时只要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分析,就能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文章的重点部分是4—8自然段。

主要写邱少云被烈火包住时仍然纹丝不动,当时他只要在地上打几个滚或脱掉棉衣就可以扑灭烈火,但是为了战斗的胜利任凭烈火在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

它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直到最后一息,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他都一动不动?”学生就可以体会到邱少云同志即使牺牲也要严守革命纪律的崇高精神。

⑵抓住重点词句概括中心思想。

在有些文章中往往由重点词句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中心句。

还有一些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蕴涵着文章的中心,只要分析、理解这些句子的深刻含义,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中心。

学生只要在阅读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这些重点词句适当作些补充、修改就能顺利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些重点词句常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过渡段中。

如《詹天佑》开头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其中"爱国"、"杰出"正是全文的中心。

还有一些关键词句常常在文章中抒情或议论的部分。

例如《林海》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亲切、舒服",从中可以充分体会到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再如《伟大的友谊》、《为人民服务》等。

⑶通过分析题目概括中心思想。

我们常说文章的题目是“文眼”,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我们分析题目就能把握文章的灵魂——中心。

例如《穷人》一课,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明明是写“桑娜、渔夫、西蒙及西蒙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以“穷人”为题呢?这是因为他们的悲惨生活是沙俄时代穷人的生活写照。

桑娜、渔夫的善良、勤劳是穷人品质的体现。

理解了为什么以穷人为题的深刻含义,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中心。

在运用以上三种方法概括中心思想时,还要注意作者写文章时的背景,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

当然体会归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不止这些,我们认为进入文章的角度和方法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

(4)分析文章中的议论与抒情
此外,体会思想感情,还可根据文章的体裁,抓规律进行,如:写人的文章可以从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等方面体会;叙事的文章可以从事情的意义,事情中蕴涵的道理方面体会;写景的文章可以从抒发的感情,从景致中悟出哲理等方面体会;说明性文章可以从说明的道理,揭示规律,给人以启示等方面来体会。

相关主题